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闻学院的讲台上,有位工人出身的主任记者,中学肄业的大学副教授,他就是田学祥。1943年,田学祥出生在“三国周郎”任“居巢长”的安徽省巢湖市。深受江南水乡文化熏陶的田学祥立志当作家。然而,父母的相继去世迫使他初中毕业便不得不辍学做工。工作之余,他喜欢舞文弄墨。1960年9月底,他所在的车间生产出了2.5千瓦电动机,领导和师傅们欣喜不已。田学祥模仿报纸文章的模样写了一篇表扬稿,悄悄地投寄到安庆日报。不几天,这篇表扬稿被  相似文献   

2.
经过广大读者的推荐和专家的认真评审,“海燕杯”《新闻知识》1987、1988年优秀文章评选于3月11日揭晓,评出佳作奖10篇,表扬稿10篇。本着“繁荣新闻理论研究,推动新闻改革实践”的宗旨,《新闻知识》编辑部于1987年第10期刊出优秀文章评选启事,以本刊1987、1988年  相似文献   

3.
一位在地区报社从事新闻工作十余年的记者,不时为自己的新闻业务长进不大而苦恼。而1988年夏季,他的几篇稿件却连续在《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经济参考》报等首都的大报上发表。这些稿件中有一篇获甘肃省首届青年好新闻三等奖,另一篇获全地区好新闻一等奖,还有两篇被推荐参加1988年全国地区报好新闻评选和甘肃省好新闻评选。这位记者回顾自己业务实践的这一显著变化,心情异常激动。他于去年3月从遥远的陇东山区致信中国新闻学院进修分部汇报他的收获,信中写道:“通过新闻干部培训班的学习,使我的新闻敏感和写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新华社举办新闻干部培训班,面向全国开展服务,实在是为各级新闻单位干了一件大好事。”来信者就是中国新闻学院进修分部第一期新闻  相似文献   

4.
某报发了一篇表扬稿,大意是:某宾馆的一位外宾想吃面包,不料宾馆里无货,这可急坏了几个热心的青年服务员,匆忙上街购买。于是,为了“友谊”,他们就专门开了辆小汽车跑到100公里  相似文献   

5.
当记者十五年,其间被一些部门和单位“请” 去采访的机会不算少。但如果不用心,这种采访往往“访”不到记者想要的东西,因为采访对象提供给你的全是那个部门和单位的日常工作,新闻被“工作”的面纱掩盖起来了。不写吧,好酒好菜吃了,盛情难却;写吧,肯定就是一篇歌功颂德式的表扬稿。先不说拿回编辑部不好发表,就是发  相似文献   

6.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03年7月24日至26日在复旦大学举办了“2003年上海市外宣领导干部培训班”。图为会场全景。  相似文献   

7.
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文广集团出资,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院区内建造的“上海宣传干部培训基地”和“演播中心”奠基仪式于2005年1  相似文献   

8.
彭银华 《军事记者》2011,(10):24-25
2011年6月6日,《中国国防报》在二版头条位置刊发了题为《如果求生,生的希望他最大》的人物通讯,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好反响。该稿编辑经过反复打磨,使一篇普通的表扬稿成为一篇生动反映典型事迹的人物通讯,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启示:要采写、编辑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就要重视稿件的二度挖掘和深加工。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许多新闻界同行在议论“记者写批评稿难”的喟叹声中,还不时发出“写表扬稿也难”的感叹。所谓表扬稿,就是歌颂具有时代特征的崇高精神、优秀品质,反映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坚决行动,以及宣  相似文献   

10.
2005年5月,为迎接复旦大学百年校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举办了“新闻学院百年校庆学术报告会”,会上近十名教师代表以学术报告的形式,结合多媒体展示,向与会师生汇报近期的学术思考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朱必义印象     
前不久,在“怎样办好新疆日报”的大讨论发言中,举了朱必义的例子,说他是一个埋头苦干的执著的充满敬业精神的“写稿机器”,还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新闻稿”这样只在某种意义上达意的话形容他。我公布了他去年的工作成绩:采写了108篇新闻作品,平均每周两篇还多点,其中半数为深度报道或通讯,近四分之一在编辑部评为好稿或表扬稿;此外还编辑了10来万文字的新闻稿,组了11个版面。我有点儿感叹地说:如今像这样高产而优质的记者是越来越少了! 没有想到,与会者都很注意地听我讲这个例子,并且由此更广泛地引出了关于人才、价值、机制等一连串的话题。一位编辑当即问我:写一篇介绍朱必义同志的文字如何?我含含糊糊答应下来,过后想了想,觉着记者写记者,正儿八经采访他,他会很别扭,说不定给你一句“拉倒吧!”新疆日报每年都要从编辑部抽记者下乡驻站。  相似文献   

12.
读完《散记》前三篇后,读者朋友可能要问:在威大的中国学者和留学生情况如何?好,且听我慢慢道来。 1997年8月28日,我从北京飞抵伦敦,为期一年的“高级访问学者”生活就此开始。先在伦敦我国驻英大使馆教育处招待所住了3天,办理公费手续。9月1日下午,我乘长途公共汽车来到伦敦正西方向大约300公里的加的夫。 这次到英国前,我想当然地认为,威大新闻学院既然在邀请信中表示“盼望”我的到来,那么肯定会派人到车站接我——总不会让我在车站蹲一夜罢。下车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实在天真——过去出国,我是“官方”人士,持公务护照的新华社记者,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同志。而这一次虽然仍是公派,却是私人身份,“海外游子”而已。后来知道,英国公私单位一般没有“交际处”之类的机构,除非是高级官方客人或者另有特殊原因,谁也别指望主人迎送。夕阳西下,冷风阵阵,我是从里到外从  相似文献   

13.
说长道短     
在1991年12月10日《新华社新闻稿》上,有一篇《信筒里“开出”8000元汇票》的新闻。说的是沈阳市盛传着一桩从信筒中“开出”8000元汇票,邮政职工想方设法帮助找到汇款单位的故事。稿中还披露从邮电部门获悉的一个情况,全国各地每年从信筒中开出款物(包括金条、首饰)达万件以上,基本上都通过绿衣使者送还了失主。读罢这篇表扬稿,笔者不禁对此“故事”产生的原因生出许多疑问:往信筒里放非正常“邮件”,是汇款寄物者不知邮政部门的分工、职能呢,还是  相似文献   

14.
田学祥所著的《一个先天不足者的履痕》一书,即将由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反映作者28年来自学新闻的忠实记录。作者田学祥,没有上过大学,从一个青年工人,通过自学进入新华社,现任新华社主任记者、《瞭望》周  相似文献   

15.
从各方面反映的情况看,黄爱国书记的确是一位很优秀的县委书记。至于《农民日报》记所写的表扬稿在行表述方面有一些欠妥,以至引起了网友的反感,被认为是“一篇最肉麻的章”,这其实与黄爱国的事迹无关。在我看来,网络争议很正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最高的奖赏 一天晚上,北京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你当选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了!”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情急中,冒出一句:“假如这是真的,那太好啦!” 很快,我的心情平静下来,想起一件事。 那是20多年前,部队在太湖农场筑堤坝。一天,我们班得了第一名,一时高兴,写了一篇表扬稿,题目叫《工地上的小老虎班》,送到工地广播站。晚上开饭的时候,广播响了,第一篇播送的就是我写的,全班战友听罢,敲着碗筷欢呼。这是我写的第一篇新闻稿。不久,我被调到团政治处当报道员,一年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0月19日 ,星期五 ,新华社总编辑室例行的每周一次评稿例会如常进行。这一天 ,经新华社新闻研究所负责评稿工作的同志慎重挑选 ,国内部、国际部、对外部、摄影部、体育部五大编辑部发稿人共同参加的评稿例会推荐 ,社编务会在按惯例评出4篇“总编辑室表扬稿件”的同时 ,也评出了一篇“有明显改进余地稿件”———“某省159个‘110’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此稿随后提请当日下午召开的社编务会审议 ,编务会认为该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没有从会议性报道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 ;写作上不见人 ,不见事 ,只是简单地罗…  相似文献   

18.
一天晚上,北京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你当选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了!”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情急中,冒出一句:“假如这是真的,那太好啦!” 很快,我的心情平静下来。 我想起一件事。 那是20多年前,部队在太湖农场筑堤坝。一天,我们班得了第一名,一时高兴,写了一篇表扬稿,题目叫《工地上的小老虎班》,送到工地广播站。晚上开饭的时候,广播响了,第一篇播送的就是我写的,  相似文献   

19.
有位通讯员,6年被县级以上各家新闻单位用稿600多篇,其中省级以上采用300来篇,1986年1月至1988年7月,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用8篇。他就是江苏南通县平潮镇江海电容器厂的宣传干事孙建国。 100篇稿件石沉大海以后 1980年,孙建国服役来到部队,次年当了连队文书。通讯报道是文书的“份内事”,他就一个劲地写,见什么写什么,“拣到篮里便是菜”。40多篇稿件发出去了,一篇都没变成铅字。他无奈,硬着头皮再写,终于侥幸有块“豆腐干”在南京军区主办的《人民前线》报上露面了。他高兴也伤心:50篇中1篇,代价太大了。团部看他还有点儿“新闻细胞”,  相似文献   

20.
中宣部、中国记协发出通知,号召全国新闻界向甘远志同志学习。甘远志在海南日报工作1095天,采写见报稿1051篇,其中被评为好稿的162篇。他被大家称为“甘头条”,仅2004年7、8两个月,他每月被采用的头条都是8篇。他为什么能如此多产高产?同事们说,“他储存的东西很多”,已进入写稿“厚积薄发”的境界。说甘远志写稿进入“厚积薄发”境界,也就是说他爱岗敬业达到了一定高度。他在海南日报3年中几乎每天见报一篇稿子,同事们还说他“薄发”,可想而知他在写稿之外的“厚积”上下了多大工夫。甘远志的“厚积”是他为了搞好新闻工作而努力创造各种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