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冬季两项比赛包含越野滑雪和射击,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越野滑雪的能力,还要求其在高强度运动和竞争压力下快速由动态转为静态完成精准射击。由于自主神经活动调节,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会对心率变异性(HRV)产生影响。研究表明,心率变异性(HRV)和射击表现相关,因此,对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和心率变异性进行监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射击运动员应重视心理自控能力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射击比赛中,保持良好的比赛状态,稳定发挥技术水平,运动员的心理自控能力的训练是极重要的。作为省射击队手枪教练针对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我省射击运动员的特点,提出了几种心理自控能力训练方法,并对在训练和比赛中具体运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现代体育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运动员心理能促进射击运动技能和比赛成绩的提高。学习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特征和心理训练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1环境、教育及个人的主观努力对心理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影响个人心理发展有两大方  相似文献   

4.
韦飞智 《体育科技》2012,33(1):76-79
情绪是心态的核心,积极的情绪是稳定心态、控制射击过程稳定的前提。射击运动是一项技术心理能力要求极高,受情绪因素影响较大的运动项目,时下,在体育竞赛异常激烈,关于情绪控制的较量已成为射击运动员竞赛的重要制胜因素,是射手比赛发挥技术创造优异成绩的关键。强化对运动员的情绪调控,努力提高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对提高运动员的情绪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射击运动员情绪调控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射击运动员及教练员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因素对运动效能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我省不少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都能打出好的成绩。但在意义重大、竞争激烈的比赛中。发挥失常。从而影响比赛成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所心理工作者对射击运动队进行了常年的跟踪性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应我省射击运动员特点的心理咨询和训练的方法及心理检测手段。以推动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向运动训练中渗透。  相似文献   

6.
射击作为技心能为主的项目,在基本技术动作过硬的基础上,十分要求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新规则的实施后,更短的竞赛时间,特别是决赛阶段,可以说不允许队员有丝毫的精力分散。但是,作为"单兵作战"的运动项目,因赛程长、弹数多、发与发(或组与组)之间存在时间间隔,总会因为运动员的认知和情绪的变化波及后续比赛行为进而影响成绩的发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射击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被提上了日程。主要从有关射击运动员核心心理技能,即注意力控制训练出发,并始终贯穿心理咨询工作,探讨心理技能训练对射击运动员的作用与影响,结果显示通过一定的心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射击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7.
伍珺辰 《健与美》2023,(9):138-140
射击运动属于一项求稳的个人项目,在射击时,射击运动员需要做到“手人枪”一体,同时在竞争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显而易见,射击运动员除了要加强自身技术水平的升级之外,还要具备更强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要有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稳定心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这也是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射击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自我心理调节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又分别研究了射击运动训练和比赛当中的竞技心理,最后提出了赛后射击运动员心理调控的有效策略,希望为相关工作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心理训练是现代射击运动训练理论密不可分的整体体系,心理训练越来越受到广大射击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依据心理训练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多年在省射击队训练比赛的实践经验,分析心理训练与射击运动项目的密切关系,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绪在大赛中发挥最佳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心理训练是提高射击运动员比赛能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心理训练是提高射击运动员临场发挥能力、充分挖掘运动员潜在能力、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射击运动项目在世界体坛已占领先地位,并成为奥运会上夺  相似文献   

10.
1前言 射击运动作为一项竞技性的活动,如何使运动员在竞赛中发挥最佳水平,取得最佳效果,已引起越来越多关心这项活动的人士的注意。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力学等各类科学研究成果。不断被引进这一领域。其中作为与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有着直接联系的心理学。更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射击运动是一项技术精确程度很高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在比赛时心理的起伏更是对比赛的结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认知训练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中消除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11.
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如何使运动员在竞赛中发挥最佳水平,取得最佳效果,巳引起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生物力学等学科专家学者的关注。射击运动的实践证明,心理学与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有着直接的联系。射击运动是一项技术精确性程度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在比赛时心理的起伏更是对比赛的结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认知训练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中消除心理阴影,使之进入最佳竞技状态又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射击属于个人间接对抗、以静力性为主体的技能项目,比的是精确度。在训练和比赛中对运动员心理稳定性要求十分突出,高水平的竞赛更是以0.1环之差定胜负。运动员细微的情绪波动就有可能影响发射的精度。比赛关键时刻运动员心理应激的反应往往能决定胜负的结局。本文以应激反应的概念,射击运动的特性为切入点,分析射击运动员训练、比赛过程中不良的心理应激反应,探讨内在、外在原因以及心理应激的控制方法。提出通过系统应激控制训练,针对性地使运动员的自我调控方法,从转移压力向转化动力改变,实现变压力为动力目标。从而使运动员掌握更好的自我调节方式,产生较好的适应力,有效防止过度应激,使运动员的即时心理状态达到紧张而不慌张,保持冷静大脑意识清醒,本体感知觉清晰,并积极行动,有利于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正常稳定发挥,提高训练水平和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射击运动员心率与命中率的监测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遥测心率仪监测射击运动员训练、比赛中心率与命中率的关系。表明:由于训练、比赛的不同情境,运动员的紧张程度不一,其平均心率也不同;但对同一射手而言,其命中10环时的心率较9环(及9环以下)时的心率低约8次/min左右。为了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命中率,采用生物反馈技术,对运动员实施心理调控,发现放松表象训练能改善运动员心率,同时射手击发前的瞄点更为准确,从而提高了她们击发动作的一致性和命中率。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随着射击运动竞技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早期科学选材越来越显得重要,广大教练迫切希望建立选材标准,帮助他们选好苗子,提高成材率。射击运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比赛和训练中的最基础、最重要因素是运动员的心理,也就是说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对于射击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致关重要,因此射击运动员的选材须择重于心理。  相似文献   

15.
射击比赛中,运动员承受着相当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我们在对贵州省备战九运会的射击运动员采用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心理训练和提供跟踪式科技服务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射击运动员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的理论和方法,使我省射击运动员在九运会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羽毛球训练模式和模拟实战时运动员血乳酸和心率分布,了解不同训练模式时的供能特点。方法:测定12名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在5种不同训练模式下和实战比赛中血乳酸浓度和心率,以了解不同训练模式时的供能特点,为训练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结果:(1)5种训练模式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5分钟运动员血乳酸均显著高于模拟比赛后(P<0.05),运动员运动后10分钟血乳酸浓度在训练模式1、模式2和模式5中均显著高于模拟比赛(P<0.05),5种不同模式中模式5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5分钟和运动后10分钟血乳酸最高(p<0.05);(2)心率分布中,训练模式1和训练模式2下90% HRmax以上分布显著高于(P<0.05)模拟比赛;80-90% HRmax分布训练模式1、训练模式3和训练模式5显著高于模拟比赛(P<0.05)。结论:5种训练模式在发展ATP-CP和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各有侧重,模拟比赛的强度接近比赛要求。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控制训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心理的控制能力与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密切相关的。就此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比赛中的各种心理表现 ,如何有效地控制心理 ,进行分析研究 ,目的是为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与参加比赛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与田径运动等相比,射击运动具有其特殊之处,在训练和比赛中稳和准是基本要求。因此,在射击训练中,虽然不会过多的消耗和运用体力,但是却要求运动员具备相当强大的心理素质,保持心理状态的稳定和平衡。然而对于一些青少年运动员来说,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弱,所以,在射击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对他们的射击成绩带来影响。基于这样的状况,教练应该适当地加强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实力,取得更高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浅析射击运动员常见的几个心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射击运动员的应激状态、意志品质等常见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射击训练与比赛实践加以理论总结。指出射击选手只有在平时训练中,结合射击运动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控制情绪,保持心理稳定性,发挥技术水平,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20.
王奕然 《青海体育科技》2004,33(1):32-32,38
当前,射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射击规则的不断变更,使比赛难度增加,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可以肯定地说,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只靠技术训练是不够的,还须具备在比赛中发挥和表现自己最佳水平的能力。也就是说,不仅需要熟练的技术动作,也需要高超的心理训练水平,不仅靠经验,同时也靠多种自我控制的技术和能力。因此,射击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状态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