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近现代文化交流史上,中国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极具代表性。在近代,中国曾因奥林匹克而蒙羞,有过疑虑、对峙、隔阂,至上世纪末,中国与奥林匹克重新修好并相互选择和理解。中国因奥林匹克终获辉煌。 早在 1908 年第四届伦敦奥运会前夕,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的《天津青年》会刊上,一位美国人在其署名文章中向中国人提出3个问题:①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②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③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 为此,中国用了整整100年寻求答案。在这100年中,中国人民以自身的解放为前提,以数代人的鲜血和生命为代…  相似文献   

2.
刘昱午 《寻根》2006,(3):92-97
在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拍出1400万英镑,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也因此在国内外收藏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凸显了中国古代艺术品的巨大感染力,使原本就非常红火的元青花的讨论和研究更为瞩目.笔者不揣冒昧,现就“鬼谷子下山”图罐主题纹饰的有关问题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3.
11月的巴黎,秋意渐浓,遍地黄叶。然而,随着“中国文化年”的成功开幕,巴黎民众却感受到了一股源自于中国文化的“中国热”,并且,随着中国文化年各项活动的逐步展开,这股“中国热”仍在持续升温,带给巴黎和煦的春天般的气息。在“中国文化年”成功开幕一个月的时候,我们不妨回顾一下10月6日以来中国文化年开幕伴随着法国公众度过的精彩每一天,通过一组“蒙太奇”式的镜头组合,重温中国文化年“开门红”如火如荼的热烈气氛。俭朴、热烈的开幕式2003年10月6日,巴黎,金门宫。金门宫,即原非洲、大洋洲艺术博物馆,是巴黎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曾举办…  相似文献   

4.
记者: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元素的中国唐三彩,堪称历史悠久。请您谈谈唐三彩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杜项阳: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的两件"三彩菩提坐像"系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从海外高价回购的。1989年,伦敦苏富比拍卖的一件唐三彩黑马,最后以495.5万英镑成交,创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  相似文献   

5.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捕鼠器》是世界上连续上演时间最长的话剧,也是各种舞台表演艺术中连续上演时间最长的剧目。自1952年在伦敦大使剧院首演以来,每晚一场,逢周四和周六加演下午场,不间断地上演了51年。2000年12月16日,该剧突破连续演出20000场大关,创下一项新的世界纪录。《捕鼠器》的剧本创作于1947年,最初只是一个为庆祝玛丽王后80大寿而编排的半个小时的广播短剧,在BBC播出。后来,阿加莎·克里斯蒂将其扩充成两个小时的舞台剧,在英格兰中北部巡演一个多月,后于1952年11月在伦敦西区正式上演。当时,克里斯蒂预计该剧最多上演半年…  相似文献   

6.
<正>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其文化能够在未来继续发展的一种信念,是其民族前进的一个基本的精神动力。张岂之先生最近谈到:"中国今日正处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时刻。民族复兴不是复古,而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反映了历史变化后民族整体的提升。"(张岂之:《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看中华文化前景》,《北京日报》2013年11月11日)张先生从文化的角度谈民族复兴问题,实际上就是在谈建立文化自信的  相似文献   

7.
马月兰 《世界文化》2005,(12):18-19
圣保罗大教堂是伦敦最壮观的建筑。它111米的高度仍然占据着伦敦的上空,傲视着周围的办公楼群。它是由中世纪英国著名设计师克里斯托弗·雷恩设计的。圣保罗大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04年。它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自圣·奥古斯丁以来,这是伦敦主教堂所在地。1666年伦敦发生了一场由面包房引起的火灾,大火烧掉了大半个伦敦。这座古老的哥特式建筑在大火中被毁。大火之后,雷恩在圣保罗教堂的遗址上重新设计了一座新的大教堂,就是如今的圣保罗大教堂。艺术风格雷恩是牛津大学的天文学教授,一个业余建筑师。在哥特式建筑的废墟余火未尽的…  相似文献   

8.
我素有集报习惯,几乎定期地将所积累报纸分门别类地整理一番,已备查找。而当整理有关艺术区相关报道的不经意间,意外发现中国艺术区进行时态的规律:其一,正在建设型,《北京西山文化创意大道诠释艺术海淀》(《中国文化报》2009年12月1日);其二,正在转轨型,《湖南第一条创意街夭折的背后》(《中国文化报》2009  相似文献   

9.
关于"支那"名称的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汉文 《寻根》2003,(3):51-57
9长期困扰世界学术界的一个难题是:世界相当多的国家,特别是古代西方对于中国的称名“支那”(China)是从何而来?它与西方接触中国的历史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因为历史并不是过去,在一定的意义上,正如西方史学家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国家名称则是其历史的符号,它的所指与能指都与这个国家的历史直接相关。直到近年,关于“支那”一词的争论仍然很激烈,当有人使用“支那”来称呼中国人时,海内外华人都对于它是不是有贬低中国人的含意十分关注,这方面的争论一直不断。因此明辨这一名称的来源是十分重要的。笔…  相似文献   

10.
2006年9月下旬,应白俄罗斯文化部邀请, 中国黑龙江冰雪画代表团一行4人赴其首都明斯克,参加两国文化部共同举办的“中国文化日”及在白俄罗斯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冰雪画展,展出冰雪画创始人于志学及其弟子约54副作品,包括CTB国家电视台在内的白各大主流媒体对该画展全程报道,白俄罗斯文化报对于志学进行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礼仪”一词先秦时期已见,如《诗经·小雅·楚茨》:“献酬交错,礼仪卒度。”《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从古至今,“礼仪”二字经常一起使用,似乎“礼”就是“仪”,“仪”相当于“礼”。其实“礼”与“仪”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2.
王风 《中华文化论坛》2003,1(4):122-126
《周礼》以“三易”、“三兆”、“三梦”并列,这种并列,可能隐藏着古人以“易”名筮的原因。本认为,由于“兆”指龟甲之裂罅,占人凭借裂罅在空间中的延伸形态占断吉凶,相应地,“易”可能指挂力归奇之策(溢策),筮人凭借溢策在时间中的演变占断吉凶。上一世纪的甲骨研究和金研究可佐助“易即溢策”的推测。“日月为易”不是“易”字的原初合义。  相似文献   

13.
"行"与"学文"     
<论语·学而>:"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后世大多数学者看来,这句话反映了孔子注重"德行",认为"行"比"学"更重要,"行"在"学"先.但<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相似文献   

14.
顾关元 《寻根》2001,(6):103-104
按摩疗法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它是不以药物而以动作“模、接、端、提、按、摩、拿”八大法达到疗效的一种治病方法。《医宗金鉴-整骨心法要》说:“按,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谓徐徐揉摩也”,“推、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拿,为两手捏定患处。酌其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推拿”名称的正式出现是在明代张介宾的《类经》。“按摩”与“推拿”只是名称不同的同一个治疗方法。关于按摩和推拿名词之互换,明代周于藩氏有记载说:“按即拿之说也,前人所谓拿,兹则以按易之。”此后按摩与推拿遂并用于世。  相似文献   

15.
左家琦 《大理文化》2010,(10):59-66
那天,6月30日。照了一天的日光热气次第开始消退,大理古城蕴满了迎面拂来的洱海风,清凉着我的肌肤。偶一抬头,只见满天披着一层淡淡的湛蓝,匀匀的、薄薄的、静静的,像一匹拂去尘埃的绢绫。而  相似文献   

16.
李志超 《寻根》2003,(4):95-97
在现代汉语里,物字极常用。辩证唯物主义是以物质为第一性的哲学,物理学是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一切人文和社会科学离不开物质生活问题,物质、物体、物理、唯物……这些词中的物字含义很抽象。很多人不知  相似文献   

17.
“柳哥”     
谷子 《世界文化》2010,(3):18-20
<正>在多伦多,朋友们,特别是土木工程专业圈里的朋友们,都叫他"柳哥"。是不是太"民间"了点儿?所以叫他"柳哥"当然有原因,一是与那些年轻的新移民相比,他年龄长了几岁;二是他的为人处事,言谈举止,像个"哥";三是外形上他实在不像个"知  相似文献   

18.
『女娲陵』和『中华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繁仁 《寻根》2002,(5):4-6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艺术形象,也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她的主要活动舞台是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  相似文献   

19.
陈榴 《寻根》2003,(5):42-45
“非典”成为2003年流行词语之一,我国古代虽然没有“非典”,但各种传染性疾病却经常骚扰我们的先民。在长期与“疫病”斗争的过程中,古人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既有科学防治的手段,也有充满神秘色彩的巫术。  相似文献   

20.
林河 《寻根》2001,(2):61-63
“虎食人卣”是商代青铜艺术中的精品,出土于洞庭湖畔的湖南宁乡县。造型是一只张着大口的猛虎搂抱着一位少女,好像要吞吃那少女的模样。一些学认定是“虎在吃人”,于是,这件青铜器便被命名为“虎食人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