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综述了我国药用植物育种现状及几种主要的育种方法、分析了育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药用植物育种应关注的重点,初步探讨了加快我国药用植物育种产业发展的对策,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药用植物育种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作物育种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物育种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现已形成多学科交叉、多种方法并存的基本格局.本文针对当前作物育种方法面临的问题,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虚拟育种和基因组重测序等前沿育种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在作物育种领域开始应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自动化种子切片机是影响育种规模的关键设备,相关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未来将提高我国作物育种水平。文章论述了自动种子切片机在作物育种中的意义,国际、国内发展现状及其技术原理,并对我国第一套商业化育种种子切片设备的技术特点进行详细介绍,指明了我国育种种子切片设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玉米育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现状,结合我国玉米育种界的发展变化对未来我国玉米育种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植物育种者权利的三种主要载体一植物新品种、育种方法和产品入手,论述了植物育种者权利保护的三种形式即植物品种权、专利和育种技术,提出了育种者权利的立体保护模式。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利用甜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培育出了系列甜椒杂交种”为实例,对这种立体保护模式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我国六大育种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公共科研部门育种创新与RD投入的问题。结果表明,公共科研部门育种科研经费RD投入对育种创新的作用在滞后期为2年后几乎消失,育种回报周期短;公共科研部门育种科研经费RD投入比例失调,基础研究对育种创新的消极性影响将显现,应用研究投入当期及试验发展投入滞后二期对育种创新产出见效快。本文还发现,以山东、河南、四川为代表的农业大省由于自身农业资源优势,育种科研经费RD投入对育种创新的产出作用不如江苏、吉林等经济发达地区;扩大育种经费RD投入的规模将对全国育种创新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水稻育种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  陈春燕  唐莎  刘宗敏  雷波 《软科学》2010,24(2):103-105,128
分析了国内外水稻育种的进展,从水稻生产、育种成果、水稻品质、科研力量等几个方面就四川省与国内外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四川省水稻育种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四川省水稻育种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大豆育种途径及育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商业化育种已成为世界种业强国开展种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模式,但我国商业化育种模式发展还不成熟,在育种主体、激励机制、市场规范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发达国家或种业巨头在商业化育种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结合省域实际,提出了推动浙江商业化育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面向未来的新一代生物育种技术——分子模块设计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农产品的持续稳定增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种子是粮食生产的源头。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生物育种已成为发展现代种业的必然选择。文章概述了我国育种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针对农业生物复杂性状改良的“分子模块育种”概念,“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的成功构建将引领未来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确保其持续稳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及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尽管传统杂交育种技术在玉米遗传改良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但是尚不能满足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育种已成为玉米育种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选择,其中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将多学科相结合,实现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多模块优化组装,对未来的玉米育种事业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综述了玉米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在玉米育种中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从航天诱变的特点、主要因素和航天育种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现状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水稻航天育种研究的进展和成就,并就我国航天育种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展望。  相似文献   

13.
刘秉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带领研究团队,成功创制了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矮败小麦”,并创立了方便实用的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被诺贝尔奖获得者布劳格博士誉为“小麦育种的革命”,为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的创建与应用”项目获得了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1,(5)
城市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极大地促进着园林工程建设。在园林工程绿化中,植物育种是一项关键性工作,对于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将生物技术应用于园林工程植物育种中,能够极大的提升植物育种效果,保证植物的成活率,达到更佳的园林绿化效果,美化、绿化城市,改善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本文首先概述了生物技术,其次分析了生物技术在园林植物育种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探讨了园林植物育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介绍观赏植物分子育种的研究概况和分子育种的操作策略,并对观赏植物分子育种的研究价值、前景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赖氨酸玉米育种终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赖氨酸玉米育种台于1973年,终止于1995年底,历经20多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最终归于失败。该文对我国高赖氨酸玉米育种的历程做了详细叙述,同时对其经验教训予以总结,以便对以后的育种者有所衬托裨益,不注意种质基础改良,育种方法乏探索,对育种材料上存在的不良性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是我国高赖氨酸玉米育种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从航天诱变的特点、主要因素和航天育种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现状等方面概述了国内外水稻航天育种研究的进展和成就,并就我国航天育种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展望。  相似文献   

18.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品种改良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本项目以创新小麦育种方法,提高小麦育种效率为目标,创造矮败小麦,创建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方法,育成一批突破性品种,取得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项目简介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梁研究所邹剑秋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生物质能源甜高梁品种选育技术创新与应用”囊括了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高糖资源创新技术、亲本系创造技术和不同细胞质利用研究,融合了常规育种、辐照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DNA导入等育种技术。系统研究了能源甜高梁的遗传基础、选育方向和选育技术。该成果的创新与应用使亲本系集聚了群体材料、zerazera族材料、A1细胞质不育系和恢复系、  相似文献   

20.
1999年董保柱研究员在田间观察德宏的地方优质米品种资源时,首次发现了优质软米多小穗和双层壳两种水稻育种新材料.经过连续10年的艰难育种攻关,育成了特大型育种单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