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根据实测烃源岩地球化学数据,分析了临清东部地区第三系烃源岩生烃潜力特征,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热成熟度和烃源岩排烃门限等方面对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沙三段和沙四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是该区的主要供油源岩。1地质特征临清东部地区的油气勘探工作起步较早,但油气勘探程度较低,完钻探井不足百口(曹忠祥,2003),尽管在局部构造取得了油气突破,至今尚未找到具备一定储量规模的油田,区  相似文献   

2.
基于有机地化分析及含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技术,综合分析确定了Badin地区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油源对比特征。研究表明,Sembar烃源岩是巴基斯坦Badin地区陆上区块主力烃源岩,为白垩系Upper Sand、Middle Sand、Basal Sand等储层中油气的主要烃源岩。Sembar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1-Ⅱ,2有机质丰度普遍较高,有机碳含量为1.0%~4.0%,一般大于2.0%,属于好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Ro%)基本在0.9%~1.2%之间,主要位于生烃高峰阶段;单井成熟史模拟表明,Sembar烃源岩距今90~80 Ma时埋深大于8200 ft,进入成熟生烃期,于渐新世距今35 Ma埋深大于9800ft进入生烃高峰,同时盆地深部源岩进入高过成熟演化阶段。相关认识对于该区油气勘探潜力评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綦艳丽 《内江科技》2014,35(11):64-65
本文运用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分析方法,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等方面对牛页1井各小层的泥页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实验分析认为沙三下3层组与沙四上纯上2层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为优质烃源岩,母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并已达到成熟阶段,生烃潜力高,能够大量生烃并形成油源供给,从而对进一步勘探东营凹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准噶尔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评价,通过对烃源岩厚度、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特征分析表明,侏罗系为一套含煤沉积建造,发育暗色泥岩、碳质泥岩和煤,暗色泥岩分布广泛、厚度大;结合邻区资料认为,西山窑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但热演化程度低,三工河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低,处于成熟-成熟阶段,生烃潜力较差;八道湾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较好,达到成熟阶段,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古探1井等重要钻井进行系统密集采样,并进行有机地球化学相关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存在着有效烃源岩,其中拉什仲组最好,其有机质丰度达到优质油源岩标准,其次是三道坎组和克里摩里组,有机质丰度达到有效油源岩标准,而且奥陶系烃源岩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因此盆地西缘奥陶系具有很好的油气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6.
阿尔金西段侏罗系烃源岩及生烃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晨 《内江科技》2012,(4):149+127
本文根据现有资料,对所取烃源岩样品化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本次分析项目包括:有机质碳含量、热解、氯仿沥青"A"、镜质体反射率、饱和烃色质、饱和烃色谱、稳定同位素,干酪跟分离等,据此评价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在此基础上评价烃源岩的生油潜力。结果表明:侏罗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偏低,多为Ⅲ型,处于主要成熟阶段,总体来说生烃潜力差。  相似文献   

7.
惠民凹陷沙河街组主力烃源岩发育期,伴有规模不等的火山活动。通过惠民凹陷侵入岩与烃源岩Ro值以及有机岩石学等特征研究,认为火山岩形成的异常热作用加速了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降低了烃源岩生烃门限深度,促进了研究区烃源岩有机质生烃作用。同时,火山岩也使得研究区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荧光变弱,富氢显微组分降解,干酪根类型变差。  相似文献   

8.
二连盆地东缘林西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发育巨厚层暗色泥岩,分布广泛,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潜力。以林西地区四条野外剖面的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的方法,基于有机显微组分、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指标进行烃源岩评价。结果表明,上二叠统林西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为Ⅱ型,偏Ⅱ2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属于中等-好烃源岩,且生烃以产气为主,产油为辅。  相似文献   

9.
通过生物标志物分析,明确沙三段、沙一段烃源岩原油生标特征的差异性,据此对不同区带、不同层位油藏进行油源对比。陡坡带油气来自沙三段、沙一段烃源岩,缓坡带油源单一,为沙三段烃源岩;不同含油层位的油源有一定的规律性,研究结果为埕北凹陷油气成藏规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的勘探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雅布赖盆地小湖次凹侏罗系重要探井岩心和岩屑样品进行系统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雅布赖盆地小湖次凹侏罗系新河组下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为较好-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较好,以Ⅱ1型和Ⅱ2型为主,且存在一定数量的Ⅰ型,发育有大量的湖相优质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具有很大的油气生成能力;沙枣河组和新河组上段有机质丰度低、有机质类型差、热演化程度低,基本不具备油气生成能力;青土井组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有机质丰度较高,但有机质类型较差,具有一定的油气生成能力。新河组上段是雅布赖盆地小湖次凹的主力烃源岩层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13,(15):29-32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三叠系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Hydrocarbon source evaluation and oil source contrast of thetriassic system in southwest margin,Ordos basin应用有机岩石学和分子地球化学的手段和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暗色泥岩和长8油层组原油,进行地球化学精细定量分析,研究了长7段暗色泥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评价了西南缘三叠系延长组长7烃源岩生烃潜力,并对长8油层组原油展开精细油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暗色泥  相似文献   

12.
曲彦胜 《内江科技》2014,(3):102-103
准盆东北部仅在少量钻井取得油气发现,受限于分析化验资料较少,无法对其烃源岩进行系统的评价。本文综合地球化学以及地球物理资料,拟合相应的有机质分丰度、热解量数据等地化指标与测井曲线的相应公式,从而对无地化资料井进行计算,拟合结果与实测值吻合度高。三叠系烃源岩分布范围大,存在两个厚度中心,有机质丰度中等,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结合生烃模拟实验结果,三叠系烃源岩以生气为主,目前演化程度较低,未进入大量生起期,生烃潜力有限,是一套潜在的而非主力烃源岩。  相似文献   

13.
许德云 《内江科技》2012,(8):130-131
本文从录井资料入手、分析了所在区块的生烃、储集条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认为本区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烃源岩厚度大、分布稳定,有机质丰度中等到高、有机质类型为Ⅱ型,有机质成熟度已进入生油生气阶段。油气运移短,近距储集成藏、大面积分布、无明显油水界面、压力异常、储层与源岩接近、低孔特低渗的"连续型油藏"的地质特点。针对性这种情况是,文件中洛阳-伊川盆地储层致密,因此勘探开发应借鉴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油气勘探的成功经验,勘探应优选找富集区块,采用非常规油气勘探的思路与技术进行勘探。  相似文献   

14.
方勇 《内江科技》2010,31(12):137-137,145
通过宜昌地化剖面测量和地化实验研究,研究了江汉盆地中-下生界海相烃源岩发育、地化特征,并通过盆地模拟,计算了不同层系烃源岩生烃强度。得到了以下认识:①江汉平原发育4套海相烃源岩。厚度上,以下寒武统烃源为最厚;有机质类型上,以II型和III型为主;有机质丰度上,从上至下源岩有机质丰度依次增高。②江汉平原以下寒武统海相烃源岩为最优,平均生气强度达24.29×10 8m3/km2;下志留统和二叠系次之,平均生气强度约15×10 8m3/km2;上震旦统、奥陶系、下三叠统烃源层最差,基本小于5×10 8m3/km2。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成烃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交叉和渗透,以及从分子水平和机理上探索生化大分子转化成烃类等有机分子的规律,是现代有机地球化学的发展趋势。我国在新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检出、结构确定和应用,藻类等微生物热模拟成烃实验的分子演化分析,生物化学降解,低熟原油成因及分子演化研究等方面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反映了我国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和良好势头。开展微生物成烃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即从分子水平上跟踪细胞中的生物化学大分子向有机大分子的转变和演化,再结合和对比原油和生油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不但可以为认识原油和生油岩有机质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来源和演化提供基础,也可为判识油气藏的母质来源、生物输入模式、热演化趋势及成熟度、油源对比和成烃机理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应用吐哈盆地周缘石炭系露头资料,系统分析了吐哈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发育层位、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等特征,深化了对石炭系烃源岩潜力的认识。石炭系烃源岩集中发育于下石炭统雅满苏组和上石炭统祁家沟组,岩性为泥岩、凝灰质泥岩、碳质泥岩、泥灰岩等,有机质主要Ⅱ-Ⅲ型,少数为Ⅰ型,热演化程度高,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有机碳含量中等-较高,而生烃潜量及氯仿沥青A较低,可能为热演化程度高导致。通过本次研究,为该区石炭系资源潜力评价及有利区选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塔木察格盆地XXⅡ区块烃源岩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春华 《内江科技》2011,32(8):135-136
本论文主要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生烃、排烃模式等几个方面来研究XXⅡ区块的烃源岩特征,并结合研究区的构造、沉积特征,研究了烃源岩的分布特征,对区块的下一步勘探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勘探表明哈山地区油气均来自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由于构造改造强烈,地层展布、沉积环境等方面研究相对薄弱,区内风城组沉积环境研究一直受到制约,区内风城组生烃潜力不明,严重制约了该区下步勘探,亟需开展风城组环境研究,为沉积体系研究及烃源岩潜力评价奠定基础。本文研究在沉积构造、古盐度等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沉积相研究,明确了风城组沉积时期处于伸展裂陷盆地阶段,具备咸化湖的沉积背景,风城组处于原始湖盆沉积中心,发育半深湖相泥岩、云质泥岩等优质源岩,极大的提高了该区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3,(2):163-166
于心科 男 30岁 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获硕士学位.现为该所副研究员.从事地球化学研究.在美国南佛罗里达盆地的原油和油源岩中发现了一系列新生物标志化合物,提出该组化合物具有揭示古沉积环境和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的作用;找到了各种大气甲烷源向大气排放甲烷的动力学机制;通过对云南腾冲地区温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获得了地球原始气体CH_4、~3He等的同位素证据,为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证据.  相似文献   

20.
王富民  刘欢  蒲强 《科技风》2013,(6):160-161
滴南凸起具南北双源供烃可能,油源充足,目前其北侧已发现储量达千亿方的克拉美丽气田,而其南侧油气规模相对较小。通过对滴南凸起南侧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进行分析,指出滴西9井区天然气存在成熟阶段天然气与高—过成熟阶段天然气的混合,滴西1井和滴西13井区成熟度更高,为高—过成熟阶段天然气。该地区原油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原油轻烃资料显示原油具有典型"混源"特征,其主体为二叠系平地泉组源岩成熟阶段产物,并混有部分侏罗系来源油。结合区域构造特征,指出该区油气来源为东道海子凹陷而非滴水泉凹陷,下步油气勘探应重视东道海子凹陷北斜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