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焦黎畅 《新闻前哨》2005,(10):56-57
在先进传播技术手段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直播已覆盖全球。电视新闻的定义已由“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演变为“刚刚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如何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思想性,让电视新闻既能赏心悦目,又能回味无穷,围绕这一问题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笔者就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和实践体会,对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思想性二者的关系提出一些看法,作一些肤浅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在先进传播技术手段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直播已覆盖全球,电视新闻的定义已由“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演变为“刚刚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如何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思想性,让电视新闻既能赏心悦目,又能回味无穷,围绕这一问题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笔者就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和实践体会,对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思想性二者的关系提出一些看法,作一些肤浅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在卫星直播全球覆盖的先进传播技术手段飞速发展的基础上,电视新闻的定义已由“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变为“刚刚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是如何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思想性,让电视新闻既能悦人耳目,又让人回味无穷,成为指导人们生活导向的准绳,这确实已成为每个电视新闻记者和编辑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贺志刚 《新闻前哨》2007,(10):80-81
随着卫星电视、互联网等先进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的定义不再仅仅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现已演进为"刚刚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传播"。作为高科技的电视传媒,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如何增强可视性和思想性,让电视新闻既赏心悦目又颇具回味,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是以声音、画面为主要载体来传播事实的媒介形式,画面的可视性是主体。真实、新颖、深刻和富有特征的画面细节,有助于增强电视新闻的可信度和深化报道主题、塑造人物形象、重现新闻场景.增加新闻的受众面和感染力。因此,要充分认识到画面细节在电视新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具体实践中加以运用,使新闻作品更加出彩。  相似文献   

6.
尽管任何一种新闻媒介都可为人们了解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架起桥梁,但每种新闻媒介却有着不同的个性,从而在传播特定的新闻事实中表现出各自的长处和弱点。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声画结合使其有别于其它新闻媒介。它以变化着的图像和流动着的音响交融出现,向人们提供新闻事实。而电视新闻依赖屏幕与观众进行交流的特性决定了可视性成为其突出特性。  相似文献   

7.
张海荣 《军事记者》2014,(12):51-52
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要继续保持主导地位,除了在手法上创新外,一定要注意用细节提升感染力。电视新闻是以声音、画面为主要载体来传播事实的媒介形式,画面的可视性是主体。真实、新颖、深刻和富有特征的画面细节,有助于增强电视新闻的可信度和深化报道主题,对塑造人物形象,重现新闻场景,增加新闻的受众面和感染力作用很大。因此,记者要充分认识到画面细节在电视新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具体实践中加以运用,使新闻作品更加出彩。  相似文献   

8.
对提高教育电视新闻节目可视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玲 《记者摇篮》2004,(4):17-17,26
电视新闻是靠声音和画面向人们提供新闻事实的,它依赖屏幕与观众进行交流的特性,决定了可视性成为其显著特点。“教育电视新闻”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字眼,它既属于一般的电视新闻。应该遵循一般电视新闻的操作、发展规律:它又姓“教育”,是教育新闻,一种专业新闻。面对日新月异、后劲十足、竞争日趋激烈的综合台新闻节目的冲击,教育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在传播新闻信息上,最大的特点是动态画面的纪实性报道,让受众耳闻目睹新闻事实.并且通过“看”和“听”的兼容传播,产生与新闻事实共时空的直观感受,这是电视新闻的独有魅力,也是电视新闻不同于广播、报纸新闻的传播强势.  相似文献   

10.
每天,当时钟即将指向北京时间19点,无数台电视机几乎同时打开,亿万观众开始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了。一电视新闻为什么拥有这样广泛的观众群?主要是电视新闻声画合一,视听兼备,且可熔画面、字幕、解说词、现场声于一炉,它的观众不受文化层次、职业的限制。这些独有的特性,本身就构成了电视新闻的可视性。何谓电视新闻的可视性?电视新闻的可视性主要是指电视新闻节目对广大观众的吸引力,吸引力大就是可视性强。我们办电视新闻首先要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准确地宣传党  相似文献   

11.
强化电视新闻采制的电视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节目是各级各类电视台的立台之本,如何采制生动、鲜活的新闻节目,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可视性,是摆在电视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电视的本体语言入手,阐述在电视新闻采制过程中,应该强化的电视观念,即要把握电视立体信息传播的特点,发挥电视现场纪实再现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强化电视新闻采制的电视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节目是各级各类电视台的立台之本,如何采制生动、鲜活的新闻节目,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可视性,是摆在电视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电视的本体语言入手,阐述在电视新闻采制过程中,应该强化的电视观念,即要把握电视立体信息传播的特点,发挥电视现场纪实再现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电视新闻具有传播迅速、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电视新闻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形式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较之于娱乐性、服务性等其他电视节目,它明显滞后。尽管多年来作了不少努力,但整体效果依然不佳。上至中央台,下至省、市、县台,呆板、生硬、缺乏感染力,成了一种通病,严重削弱了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真实性,影响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如何从实际出发,使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符合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工具的传播规律,缩短电视传媒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提高受众对新闻传播的接受程度,这是当前有待研究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形式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较之于娱乐性、服务性等其他电视节目,它明显滞后。尽管多年来作了不少努力,但整体效果依然不佳。上至中央台,下至省、市、县台,呆板、生硬、缺乏感染力,成了一种通病,严重削弱了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真实性,影响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如何从实际出发,使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符合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工具的传播规律,缩短电视传媒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提高受众对新闻传播的接受程度,这是当前有待研究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罗健雄 《东南传播》2012,(11):165-166
电视新闻报道是备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新闻传播方式,也是新闻信息传播的主流渠道。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充分展现电视新闻报道的特点与优势,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镜头感,通过镜头来叙述新闻故事,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本文总结出了"切入点"、"关键点"、"转折点"、"故事点"、"细节点"等五个要素,详细阐述增强电视新闻报道镜头感,提高电视新闻作品可视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蕾 《新闻窗》2012,(3):78-79
电视新闻编辑是以社会各类新闻素材为基础,通过判断、评估、筛选、组合等一系列工作,将信息加工成为具有高度思想性的、文明健康的、可视性强的新闻集成,并传播给受众。  相似文献   

18.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而电视新闻则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体现电视新闻的特色,就要做到按照新闻和电视新闻的定义去报道新闻。遵循新闻规律去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9.
范莉 《新闻前哨》2010,(10):98-99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伴随着各类电视新闻的出现,原来在纸媒体发展中占重要地位的调查类报道,在电视新闻中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电视传播新闻,比报纸、广播更具有优越性.它有形象、语言、文字、音响等手段,既有可视性,又有可听性.但是电视作为新闻传播工具,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它在社会上的影响,还落后于广播、报纸.要改变电视新闻落后于广播和报纸的局面,关键之一是要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优势.根据几年来电视新闻的实践经验,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