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题记据汉代文献记录,中国有丝绸沿海路传播。此后丝绸沿海路传播的记录不断增加。学者们称海上丝绸传播线路为海上丝绸之路。宋代开始又有大量陶瓷沿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又有学者提出陶瓷之路的概念。为弄清茶的海路传播情况。笔者多年来沿早期海上丝绸之路考察了一些枢纽地带,包括广州、澳门、台湾、厦门、泉州、福州、海南、北海、宁波、舟山、日照、崂山、莱州、烟台、大连,以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越南的相关海湾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信息》2004,(1):39-39
源远流长的丝绸历史,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灿烂文明的丝绸文化是中国闻名世界、功被春秋的伟大发明。因此,要放眼全国,充分发掘丝绸文化内涵,创建代表中国丝绸古老文化的识别系统(CIS)。中国丝绸博物馆已开馆,“丝绸之路”也已成为旅游胜地。还要建立如“丝绸之府乐园”,“丝绸之路”缩影景观,以及国际丝绸贸易中心等,使中国具有国际上公认的崭新的“丝绸之国”形象。同时也为丝绸企业创立名牌,树立形象创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在2015年的新闻报道中,有一个词被频频提及,那就是“一带一路”。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这条起始于古代中国腹地,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把中国的丝绸输往波斯和罗马,把西方的珍贵植物、香料等输往中国,一个文化大交流的时代就此开始了。
  时至今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直与丝绸之路留下的“遗产”有着亲密接触,比如通过丝绸之路传过来的一些植物。这些植物,我们司空见惯,但它们的传奇经历,我们可能并不知晓。  相似文献   

4.
文章着重考察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地位的演变,厘清宁波在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变化原因,从而为当前宁波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定位以及提升宁波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题记丝绸、陶瓷、茶为古代海路传播的三大物质,茶最终以最大贸易额的比例在远征海路上传播,当时的始发点是在广州。25年前,我和木霁弘等徒步三个月首次考察了滇藏川茶马古道,开始注意到很多古道分支突然在江边中断。茶马古道如何连接水路走向海路,一直困扰着我们。12年前,我和木霁弘、杨海潮考察了滇桂交界处的剥隘古镇,那里很深的马蹄印突然在剥隘江边中断,昔日的码头已  相似文献   

6.
汉代以前,有三条重要的商道横贯欧亚大陆,一条是阿尔泰山以北的草原之路,有人称为草原丝绸之路,一条是阿尔泰山和青藏高原之间的西域道,为西汉人张骞首先发现,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称之为丝绸之路,一条是青藏高原以南出云南永昌德宏的蜀身毒道,亦为张骞所发现,后人称为南方丝绸之路。三条商道也是佛教传播路线,都有若干分支。欧亚大陆的主要古道通常都被冠以丝绸之路的名称,是因为丝绸是存活古道的主要商品。战争、民族冲突和宗教冲突经常导致三条商道中断,海上运输的兴起和繁荣也使陆路商道的活力降低。丝绸并不能持续存活古道。恃茶行为率先在吐蕃、回纥等民族中的兴起,导致了欧亚连接地带茶马古道的出现。边境古道通过榷茶限制茶叶自由流入民族地区以增加交易税收,是恃茶行为兴起的标志。恃茶行为逐渐扩展到三条重要的古代商道上,茶成为商道上的必要流通物质,古道从此不再中断,得以持续存活,成为欧亚大陆命脉,各种古道也因此被激活。从这种意义上说,欧亚大陆商道或丝绸之路转型为茶马古道,这是欧亚大陆古道交通性质的根本转型,丝绸、陶瓷等大宗商品因此得以持续流通。继2010年茶马古道20周年纪念大环绕考察之后,茶马古道联合考察队重点展开了古代商道向茶马古道转型的调查和研究,先后对澜沧江古道、红河古道、草原草马古道、唐蕃古道、百越古道、南海东海水路、马六甲海峡展开了调查。2015年,为纪念茶马古道首次徒步考察25周年,北京大学与云南大学成立了茶马古道联合考察基地;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行了茶马古道和一带一路关系的讨论会;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联合大学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联合中心、云南大学茶马古道研究所、北京大学-云南大学茶马古道联合考察基地等单位围绕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关系,展开了一些列古商道语言文化联合调研和考察,考察主要线路包括岭南水路、桑干河谷地、洋河谷地、蜀道、大理丽江古道、红河上游古道、澜沧江古道、博南古道、五尺道、祁连山古道、吐谷浑古道和陇蜀道。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欧亚大陆古商道经历了茶马古道大转型,逐渐成为不可中断的欧亚大陆连接命脉。在草原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向茶马古道转型的过程中,桑干河洋河谷地、滇藏古道和祁连山古道起到了枢纽作用,2015年的纪念考察活动正是围绕三个枢纽地带展开的。  相似文献   

7.
丝绸是我国的传统产品,早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能够织出各种绚丽多彩的丝织品。以后,我国大量的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各地,增进了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同时也将养蚕、缫丝、织绸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国。现在,我国蚕茧和丝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丝绸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定位置,丝绸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创汇率居第二位。从国内外丝绸工业现状看来,努力发展我国丝绸工业,是发展我国纺织工业的独特优势之一。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而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是东盟国家的领头羊.发展中-印尼海洋领域合作,对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战略意义.为响应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倡议,加快加深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一带一路"为视角,从港口、经济、人居环境和人文交流4个方面构建多维多层次港口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基于信息熵计算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PROMETHEE方法对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沿海15个港口城市的国际化水平进行测度和分项评价。从综合得分来看,上海、深圳处于第一梯队,广州、天津、青岛和厦门位于第二梯队,宁波、大连、烟台和福州属于第三梯队,其余为第四梯队;从构成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来源看,以港口贡献度为主的城市居多,基本形成以上海和深圳为中心"双峰"区间,但沿海港口城市国际化绝对潜在优势各有侧重点。基于"海上丝绸之路"沿海港口城市国际化发展中的优劣势,提出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格局与国际旅游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鹏  董锁成  李泽红  李宇  程昊  袁靓 《资源科学》2014,36(12):2459-2467
借助ArcGIS10.0工具,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对欧亚非三大洲65个国家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资源分布与旅游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存在较高一致性,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西端的欧洲区和东端的亚太区,且沿海、沿河、沿交通线分布趋势明显;旅游经济发展呈现"两心三带"格局特征,海上丝绸之路和第二、三亚欧大陆桥两端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和欧洲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构建了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经济带合作模式,并提出组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联盟,打造丝绸之路国际旅游文化产业带,建设丝绸之路国际无障碍旅游区和国际旅游经济特区,搭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网络等政策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交叉学科内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是科学计量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其对探究跨学科知识融合趋势及科研人员影响力的测度与评价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的影响力度量方法普遍存在着论文引用的载体单一化、传播单向化,并且没有考虑学者领域交叉程度等问题。[方法/过程]通过提取学者自身的领域信息特征,把影响力双向传播引入论文引用网络中,提出了一种融合论文引用传播与学者信息传播的交叉领域学术影响力识别方法(IPCSI),该方法首先通过量化t时刻节点文献的学科交叉度,构建学者—论文交叉度矩阵,在此基础上将引证文献对节点文献的引用传播作为影响力连边,计算t+1时刻引文因子向量,利用图上排序算法实现学术影响力的后向引文传播。其次,从学者间合著领域相关性视角,通过增加以学者自身为传播载体的学者影响力连边,计算t-1时刻学者因子向量,模拟该时刻下学术影响力的前向信息传播。最后,通过同时建模论文引文传播与学者信息传播,客观再现学术影响力的前序与后序传播过程,并采用调和计量方法分配学术贡献度,最终完成学者影响力双向传播的量化分析。[结果/结论]在真实数据集上验证了IPCSI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  相似文献   

12.
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德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德化就有硬陶、印纹陶的制作;唐代后期,德化的制瓷业已比较发达;北宋时,德化瓷开始销往海外,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品。德化瓷素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的顶层战略,我们需要以全新的眼光,审视发生在这"一带一路"上的无数科学故事。它们曾经见证了不同文化圈之间跨越数个世纪的活跃交流;如今,它们又成为激发一段科学传播涟漪的种子。依托"一带一路"的建设,讲好沉淀其上的科学故事,意味着我们有可能启迪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人们,为了全人类的福祉团结一心。  相似文献   

14.
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理念近年来得到很大发展,以社交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为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新媒介背景下,学者们研究了影响公众理解和参与科学传播中的诸多重要因素,本文对国外学者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出科学传播实证研究的基本框架和范式,从而有助于未来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在中国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5.
琼粤地区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把世界不同的文明连接起来,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增进了友谊,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并对整个人类文明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1世纪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琼粤地区以其地域、人文、海上交通、科学技术和历史等优势,应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起到桥头堡和经贸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4,(10):1-1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指示精神,科技部、国家民委、质检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在北京等地举行新丝绸之路创新品牌行活动周暨新疆创新品牌推进会。  相似文献   

17.
琼粤地区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把世界不同的文明连接起来,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增进了友谊,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并对整个人类文明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1世纪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琼粤地区以其地域、人文、海上交通、科学技术和历史等优势,应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起到桥头堡和经贸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杜洋 《大众科技》2021,23(10):11-14
随着空天地海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构想的提出,多模式海洋通信系统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无线电波在海洋环境中的传播特性较为复杂,其传播特性与相应的信道建模是海上无线电通信中需要面对的首要难题.文章梳理了国内外海上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与信道建模的研究工作,总结了研究现状,分析了现阶段研究工作的方法和不足之处,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新型文献传媒对受传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朱蓓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22(4):257-258,292
1新型文献传媒的界定 从广义到狭义,在不同的领域,人们对"媒介"赋予了不同的涵义.比利时学者G·弗肯纳曾归纳出十种较为常用的概念:从"信号语言或信号系统"、"记录信息的实体"到"使接受或传播成为可能的技术或仪器,或其组成部分",再到"制作和传播信息的机关或机构",等等[1].本文将文献传播媒介,简称文献传媒,理解为在文献信息传播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的各种物理形式,包括文献信息的记录符号、信息组织模式、物质载体、传播设备、传播技术等.将新型文献传媒限定为以超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文献传媒.超媒体技术是多媒体技术与超文本技术的结合和对两者的高层次描述.其中,超文本技术于80年代发展成熟.这是以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管理文本信息的一种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符合跳跃性联想思维方式的阅读和检索.  相似文献   

20.
日本蚕丝居然超越了中国?原来是因为中国人慈悲为怀。从古到今,丝绸都是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丝绸贸易催生了中国通往欧洲的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在公元200年左右,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