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玉 《黑河教育》2010,(3):58-58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的面积》。下面我对本课做以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1基本情况1.1教材内容分析圆周角(1)是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对称图形——圆”第4节“圆周角”第1课时的内容,在本章的前3节学生学习了圆的有关概念,圆的对称性和确定圆的条件等知识,本节课学习圆周角的概念与性质.圆周角是本章的核心概念,是学习圆内接四边形,探究圆幂定理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联系圆与三角形、四边形及相似形知识的纽带.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简介“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是四年制初中《几何》第三册第13课的内容 ,这一课是继学习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之后的又一部分内容 ,是初中几何中的重点 ,也是难点 ,主要是由于这节课的概念多、性质多 ,且比较抽象。这节内容是前两部分内容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学习 ,让学生了解事物间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的观点 ,以便提高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教学目标 :1.掌握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2.掌握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与圆心距、两圆半径间的数量关系并进行有关的计算。…  相似文献   

4.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圆是小学阶段学生要学的最后一种平面图形,教学这部分内容,要让学生认识圆心、半径、直径这三个概念,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理解圆的基本性质,能让学生学会应用新知解决生活中有关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简析 圆的面积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11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学习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为后面灵活计算圆的面积和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以及为以  相似文献   

6.
量圆的直径     
这是一节九年级的数学课,使用的教材是湘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80页A组第7、8N题的原型。为了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我是这么教学的——师:现有任意的一个圆,你能否用你手上的工具量出这个圆的直径(如图1)?请画出图形,并说出自己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几何课程的教学布局和规划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很多几何教师在教学上非常关注的内容。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授课上,教师一方面是要重视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基本理论的讲述,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程内容的引入,还要让学生通过这一课内容的学习,实现学习求知欲以及问题探索能力的全面培养。所以如何立足学生角度,进行课程内容的规划和授课方式筛选,成为很多几何教师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授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立足该课程内容,针对如何有效进行这一课内容的教学活动开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圆的认识"是"空间与图形"中的概念课,是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直线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它是一节起始课,是后继学习内容——圆的周长、面  相似文献   

9.
魏芳 《江苏教育》2012,(16):53-54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09页的"回顾与整理",第109~110页的第1~7题。【教学过程】师:(课前贴好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圆"这一单元的整理与练习。师:课前,同学们在学习单上画了一个圆,并进行了自主整理。(课件出示"学习单")  相似文献   

10.
赵劼  李秋焕 《山东教育》2004,(31):43-44
一、阅读教材,认识圆的圆长,了解原始的测量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先以四人小组一起学习一下88页第一部分的内容.看看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并且把问题随手纪录下来,  相似文献   

11.
“圆的认识”一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11册,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课前说课: 圆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等活动,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一课,基于学生认知,组织课前自学;立足数学本质,开展课堂教学。先前,学生是从生活的角度感性地认识圆的特征,这节课,应该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更加理性地认识圆的本质,从而真正地体会到圆的美。具体地,在三次“画图”中体验数学中的圆,在三次“追问”中深化圆的认识,在两次“想象”中建构圆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一、说教材 《圆的周长》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第三节。本课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对前面所学“圆的认识”的深化,也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本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0月,笔者有幸听了无锡市开展的“第六批中小学教学能手的评选”活动中滨湖区五位初中数学教师的授课,内容都是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5.1圆(一)”.现就本次赛课中的几个教学片断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基本图形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联系条件和结论从复杂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或构造基本图形的能力。笔者以一节中考一轮复习“《圆》第1课时”研讨课为例,呈现贯穿“基本图形观”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册第十单元。一、回顾已知,初步整理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其中有一个,数学家认为它是最美的,知道是什么图形吗?(圆)谁能说说你掌握了圆的哪些知识?大组交流……师:看来大家知道了许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利用已有的知识再次来认识圆,也许会有新的收获。(板书:圆的再认识)二、合作体验,自主探究(一)第一次再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圆周角』说课设计沈阳市第四十八中学金至涛内容:初中几何第三册第七章第五节:圆周角(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圆周角是圆中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圆心角的引申与发展,又是推导弦切角定理的基础,同时它还是相交弦定理、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定...  相似文献   

19.
在单元背景下,“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一课沿用诱导公式的研究思路,利用单位圆的几何性质,探究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高中《平面解析几何》(必修)第64页“2.6圆的一般方程”为2课时,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圆的一般方程后设计的一堂习题课,内容是圆的轨迹方程的探求.教材上的内容较简单,只有第66页上的例2.如果不对教材深入挖掘,注意教材的纵横联系,将会失去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