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先生看了一位学生的作文后说:“好,有进步,这才像作文。”过了些时候,看到另一位学生的作文,某先生又说:“太棒了,已经不像是在写作文了。”有学生就问:“老师,‘像作文’好,还是‘不像作文’好?”  相似文献   

2.
印度佛教雕刻是以各种“像”为主要载体,不同时期的“像”具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其造像依次经历“无像”,“隐像”及“有像”三个阶段;艺术风格依次经历希腊化风格、古典主义风格、巴洛克风格,印度佛教雕刻风格的形成受到佛教教义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共收到学生习文1500多篇。我们分别整理与归纳出学生最喜欢与最不喜欢的三类教师形象,并附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原文,从中我们能否得到一些启示呢?一、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类型1.亲人型这类教师能走近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像妈妈,像大姐姐,像“哥们”……总之,不那么像“老师”,而像人,像亲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不要有漂亮的外表、动听的语言,只需要有一颗能理解孩子的心。”“她会主动和我们一起聊天、谈心,甚至一起出去逛商店,追求流行时尚,欣赏明星、流行音乐,和我们就像是超越年龄界…  相似文献   

4.
有关凸透镜“直视像”的问题,各种物理杂志都进行了讨论,对于“直视像”的性质及产生原因众说不一。其问题的焦点在于实验中观察到的是不是像,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像”,而是一个光斑。本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除了发现凸透镜有“直视像”的问题,还发现凹面镜成像也存在类似现象。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验证,我认为实验中看见的“直视像”是物体经过折射或反射后形成的像点作为物点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 在剖析“直视像”的物理实质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人眼的光学性质。1人眼的光学性质 (1)人眼相当于一个“变焦距凸透镜”,处在…  相似文献   

5.
子曰:“学而时习之。”孔子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复习的重要性。复习课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但它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将各知识点进行整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复习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与练习,就像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温故”不能是机械地、简单地...  相似文献   

6.
看,那个眼睛大大的像黑宝石、眉毛像柳叶、鼻子上有一颗小黑痣的小姑娘就是我了!但是,我是“四不像”——不像女孩,也不像男孩,不像牛,也不像猴!  相似文献   

7.
文章有三重境界,一为“像”,二为“是”,三为“好”.不少学生钟爱写的记叙文其实仅仅是停留在“像”的层面上,极少数的甚至连“像”的要求都没有达到。那么.如何才能使所写出来的文章在质量上有明显的提升呢?作者认为.从材料、结构等方面寻找突破口,是比较实用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落叶     
我捡了几片硕大的泡桐树的落叶来到了教室。孩子们瞪大了明亮的眼睛:“快看,马老师拿来了树叶。”“马老师,你拿树叶干啥?”于是,孩子们七嘴八舌。我说:“这是秋天送给我们的礼物,是我请来的‘客人’。它要告诉我们秋天的故事,秋天的故事有许多许多,同学们看了落叶,你知道了什么?”“我知道,秋天天气凉了,树叶变黄了,从树上落下来。”“我知道,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很伤心,大树妈妈安慰他:‘孩子不要难过,你会变成肥料,让我吸收,明年你会再生长出来’。”我又问大家:“树叶像什么?”“树叶像手掌、像扇子、像海星、像飞…  相似文献   

9.
日前,笔者听了多节语文课。有热热闹闹的多媒体课。有教师精心构思、步步为营的导读课,也有一些像语文课又不像语文课的四不像课。听完以后.总是觉得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缺失了些什么。不再姓“语”了。而“课标”已经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观点。所以,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要回归文本。  相似文献   

10.
一、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和学具,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一年级学生初入学,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数学知识不易接受。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借助生动、有趣、色彩鲜明、儿童熟悉的能活动的,如小鸟、小鸡、小猴、飞机、坦克、彩色小棒、小圆圈、小正方形等教具,让他们观察、讨论、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认数时可采用以下教法:1形象认数。如“1”像小棍,“2”像小鸭,“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称钩,“6”像小勺,“7”像拐棍,“8”像葫芦,“9”像气球,1后加零便读10。每学一个新数时,都在数…  相似文献   

11.
“惜时”名言是校园里师生最耳熟能详的名言家族之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耽误了”……这些名言就像时时飘来的鞭影。催促人们像辛勤耕作的牛一样“不用扬鞭自奋蹄”。  相似文献   

12.
朋友     
每个人都有朋友。可是你知道“朋”和“友”这两个字的故事吗?“朋”在古时候是指钱币的单位,古汉字中“朋”字就像两串贝(贝是古代的钱币)。后来又把情形相当的同类和一起学习的同学叫做“朋”。同一志向、志趣相投的人才叫做“友”。两个人一起伸出右手,肩并肩地站着,真像一对好兄弟。后来“友”字虽然慢慢改变了,可是“手”和“手”还是紧紧挨在一起,像好朋友不愿分开。“朋友”二字虽然好写易记,可是交朋友却有很大的学问。有一个寓言就说了这样的故事:胖子和瘦子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一起去树林里玩,突然遇到了一只大…  相似文献   

13.
张晓耕 《现代语文》2002,(10):25-26
日常生活中形容一个姑娘美丽活泼时,我们往往会用“她美丽得像一朵花,整天活蹦乱跳,跑起来像鹿一样快—”“美丽得像一朵花”到底是什么样子,“跑起来像鹿一样快”究竟又有多快,虽说有点儿模糊.但听话人不但完全可以想象出“那个姑娘”有多美丽,跑得有多快,而且还能产生一种真实而具有魅力的美感。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在《春》中,有这样的描绘: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相似文献   

15.
“像X似的”与“仿佛X似的”是通用格式。“像X似的”中的“像”和“仿佛X似的”中的“仿佛”,是动词、还是副词,章结合了张谊生先生的一个例子进行了小论,与张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光而五彩斑斓,我们的形象因为有了光而更加亮丽。自然界的光现象是我们最喜爱、最有趣的现象之一,因此研究光学成像的问题就成为初中光学的重点内容。它既是我们学习光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历年中考的一个热点。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对光学成像的成因、像的性质、像的变化等知识加深理解,又要对“影”与“像”、“反射”与“折射”、“实像”与“虚像”等概念加以辨析。在2005年各地中考题中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创意新颖,为了对光学成像的现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现结合一些中考题对光学成像的问题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7.
“/”的联想     
“/”是什么?它像一个符号、一个数字、一件物品……望着它,我不禁陷入遐想之中。“/”像家里晒衣服的竹竿。它天天暴露在外,任凭风吹雨打,默默地为人们服务。有了它,我们才能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像一支筷子。我们每天吃饭都离不开它,筷子能帮助我们自如地夹菜吃饭。“/”像一根电棒。防暴警察随身携带着它,一旦遇到坏蛋,警察就可以用电棒打击并有效地制伏犯罪分子。“/”像一枚缝衣针。母亲用它来为即将远行的儿女缝衣服,钉扣子。那一针一线倾注了母亲无数的关爱、思念和不舍之情。它是伟大母爱的最好见证,它最了解甚…  相似文献   

18.
    
在三千多年前就有“年”字了。俗话说“欢天喜地过大年”,过年是件高兴的事。但为什么要过年呢?“年”字是怎么来的呢?实际上“年”跟农作物有关。最早的“年”字像一个人扛着一捆谷物。有的“年”字上边像禾。禾在古代就是谷物,是各类谷物的通称,就像我们今天把各种谷物叫做“农作物”或者“庄稼”一样。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时间都是按照农历计算,春节这段时间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是农闲季节,人们有较充裕的时间过年。中国人过年非常隆重,一进腊月门,杀猪宰羊、蒸年糕、做米酒、购买年货。三十儿晚上红灯高挂,贴年画,放鞭炮…  相似文献   

19.
教学生学写比喻句一、联系课文,认识比喻句。首先我向学生发问:有谁能从课文里找出含有“……就像……”“……好像……”“……像……似的……”的句子?找出后,读给同学们听。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  相似文献   

20.
[镜头一]小朋友围成半圆形坐在老师的身边,老师手里拿着香蕉,说道:“小香蕉,真稀奇,会变戏法给我们看。小朋友,你看,小香蕉变成了什么?”老师从背后拿出了香蕉。小朋友看着香蕉,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孩子举起了小手:“变成了小船。”“呀,真像一只小船,你们觉得像吗?”“像!”老师继续说:“小香蕉,真稀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