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台世界》2013,(12):F0002-F0002,F0003
直径5.5厘米,厚0.8厘米。浅黄褐色玛瑙质,整体包有一层白色沁,扁平,环状。玦口留有四个斜切面。因玛瑙质地较透闪石类玉材硬,红山诸文化直到发展至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才开始使用玛瑙材质作为玉器原料制作玉器,此时的玛瑙质玉器器形较简单,  相似文献   

2.
<正>长7.6厘米,宽1.9厘米,厚0.6厘米。黄玉种,遍体白沁,局部露黄玉质地。器呈长刀形,前宽后窄,"刀"背部两面皆留有开料痕,"刀"尾部钻一孔,此孔后有一豁断孔的痕迹,推测是原孔豁断后又打的现存的孔。高5.8厘米,腹径3.6厘米,宽(带把)5.3厘米。黄褐色巴林石质,局部鸡血红色。此杯为长圆柱状,一侧中部有一厚方形柄,内掏空,杯壁较厚。此类玉杯为红山晚期至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典型器形。据推测,应非红山人日常生活之实用器,应是在如祭祀等重要场合使用或者作供奉之用。  相似文献   

3.
<正>直径5.5厘米,厚0.8厘米。浅黄褐色玛瑙质,整体包有一层白色沁。扁平,环状。玦口留有四个斜切面。因玛瑙质地较透闪石类玉材硬,红山诸文化直到发展至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才开始使用玛瑙材质作为玉器原料制作玉器,此时的玛瑙质玉器器形较简单,目前发现仅有玛瑙环、玛瑙玦、玛瑙珠等。此器即为典型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玛瑙玦。  相似文献   

4.
《兰台世界》2013,(11):F0002-F0002,F0003
长7.6厘米,宽1.9厘米,厚0.6厘米。黄玉种,遍体白沁,局部露黄玉质地。器呈长刀形,前宽后窄,“刀”背部两面皆留有开料痕,“刀”尾部钻一孔,此孔后有一豁断孔的痕迹,推测是原孔豁断后又打的现存的孔。  相似文献   

5.
《兰台世界》2013,(27):2+161
<正>残长3.6厘米,高2.4米,厚0.4厘米。透闪石类黄玉种。残件。此勾云残件打洼工艺制作,工艺典型,唯有特殊的是在一齿之上有两个大小一致的坑,此类现象极少在勾云佩上出现,未知何意,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6.
当年泰兴县曲霞镇南面有一条南北方向小路,长约1500米,连接着两个呈东西方向平行分布的村庄,北面的村庄靠着小镇主要街道,南面的村庄就是我的家乡。改革开放之初,那是一条窄窄的小路,确切地说,那根本算不上一条路,它只是一条高出农田50厘米左右、宽约50厘米的长长的田埂,因为走的人多了,被踩得硬邦邦的,也就成了一条路。路的一侧是灌溉农田的水渠,一侧是小河,河边是一些树,槐树、桑树、杉树……方圆1500米的范围内全是成片的农田。  相似文献   

7.
近日,笔者在荆门征集到一张"大日本帝国政府军用手票"(见图).它长12厘米、宽5.5厘米(大小相当于人民币1角版),呈军绿色,面值50钱.  相似文献   

8.
一、操作工具 1、曲尺:方纸版直角用;2、米尺:量尺寸用;3、木尺:长一米,宽5至7厘米,裁料用;4、羊角刀:裁料(纸、纸版、布)及穿孔用;5、裁板:长一米,宽30厘米,厚2至3厘米,裁料用;6、刨子:刨纸版斜面用;7、砂板(用砂纸粘在方木板四周做成,使用方便即可)贰号砂纸即可,磨纸板斜面及毛边用;8、刮板:(用牛骨或竹板做成长12厘米,宽4厘米的板片,柄的一头削成半圆形,另一头锯出斜角,呈刀形,刨出钝刃,即可使用。)  相似文献   

9.
<正>该证书左右长约37厘米,上下宽约26厘米,采用纸质材料印制,底色粉红。在证书中央,上部印有"同心永爱"四个字,下部印有戏水鸳鸯。在证书两侧印有盛放的荷花。其图案简洁明快,色彩清新、亮丽。该套证书品相完好,书、皮齐全,印艺高超,风格现代,十分难得。该证书左右长约44厘米,上下宽约33厘米,采用纸质材料印制,底色粉红。在证书上部中央印有"鸾凤和鸣"四字,四周印有各式吉祥花卉和喜鹊,边框上龙下凤,左上贴有印花税票。  相似文献   

10.
最近,笔者在整理馆藏一批旧地图时,意外发现三幅日军侵华秘密军事地图. 每幅军事地图长58厘米、宽46厘米.图的左上方印制军事秘密、部外密、支那五万分之一图、台州×××号等中文字样.  相似文献   

11.
《红军长征记》(又名《二万五千里》):由总政治部宣传部作为党内参考资料,于1942年11月在延安刊印发行。该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厚2.5厘米,长17厘米,宽12厘米。共计258页44篇文章;下册厚3.5厘米,宽、长同上册,共计412页70篇文章,另有4个附表。  相似文献   

12.
<正>砚长18.4厘米,宽11~13.6厘米,高7.6厘米,1992年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辽耶律羽之墓出土。根据该墓出土的墓志铭,知其年代为辽会同四年(941)。砚盒为银质,平面略呈梯形,内置箕形石砚,盒底有花式足13个,周边錾刻花纹。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定西县一马姓农民,藏有祖传明代诰封一件。 这件“诰封”长430厘米,宽31厘米,共分五段,每段均长88厘米。第一段深黄色,第二段淡黄色,第三段黑色,第四段天蓝色,第五段淡黄色。边宽3厘米,织饰淡黄色云龙纹图案。第一段卷首织篆体“奉天诰命”四字,两边饰双龙戏珠纹图案。接下织有黑色楷体诰文。文后日期中部盖朱红篆文“制诰之宝”方形印鉴,印高12.8厘米,宽12.6厘米。日期“洪武二十五年五月十一日”中之“五”及“十一日”为手书楷体,墨色较印制的年月稍浓。  相似文献   

14.
《兰台世界》2013,(18):2+145
<正>蚕系用玉磨制,玉为黄色,色较纯不透明,头颈部有一段呈糖色条带。玉质温润,磨蚀自然,包浆明显。蚕身弯曲,背部上弓,光素无纹,头向前伸。头上部雕磨出突起双眼,其下为一道横凸线,再下雕出竖沟纹,表示蚕口。腹部雕磨出三道横凸纹,表示为蚕身腹节。颈部左右两侧对钻一透穿孔,孔径较大,内壁存钻磨明显螺纹。蚕长4.3厘米、身宽1.5厘米、孔径0.6厘米。  相似文献   

15.
一、地图概况 在我收藏的地图中,有一幅名为《中华现势大地图》(图中文字皆为繁体)的近代中国政区地图。它长为150厘米,宽为108厘米,图廓长135厘米,宽93厘米。该地图系牛皮纸制作、彩色印刷,比例尺为“三百七十五万分之一”,除了主图“中华现势大地图”,整幅地图的四角还附有15张小图:  相似文献   

16.
在陕西省档案馆藏资料里,保存着两册封皮上写着“20世纪的记慷日本陆军海军内务省情报局历史资料照片写真”,刊名为《每日新闻秘藏不许可写真》画册。该画册1总页数为224页,长为2915厘米,宽:21厘米,厚度:2厘米;画册2总页数为192页,长为295厘米,宽:21厘米,厚度:15厘米。两画册共刊登日军侵华照片约1500余幅,是日军侵华战地记者当初的真实告白。  相似文献   

17.
<正>闻名中外的昆明大观楼长联中,记载了汉代以来中原王朝在云南实行的文治武功和开疆拓土: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如今汉习楼船、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三个事件都有了定论,唐标铁柱,已无法寻觅踪影,唯有南诏铁柱矗立在弥  相似文献   

18.
四合花纹纳石失辫线袍,元代,织金锦,袍长142厘米,两袖通长246厘米,袖口阔14厘米,下摆宽115厘米,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大苏吉乡明水村出土,是目前国内保存相当完好的一件辫线袍。  相似文献   

19.
在吉林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专题档案中,珍藏着1945年吉林省延边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第三号布告:"为废除苛捐杂税减轻人民负担及征收必要税由"。布告长70厘米,宽45厘米,从右到左竖版书写,约500字左右。详细罗列了交易税、车捐、劳动所得税、印花税等37种免除类、暂免类税种。布告签发人是专员关选庭副专员董崑一,发布时间"民国三十四年十二月六日"。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延边光复。9月18日,东北抗日联军延边分遣队的姜信泰等人到达延吉。  相似文献   

20.
<正>该证书左右长约38厘米,上下宽约29厘米,采用纸质材料印制而成。底色粉红,以彩凤、牡丹、菊花等图案围合成边框。在证书上部中央,采用国旗颜色的五个圆圈内印有红囍字。在喜字两旁是两面伪满洲国国旗。旗帜上方各有一只彩凤。在边框的四角印有结、婚、证、书四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