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大学生对普通话和上海方言变语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语言态度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人们对某一语言或方言的看法不仅反映了该语言变体的社会地位和该社群成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内某社群成员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我国地域辽阔,方言繁多,各种语言变体的社会心理形象也不相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地域文化的特点更加突出,东南沿海城市逐渐形成的经济优势使其语言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有所改变.及时对这些社会心理形象进行科学的观察和描述,会有助于我们对于语言和社会的认识.本文报告了笔者于1994年上半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该研究采用“变语配对”的方法调查和分析一组大学生对普通话和上海方言变语的评价,并根据调查结果尝试性地探讨变语所代表社群成员的人格形象,以及被试社群的语言态度和价值观念.“变语配对”(matched guise)是美国心理学家兰伯特(W.E.Lambert)发明的一种测量语言态度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是由一名擅长双语的说话人分别用两种语言变体(变语)朗读一篇文章,录下音来,然后把录音放给被试听,请他们对说话人的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对话理念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它赋予阅读教学丰富而鲜活的内涵,巴赫金的“对语论”就是一例。巴赫金的“对语论”以“表述”为基本单位来分析语言事实和言语交际,他认为表述的目的在于“把我们的思想告知他人”,“任何一个表述就其本质而言都是对话中的一个对语”。对话作为表述的本质形式具有应答性、对象性、诉诸性等特征,而这些特征无不指向言语交际中除说者以外的另一个主体——听者。听者在言语交际中不是消极的听众,而是具有积极作用,“说者对一切语言手段的选择都或多或少受到受话人及预见中应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语言态度是人们对所处社会环境的反应,本文以“配对变语”的方法,调查赣籍大学生对赣语与普通话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现赣籍大学生对普通话与赣语讲话者的评价呈“一边倒”的趋势,说明因江西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不平衡所造成的地位落差,所形成的心理压力,深刻地影响了赣籍大学生的语言态度.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探讨了维吾尔语复数第一人称指示语“biz”的语用内涵,可以帮助听者了解掌握传达者的弦外之音,从而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指示语,更好地实现语言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5.
“静默语”是一种能传达丰富信息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章依据“静默语”的交际功能,探讨了“静默语”的类别,从不同化背景下的人对“静默语”的不同理解、态度,以及东西方不同的语言观,剖析了“静默语”的化依附性。  相似文献   

6.
语块是英语语言中以连续词语的形式相对固定的语义单位,它广泛地存在于各种语体中.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英语听力理解的习得,是听者基于语块的信息认知加工过程,语块有助于听者增加记忆容量,缓解听者心理压力,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促进听力理解.  相似文献   

7.
洪镇涛先生主张“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变讲堂为学堂”;程少堂先生直接提出“语文味”,虽然两位先生提法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在对扭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语文课的“不正之风”的态度上是一致的,我想完全可以用“殊途同归”来概括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裕固语是居住在甘肃省肃南自治县裕固族的民族语言。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明花乡裕固族村民裕固语的“听”“说”能力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裕固语具有一定活力,但语言转用现象普遍,裕固语使用范围逐渐缩小。大多数裕固族村民母语“听”“说”能力保持较稳定,能用裕固语熟练地进行交流。SPSS22.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群体裕固族村民母语“听”“说”能力差异较大,呈现出退化的趋势,代际语言能力差异明显。语言态度、族际婚姻和语言环境对裕固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情态动词是语篇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政治演讲语篇包含丰富的人际意义。各类情态语义在政治演讲语篇中的分布情况表明,运用具有认识、道义、动力等不同情态意义的情态动词,有助于演讲者调节与听者关系并说服听者,从而实现演讲语篇所具有的“求取”等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0.
语言变异分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前者是同宗的变异,后者是非同宗的。所谓同宗,是指各不同变式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的底层结构。同宗与非同宗的关系也反映到句法变异中。Labov的“结构一语义”标准的精髓就是“同宗”。值得社会语言学学者研究的主要是同宗的语言变异。“同宗”的概念在句法变异的研究中尤为重要。蔡冰先生所提议的用于确立句法变项的三个标准都不合适。笔者提议重新启用Labov的“结构一语义”标准。  相似文献   

11.
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已知信息与新信息不断更替的过程,因此,需要说话者不断地推断听话者的心理认知活动;而同时,听话者也在交际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心理表征,使得交际得以进行。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区6所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态度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区高职学生的体育态度整体处于良好水平,影响我区高职学生体育态度的变量有性别、年级等,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体育态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鲁迅对上海文化的建构主要以批判性、否定性姿态作出。对道德感情的偏执和对崇高话语的坚持,造成了鲁迅的批判上海文化话语的切入角度之“狭”,而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洞悉又导致其批判上海文化话语的切入程度之“深”。鲁迅的上海文化观为后人审视上海文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论抗战时期周恩来对三民主义认识的逻辑演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由于抗日救亡思想战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大力研究三民主义,周恩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周恩来对三民主义的研究成果,其逻辑起点是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三民主义的基本态度;其逻辑展开之一是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基本态度的历史根据;其逻辑展开之二是逻辑与现实辩证统一:研究三民主义是抗日救亡的迫切需要;其逻辑归宿:实践层面是为抗日救亡服务,思想文化层面是体现与发展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兼容品格,并推动中国共产党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684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探讨大学生社会态度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会态度整体水平低于中等水平;大学生应对方式趋于采用积极的成熟的应对方式;大学生社会态度对应对方式影响显著,且为正向影响;大学生社会态度各因子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力不同,不同的因子对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着不同的影响。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日"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单方面条约",此时正值一战的欧洲列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采取不同的态度。作为日本经营远东地区强有力对手的俄国,自日俄战争惨败之后,奉行联日侵华政策,在悉知日本要求后,采取牺牲中国、讨好日本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不仅成功促进了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同时也使得语言学研究进入了语用研究阶段。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语言研究的核心理论都可以在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中找到思想的源头,这些理论都与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中的语言观,如"语言游戏理论""生活形式""家族相似性""私人语言"等有密切的关系。其实仔细研究发现,其实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是一个语言生态系统,可以很好地解释语言。  相似文献   

18.
关于哈代的宗教意识倾向历来颇多争论,一些评论还对哈代对待“堕落女性”的宽容态度表示过迷惑与不解。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实际提供了解开这些谜团的视角与工具。游戏场、游戏中的玩家、游戏原则等游戏要素一旦确定,游戏中单一的施为者便暴露出了真实的面目。此外,哈代的语言游戏还契合了审美规律,而这正是其作品传播久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辨析胡适语言观念的哲学内核,提炼胡适语言思想的进化观、实证观和实用观,梳理出一条以胡适的语言观念为内在逻辑的语言路线.即:从1917年开始的“白话文运动”,经过1920年代“文学研究会”,到1920年代末“文学研究会”分化出来的“开明作家群”和左翼作家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再到1930年代瞿秋白呼吁的“文腔革命”并进而推动的“大众语”讨论和“拉丁化运动”,最后到毛泽东发动的“延安整风运动”.或者更简练地说,从“胡适之体”到“毛文体”,客观上呈现出一条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工具性和规范化的胡适路线.  相似文献   

20.
论文基于《天府的记忆》英译项目,以Baker的"译者风格"研究方法论为依据,运用语料库统计方法对译文初稿及交叉审阅后的译文进行了风格考察与对比。结果表明:译者本身下意识的语言选择和使用习惯对翻译风格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而源文本对译者风格的影响更大。论文提出对译者风格的考察应结合源文本,并考虑译者所偏好的句法结构以及语篇衔接方式。同时,也指出了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考察方法对于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