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翠敏  徐生权 《情报杂志》2022,41(2):134-139,197
[研究目的]以往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多将舆情演化的动因归根于社会问题,这种笼统的社会问题归因有将舆情演化机理“黑箱化”的嫌疑,也阻碍着研究者对其真正机理的追寻与理清,行动者网络理论为舆情演化的过程性研究提供了一种理论可能。[研究方法]以“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为网络舆情个案,以行动者网络为分析框架,识别出舆情中的多元行动者,并跟随这些行动者,揭示舆情的演化过程。[研究结论]研究发现,网络舆情的演化是人与技术等多元异质行动者参与、行动的过程。网络舆情演化的内在机理则源于多元异质行动者行动逻辑的联结与冲突。网络舆情的治理可以从打破“行动者网络”的联结与化解行动逻辑之间的冲突入手。  相似文献   

2.
有别于传统的科层组织,平台以松散的网络关系联结着跨领域范围、不同类型的参与主体,然而在无法使用科层式管理权威的情况下,如何管理好这些异质化的参与者进而使其为平台价值共创做出贡献,是平台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立足平台生态系统、平台治理与网络治理的相关研究文献与理论观点,本文从基于动机的治理、基于权力的治理和基于利益的治理3个维度建构平台治理理论框架,建构包含激励、权力、规则三重治理要素的整合性平台治理机制,搭建平台治理形成过程模型。研究结论有助于着眼于平台组织的独特属性解决平台治理的核心困境,有助于形成“组织属性—治理困境—治理机制”的理论逻辑,增强对平台治理机制的完整性、系统性解释。  相似文献   

3.
岳振明  赵树宽 《科研管理》2022,43(5):141-153
    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强创新网络研究对指导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我国创新网络研究现状与趋势这一主题,以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通过样本文献回顾梳理并运用知识图谱分析、突现词分析等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发文量趋势、核心作者等研究现状,创新网络类型、理论基础等研究内容以及研究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国内创新网络研究起步早、成果丰硕,发文量逐年增加,形成了实力较强的核心研究团队;(2)技术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企业创新网络等七种创新网络是国内学者最为关注的研究领域,而协同合作创新、创新网络演化、网络知识资源等则是学者们关注的研究主题;从学术取向上看,国内学者多以网络理论、资源依赖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结构洞理论等为基础进行应用型研究,而理论创新成果少;(3)通过突现词分析发现,近年来出现的知识权力、协同创新研究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的新特征,是该领域新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本文旨在帮助学界掌握行动者网络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以期将国内研究引向深入。[方法/过程] 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当前研究成果、局限和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结果/结论] 行动者网络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创新与发展、信息技术采纳与使用、社交媒体信息交互行为以及信息系统领域知识构建4个方面。鉴于当前研究的局限性,未来研究可关注网络的宏观视角、行动者权力、方法论框架、中国情境下的理论应用和发展4个方向。  相似文献   

5.
组织际关系治理是以企业间的竞争合作为基点,以提高组织间关系治理绩效、保护和增强自身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能力为目的,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讨论了不同学者对组织际关系治理内涵的阐述,在相关文献基础上,从交易成本理论、社会关系理论、基于资源的观点和通信信息技术战略等视角出发,系统总结了影响组织际关系治理的关键因素,重点对组织际关系治理框架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各种研究框架的理论视角、治理机制、应用领域、研究方法以及控制变量等,为组织际关系治理的理论研究提供素材,为我国企业在建立各种合作和交易关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6.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突发公共事件的谣言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仲英 《现代情报》2009,29(12):109-120
[目的/意义]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舆情频频产生,基于该舆情往往会爆发相关突发公共事件谣言,谣言对舆情发展影响深刻,通过建立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协同治理机制以期提高舆情导控成效。[方法/过程] 论文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突发公共事件谣言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进行行动者网络分析,进而确定不同阶段的强制通行点,根据转译过程构建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协同治理机制。[结果/结论] 论文以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行动者和转译要素构建了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在潜伏爆发期的监测预警机制、变种期的分析反馈机制、消亡期的反思预防机制,3个阶段的行动者网络形成严密的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IT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在中国市场环境下,就核心企业知识权力对其技术创新网络关系治理行为的影响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引入关系能力,提出了其对核心企业知识权力与企业关系治理行为模式的不同调节作用,并证实了不同影响的存在。同时,还揭示了一些不同于先前研究结论的现象,并结合中国市场特性与企业特点给出了理论性推演与解释。  相似文献   

8.
西宝  陈瑜  姜照华 《科学学研究》2016,34(11):1615-1624
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治理是满足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然而技术治理缺乏一个清晰的概念框架。以协同治理为理论基础,基于技术治理问题"结构-过程-关系"研究框架,认为该框架隐含"价值"要素的后置情境,特别在中国背景下,价值后置给技术政策过程实施产生冲击和扭曲。因此,提出"价值-结构-过程-关系"技术协同治理框架与机制,以解释协同治理主体结构间如何调节、塑造治理技术的形式以及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网络的角色与关系,以期提高技术政策可接受度。研究结果认为技术协同治理框架应包括科技人员、科协、政府、企业、高校、金融部门、中介等社会组织及公众、国外部门八个主体;技术协同治理机制应包括问责机制、参与机制、评价机制、交流机制以及共享机制。研究结果建议技术协同治理框架与机制可以应用、复制类似的政府治理问题,以供例如我国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城市化协同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整合科学知识和地方知识为核心的跨领域研究逐渐兴起,并成为可持续科学的主流范式之一。跨领域研究面向现实问题引导科学成果的社会效用转化,其中的关键问题是科学-实践沟通、利益相关者参与和知识整合。针对上述关键问题,笔者首先对当前国际上跨领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进行梳理,并以中德合作可持续土地管理项目为例介绍具体经验,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践对跨领域研究的关键要素和原则进行讨论,提出行动者层面的思维方式、沟通技能和权属意识以及知识领域层面的异质性、权力关系和翻译是科学与实践沟通交互的关键,指出跨领域研究的迭代性、自反性、动态性和灵活性原则,并强调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学者就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问题进行积极探讨,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多维度的研究模式尚未形成.为促进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实施,聚焦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现状,以中国文学作品为例,回溯其翻译传播过程,构建行之有效的研究模式.基于马莱兹克社会系统模式与行动者网络理论,在"翻译学+传播学"的基础上,融入社会学的相关概念,构建了以"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的相互作用为焦点的社会翻译传播学研究模式,并根据翻译生产及译后传播过程中主要任务及行动者的不同,分别构建出包括翻译、编辑、出版,以及流通、评论、认可的行动者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在"西方商业出版社出版"的框架下,翻译生产过程中的译者、作者与传播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译讯的生产发展;译后传播过程中行动者的相互作用以及"非人类"行动者的转化,将直接影响媒介关注点、文章可读性以及受众接受度.构建出的社会翻译传播学研究模式切合当前研究热点,贯穿于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全过程,其中各行动者网络独自运作又环环相扣,实现了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传播受众、传播目的、传播环境七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形象化表达,为研究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空间治理是我国治理体系中相对薄弱的领域,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科技支撑空间治理中存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分割、数据共建共享机制不健全、科学研究与决策管理脱节等问题,严重地阻碍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需求。在科技强国建设中,面向中国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适应策略的形成,对中国实现从小康社会迈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和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讨论空间治理对象的复杂化、政府决策管理的科学化,以及科技服务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创新、数据建设和知识应用为主体的面向空间治理的科技创新框架,系统讨论了重构统一地理学理论体系和夯实统一地理学数据基础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兴技术治理无法回避的是如何应对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而既定的精英决策模式不仅难以应对新兴技术不确定性带来的社会问题,而且制定的新兴技术政策受到了广泛社会公众的强烈质疑和争议。网络制度下,通过多元行动者协商和互动制定的新兴技术政策消减新兴技术不确定性成为新兴技术治理的关键。研究将治理网络理论作为一个经验工具来分析中国转基因作物治理应对不确定性的政策博弈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市场、社会公众之间经过协商和互动的治理行动是应对新兴技术不确定性的消解因素。研究启示是新兴技术政策制定需要社会价值前置,是过程导向治理的体现,也是社会公众权利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存在创新要素数字化、参与主体虚拟化、主体间关系生态化等鲜明特征,为创新生态系统治理带来挑战。本研究从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及治理困境入手,构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理论框架,从关系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三个方面,构建了基于数字平台构建、数字技术应用及数字资源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颠覆性技术为后发国家技术突袭和弯道超车提供了抓手,探索其保护空间的协同治理框架对科技强国建设和创新治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颠覆性技术保护空间现有研究中治理框架的不足,在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结合三螺旋系统和政策干预多级效应,研究了颠覆性技术保护空间的多元治理主体及其互动、多层次治理过程及其政治进程、多情境协同模式及其治理结构,构建了颠覆性技术保护空间的协同治理框架,为政府和非政府主体协同应对新兴技术治理挑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知识治理研究的现状,从参考理论、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及分析层次等方面进行梳理,并探讨知识治理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知识治理研究需要更加深入的考察知识、竞争优势和组织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影响因素,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研究非正式的治理机制如信任、心理契约、组织文化、非正式组织等对知识管理活动影响,增加实证研究的比例,并加强小组团队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创业的“生态属性”是当前创业研究的热点论题。生态学视域下的创业研究侧重对创业生态属性共时性的静态分析,历时性的演化分析不足;偏重对创业生态属性碎片化、罗列性研究,系统化、整合性的分析框架缺乏;突出创业生态属性培育中主体要素推动功能,忽略技术要素共演化的原始驱动作用。本文尝试从物理技术创新、社会技术发展两个维度构建创业象限模型,根据物理-社会技术共演化思想提炼出PSRC创业理论模式,建立各种模式下创业生命周期主要发展阶段与物理-社会技术共演化关键环节之间耦合交融、协同共进的生态机制。  相似文献   

17.
康瑾  陈凯华 《科研管理》2021,42(4):1-10
数字化时代,数据作为新的要素进入到创新发展经济体系中,改变了原有的要素构成和主体关系,急需健全数字化背景下创新发展经济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提出数字创新发展经济体系的概念及其分析框架,并从“围绕数字自身创新发展形成的经济体系(Ⅰ型)”和“创新发展经济体系的数字化(Ⅱ型)”两个相互融合增值的体系出发,来界定和理解数字创新发展经济体系的内涵。本文认为,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不断升级突破、知识生产方式不断优化、创新要素关系不断增强、创新主体边界不断扩大、制度和条件不断完善为数字创新发展经济体系的演化提供了动力支撑。最后,本文在数字化背景下拓展了熊彼特的创新发展经济理论,指出数字创新发展经济体系通过投入创新数字化、产品创新数字化、工艺创新数字化、市场创新数字化、组织创新数字化等五类渠道实现价值增值。  相似文献   

18.
创业生态系统已成为创业研究的重要主题,对建设系统性创业支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于以往基于单一要素视角对创业活动的研究,创业生态系统关注主体互动及其所处环境对创业活动的支持,受到学术界与实务界的高度关注。运用编码方法进行文献梳理分析,提炼总结出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详细论述创业生态系统的当前研究主题:基于创业生态系统概念界定的系统类型划分与测量研究、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与治理机制研究、创业生态系统的不同层面影响以及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演化路径研究。最后,为推动创业生态系统研究,从4个方面提出未来可以进一步关注的研究问题。研究结果对于清晰创业生态系统当前的研究进展与未来研究方向、推动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日益成为衡量各经济体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为争夺数字竞争优势,在国际数字生态发展中抢占有利生态位,中国、美国、欧盟(以下简称“中美欧”)等主要经济体之间展开了广泛竞争。基于此背景,文章首先介绍了国际数字治理格局的定义与特征,指出数字贸易关系与数字实力对比是塑造国际数字治理格局的关键因素,并聚焦中美欧展开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美欧在国际数字治理领域中的彼此互动及其对“数字利益共同体”的积极构建,正在多维场景中塑造全球数字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20.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智库既要主动回答好时代提出的命题、积极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也要明确自身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路径。现代智库是国家治理的思想利器,发挥理论先导和重要推手的作用,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智库发展的根本保障,为现代智库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文章以智库影响力评价为视角,分析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趋势特点及面临问题,阐明中国智库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方向及主要路径。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脉络下,审视中国智库现代化建设中的"瓶颈"问题,研究提出推动中国智库更好地嵌入国家治理体系、有效地凸显决策咨询制度中坚力量的对策举措,目的是要推进中国智库加快改革创新,优化内部治理,着力提高研究质量水平,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更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