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前言牵引跑作为当代短跑训练的一种手段,其绩效似乎已得到肯定,然牵引训练究竟何以能提高短跑速度,考察国内、外可查的研究报道尚少见有说服力的论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者亦不乏其人。如果我们承认:短跑的核心问题是步频和步幅,那么,研究牵引训练对步频、步幅究竟有什么影响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影响便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了。本着这种想法,我们着手进行了本文所介绍的实验性研究,旨在力学上诊断牵引训练何以提高短跑速度,并为运动训练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速度的发展     
短跑运动员速度的发挥,离不开步频与步幅的结合。根据这一点,短跑运动员提高速度,可采用的方法有增大步幅保持步频,或保持步幅加快步频两种。用这两种方法,通过一定的训练都可以提高速度。哪个容易?看来保持步频增大步幅的方法更容易达到提高速度的目的。我认为,遗  相似文献   

3.
朱华 《体育师友》2003,(3):24-24
步长和步频是决定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是提高短跑运动员速度的关键,训练中无论是发展运动员的素质,还是提高奔跑能力或改进跑的技术,其目的都是在于提高运动员的步长与步频能力。笔者根据多年训练实践与经验,就步长、步频训练方案和训练方法手段等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旨在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一些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采用科学的训练手段来提高短跑速度,是当前各国短跑水平日趋接近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任何一种新的训练手段的产生及其运用,都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并予以客观的评价。因此,探讨牵引跑的特点以及牵引  相似文献   

5.
步频、步幅的训练是提高短跑运动员速度的关键,训练中无论是发展运动员的素质,还是提高奔跑能力,或是改进跑的技术,其目的都在于提高运动员的步频、步幅能力。因此,步频、步幅训练备受人们重视。然而,实践中发现,许多基层教练员对如何提高步频与步幅,训练中可采用哪些方法手段等基本知识,缺少必要的了解和掌握,致使他们训练目的不明确,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不科学,结果训练事倍功半。下面根据多年的教学训练实践经验,就步频、步幅训练方案和训练方法手段等问题作一介绍,供参考。 发展运动员的速度,需提高运动员的步频、步幅能…  相似文献   

6.
决定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固然是速度,而速度快慢取决于运动员的步长和步频。只有通过增大步幅和提高步频,才能提高短跑成绩。在教学与训练中通过以下方法来提高短跑成绩。  相似文献   

7.
<正>针对如何有效提高短跑速度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短跑训练中,利用"软着地、硬起步"的跑步方法进行训练以提高步频,并缩短一个跑动周期的时间是提高短跑速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前言当前各国短跑运动员的水平日趋接近,竞争异常激烈,因此必需寻求有效的训练手段,创造专门的条件来提高速度。牵引跑是通过助力来达到超过本人最高速度训练的目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和专门的科研证明:采用非传统的训练手段能显著地加大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在提高动作技能的同时,大幅度地提高跑速和速度力量水平。例如英国国家教练员L.马修里尔介绍说,牵引跑可以使50米成绩提高0.3秒左右,并认为:“牵引跑可以提高运动员增大动作幅度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影响短跑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步频和步幅。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形成了一个对立统一的格局,如何处理步频和步幅的协调合理发展关系是提高短跑速度的关键。通过教学训练发现,影响步幅提高的因素大致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由武汉体院研制,武汉市一商业局储运机械厂协作完成的“速度训练牵引机”,最近通过技术鉴定。鉴定会由国家体委科教司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共40余人。速度牵引机主要用于短跑训练,它是提高步频,调整步频步长比例,加快速度节奏,协调神经肌肉能力,改变大脑控制机能,改进短跑技术,提高短跑成绩的有效训练器材。  相似文献   

11.
步频和步幅是跑步中决定速度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们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在田径径赛训练中提高运动员跑步成绩的关键。下面是笔者多年来对田径短跑训练中的几点体会,与田径短跑同行们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2.
短跑的速度     
美国教练员维克多·罗伯茨在谈到短跑速度素质的训练时首先指出,短跑速度取决于步幅与步频。而步频是人的先天素质,因此提高的可能性是很有限的。但步幅则可通过训练而明显增大。为了加大步幅,他制定了一项力量训练计划,其中包括负重、多次跳、上坡跑和柔韧性练习。  相似文献   

13.
短跑是发展速度素质的主要手段,也是掌握田径运动各项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决定短跑运动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身体全面发展水平、专项素质水平、掌握短跑合理技术以及精神意志品质等。这些因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但在跑的过程中,诸多因素都集中地表现在一定的步长与步频的配合上。很明显,跑时步子大,两脚交换频率快,速度就快,反之,速度就慢。因此,提高短跑速度的实质,就是使学生不断地加大步长或加快步频,使步长与步频合理地配合。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看到,在一  相似文献   

14.
人所共知,决定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即是步频和步幅,提高速度也只有两个途径,即是加快步频或增大步幅,在两者当中提高任何一个因素,都可以提高速度。那么,哪个容易呢?看来保持步频增大步幅的方法更容易达到目的。因为,步频是天生的,据国外有关专家认为,人在少年时期,快跑的步频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前苏联学者汉斯托里姆在《培养短跑才能的年龄》一文中指出:“10岁时速度和协调性的基础已经形成,12岁时协调性已经定型。步频是短跑最重要的因素,最好在7-11岁时训练。否则,过了这段时间再要改进步频几乎是不可能的,此…  相似文献   

15.
<正> 在短跑教学训练中,我们经常利用学生的速度、步长和步频的数值大小来分析我们在跑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手段。显然,速度、步长和步频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即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平均步长和步频之积。我们把这种关系,变换成另一种形式,采用制作函数图象的步骤。取得有关数据,制成“中学生百米速度、步长、步频函数对应数值表”。此表对中学体育教师、青少年业余体校教练员教学、训练均有参考价值,并可为撰写这方面文章的读者提供有关数据。  相似文献   

16.
步频与步幅是短跑运动项目,最基本的动作要素。也是如何迅速提高短跑速度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关键因素。在保持步频的情况下增加步幅,或在保持步幅的情况下提高步频,或是步频与步幅同时增加,均可能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  相似文献   

17.
运动员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跑动当中的步频和步长。步频受先天因素影响很大,要想通过训练来提高潜力不大,所以说提高速度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步长。根据短跑速度特点,我认为利用自然地形进行下坡辅助性和上坡对抗性快速跑的训练,能收到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速度训练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跑的能力。速度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是关键,是起主要作用的专项素质,要提高短跑成绩,就要把发展跑的绝对速度放在首位。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快速条件反射、肌肉力量、动作速度和幅度等因素。 速度练习主要采用80米以内段落的反复跑、加速跑、行进间跑、练习强度在90%以上。发展运动员的速率,是提高位移速度的重要途径。采用下坡跑和顺风跑、牵引跑主要是通过适当的牵引力来增加步幅与步频,上坡跑、台阶跑、拉车跑、发展步幅和腿部力量,提高跑速。  相似文献   

19.
使用汽车对运动员进行牵引拉力训练是提高速度的良好手段。人在跑动中的步频和步幅往往受到本身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制约,牵  相似文献   

20.
少年运动员在短跑专项技术训练中应首先侧重于加大跑的步长的能力和技术培养,才能更好的提高运动成绩。 一、少年运动员技术训练中增大步长培养的必要性。 (一)提高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短跑运动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步频与步长。无论是保持步长加快步频,还是保持步频加大步长或两者同时提高,都能提高跑速,而这两者在训练中又是相互制约的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能在同一时期得到较快的发展和提高。 (二)单纯通过提高步频来提高短跑运动成绩存在的缺点。 1、根据研究结果表明,人在快速奔跑时所表现的步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