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再次成为国内外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探讨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周期的新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减小;二是经济周期延长:三是经济周期趋同化。当前中国刚结束的一轮经济周期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从波动性质上看,本轮是一个“增长型”周期,波动幅度大大减小;从波动的长度看,本轮周期比以往周期要长,而且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此外,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不断加大。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需要政府对经济周期的调控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再次成为国内外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探讨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周期的新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减小;二是经济周期延长:三是经济周期趋同化.当前中国刚结束的一轮经济周期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从波动性质上看,本轮是一个“增长型”周期,波动幅度大大减小;从波动的长度看,本轮周期比以往周期要长,而且是一个短扩张、长收缩的周期;此外,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不断加大。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需要政府对经济周期的调控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试析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瑛 《天中学刊》2006,21(3):73-7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增长过程中明显存在着4次周期性波动。这4次经济周期均为增长型周期,并呈现出波动位势较高和波动幅度趋缓的特征。实证分析表明,在乘数—加速数机制作用下,投资和产出的相互影响是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本原因。同时,国家历次宏观调控政策也对周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三次完整的周期波动。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及其波动不同阶段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经济波动趋势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时间序列谱分析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进行了定量分析与周期分离,以四个周期分量较好地拟合了生产率增长率曲线,得到了生产率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周期,有助于认识生产率增长率的未来变化趋势,并指出生产率增长率周期波动是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内在的波动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等教育“反经济周期”的发展观点,本文分析5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经济发展波动的关系及原因;考证了近百年来美、日、德三国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同时澄清了有关德国学者的“反周期”研究结论的传闻,并揭示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波动周期与经济波动周期基本一致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周期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9次周期波动,主要为增长型周期,经济波动程度逐渐由剧烈转向平稳,周期的长度逐渐拉长。经济体制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情况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未来我国经济周期将向中周期过渡,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周期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8.
经济周期同步性是判断金融合作可行性的重要指标。文本以中国和中亚国家1992-2012年的实际人均GDP为样本数据,运用共同趋势和共同周期理论,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周期同步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亚国家在长期内经济周期有共同的随机发展趋势,在短期内经济周期波动不同步,目前不具备实现货币共同体的条件。中国与中亚国家应当依托上海合作组织推动政策协调,密切经贸往来,发挥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从而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经济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9.
经济平稳增长,下半年步入新周期我国正处于第四轮经济周期的左半边,经济增长率由前些年两位数的"经济奇迹"开始步入"常规增长"时代,经济增速表现为"陡起平落"即经济软着陆进行时。虽然增速  相似文献   

10.
我无法预计未来一周的市场如何波动,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股市一年的趋势仍将向下。作为价值投资的跟随者,我更愿意从5-10年的大周期来判断市场处于何种位置,从价值与经济周期的波动来观察市场整体是否具备安全边际。尽管A股市场是个典型的熊市,但熊市对价值投资者而言是福音,当然,对投机者而言则是噩梦。从价值投资角度而言,经济层面的问题一定会反映在股市长期走向上。在理论界,针对中国经济的空心化或过  相似文献   

11.
经济周期性波动是经济发展的固有特征,它必然会对技术研发和转移产生影响。企业技术研发周期与经济周期演进的四个阶段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二者基本上表现出同步性;同时,经济周期影响着技术生命周期,而技术生命周期决定着企业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物价波动实证研究所用考察指标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解放以来物价波动可分为三个阶段,按照“谷-谷”法划分,1977-1999年的23年中,物价波动共呈现4个周期,并且波动幅度越来越大。改革以来,物价波动剧烈度逐渐远远大于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13.
论开放经济中失业问题的传递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世界经济周期的波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技术交流的变化等,都会一国或地区的就业问题。治理失业问题的国际传递要做好“三个协调”,要精心设计对外经济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依靠一国的经济实力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快速、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率来保证国民的就业率、消化吸收失业问题的传递。  相似文献   

14.
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周期性波动是宏观经济运行规律性的表现之一.应用经济周期理论,对我国建国后的经济发展周期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投资要点: 1、美国的机械设备行业也表现出强周期特点. 2、对投资周期敏感度最高的是工程机械,也最具代表性. 美国的机械设备行业也表现出强周期特点.在美国82年以来的四次朱格拉周期中,机械设备行业的整体波动幅度远高于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波动,每次扩张期机械设备行业的复苏大约持续2至4年不等.经济周期也会受到政治周期的影响,如果将美国历任总统执政期与上述经济周期相对应,会发现二者重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根据经济周期波动监测预警理论,构建基于神经网络的经济周期波动监测预警模型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2006年经济数据,编制2006年景气预警指标信号图,并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07年1月份的预警指标进行仿真预测和预警,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经济周期是现代经济的一个普遍现象,一直以来都是各经济学派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并形成了不同经济周期理论。建国以来,我国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经济的发展是非直线式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但稳定性要远逊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内学者通过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研究,得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结论。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中国经济周期的概况,分析了与中国经济周期(改革开放以后)密切相关的主要宏观经济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经济形势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释转轨时期中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现象,本文引入了一个包含了不确定性和消费增长率的预防性储蓄模型,用消费增长率本身的波动和利率的波动来度量不确定性,进而分析利率和消费波动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经济周期波动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循环出现的上下波动现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没有根除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投资的周期性发动是造成整个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加强对总投资规模的控制,建立合理的投资机制,可以减缓经济波动,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金融的顺周期性主要表现为金融变量和金融主体行为对经济周期波动的一种加强和放大作用,它加深了经济的衰退,延缓了经济的复苏;金融的顺周期性广泛存在于各国金融市场,但在不同金融主体、不同经济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差异性;金融的顺周期性,一方面源自于金融主体自身的行为,另一方面外部强化金融监管又进一步放大了波动的幅度,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来缓释金融顺周期效应,加强审慎性监管和市场的透明度,更好地为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