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是一名运动健将,几乎参加了每一项运动比赛。暑假,夏季篮球联盟又要开始了,“我”想休息一下,便没有报名。在这段时间中,“我”练习各种运动技能:跑步、投篮、运球……观看夏季联盟比赛的过程中,与小伙伴的交流让“我”产生了一丝后悔。因为小伙伴们都参加了,他们都想让“我”参加。“我”担心他们全都会超过“我”,而且,“我”也确实有些想念比赛了。然而,爸爸报名参加的市趣味跑步比赛改变了“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我”是一种兵器,不是现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现在的“我”与“伐”“战”“戟”这些打打杀杀的字长得很像,说明“我”在古代与它们是近亲,与现在“我”的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  相似文献   

3.
“我”是我的身体与心灵的主人。“我”并不仅仅就是这身体与心灵!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有人说“我背痛”,“踢完球我的腿很疼”……我们也常常听到人们说:“我很压抑”,“我很生气”,“我饿了”等等。当我说“我饿了”的时候,我的意思是说我的胃饿了,因为“我饿了”这句话不可能是说我的胃、肩膀、手臂、腿,还有头等等全都饿了。而当我说“我很压抑”时,这句话最多只能理解为我的心感到很压抑。所以,在你感到生气或压抑的时候,你只要在心里静静地对自己说:“感到压抑或者生气的只是我的心罢了,而不是我。”这种自我暗示的魔力可以平息心中的怒火,冲淡压抑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故乡》用第一人称写法,全文主要是通过“我”叙述故乡的变化和“我”的感受。其中运用了许多对话:有“我”与母亲的对话;“我”与闰土的对话;“我”与杨二嫂的对话以及“我”与宏儿的对话等。作者是怎样设计和安排这些对话的呢?在写作上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一、在大段叙述性语言里,适当插入一些对话,往往能起到调节和舒缓语气的作用。如《故乡》一开始,便通过“我”的叙述,描绘了故乡的破败景象和“我”的失望心情,还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我”与母亲的会见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但是,文章如果就这样一直叙述下去,未免显得平淡、…  相似文献   

5.
从我踏上教育这片热土时,就与“异步教学”当时的“黎世法教学法”结下不解之缘,至今已走过三十年历程。我的教育生涯,是“异步教学”引领我成长,是“异步教学”给了我辉煌的人生,使我从一名山里娃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在这“异步教学”三十年大庆之日,我愿把我的成果与同行们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6.
聊天 ,我觉得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好方法 ,让人说出自己的心事 ,使心情更愉快。可是 ,自从上中学以来 ,我发现聊天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 ,而且就算聊起来 ,也似乎失去了聊天时本应该拥有的愉快心情。与父母“聊天”的程式化 :父 :“雨 ,最近学习紧吗 ?”我 :“紧不紧都是那样儿 !”父 :“课都听得懂吗 ?”我 :“我又不是傻子 ,怎么听不懂 ?”母 :“在班上排名次 ,你第几 ?”我 :“教委说了不让排。”母 :“如果有不会的题 ,一定要问。”我 :“问谁去 ?”母 :“问同学。”我 :“同学不一定告诉我。”“……”(没话说了 )与老师“聊天”的公…  相似文献   

7.
妙哉——“我与地坛”! 就全题看,该题目如同标签,点明了文章的内容——写“我”与“地坛”的关系。“我与地坛”,是用的拟人手法,给地坛赋以灵魂,注以情感。突现我与它的关系非同一般。未见其人,先示其情,扣人心弦,耐人品读。再就“地坛”这个对象而言,寓意深刻,给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乃文章情愫之渊薮。  相似文献   

8.
“身与竹化”是苏轼艺术创作论的经典之笔。它回答并解决了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创作构思时感情的注入问题和在具体描绘形象时“我”的隐藏和跳出。而“我”的跳出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无我之境”极相似。所谓“无我”,是“我”从具体的形象中跳了出来,做到“我”与“物”溶为了一体。“身与竹化”,竹中有我在焉。故“无我之境”实乃“有我之境”也。  相似文献   

9.
从形式上看,行政行为异化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所引发的。而现实中制度只能对行政行为做出模糊的原则性要求,至于行政人员的具体行动则受他的自我价值观支配。米德认为由“主我”与“客我”的辩证统一关系组成了自我,当“主我”的私利追求与“客我”的公利实现共同组成行政人员的自我时,他就生成了混合性人格。对于社会其他职业而言,混合性人格中“主我”与“客我”的对立对职责的实现影响不大,但是,由于行政人员职业的特殊性,“主我”与“客我”的冲突则是导致行政行为失范的本质原因。因此,统一行政人员的“主我”与“客我”认知,把道德价值的内容充分吸纳到制度中,在德制中重塑行政人员的自律性人格,才能从根本上规避行政行为异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安恩和奶牛》,从这篇课文的题目里,你读出了什么?”课堂上,我问孩子们。“我读出了人与动物的平等”,“我读出了温馨”,“我读出了亲密”,这些答案都很契合教参的解读。“你呢?”我转向一个平时很少发言的小男孩。他站起来,垂着眼,小声地说:“我读出了孤独。”孤独?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真的能理解什么是孤独吗?于是我追问到: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个“急性子老爸”。 他与我一起去游泳时最能体现他的“性子急”。 在更衣室里,只听得到“快、快”的声音。换好了游泳裤,老爸还是催:“快、快!”到了池边,随着“嘭”的一声和高高的白色水花,我就知道,我那个“急性子老爸”已经急急忙忙地跳下水了。  相似文献   

12.
《诗经·卫风·氓》叙述的是至今仍在无数次重演的痴情女子负心郎的爱情故事。诗歌以其高度的浓缩性、跳跃性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一、氓之魅力在何处“氓”与“我”在一次集市上相逢后就订下了终身大事。这不禁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氓”的魅力究竟有多大,使“我”一下子就答应了“氓”的求婚。“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氓”抱着布匹来与“我”换蚕丝,聪明活泼的“我”,一眼就看穿了“氓”这小小的花招——“贸丝”是为了与“我”谈婚事。但尽管如此,“氓”憨厚老实的样子还是吸引了情窦初开的“我”,原本认…  相似文献   

13.
百变“DAY”     
Hello,everyone!我是百变小“DAY”,每“天”陪着大家过“日子”。平时,你们可能都不怎么留心我的存在,但当我与一些朋友在一起时。可就成了你们大家所期盼的“节日”了。瞧,我的朋友们都来了。  相似文献   

14.
根据教学实践,每上完一堂课,我经常让学生反思:“这堂课我学会了什么?怎么学的?”“我明白了什么?”“我还有什么疑惑?”“我有什么好的建议?”。更侧重引导学生反思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如“我明白了什么”、  相似文献   

15.
黑人自传是美国自传文学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尤其是黑人女性自传。因女性身份、肤色原罪等群体特征,黑人女性自传揭示了多重自我、呈现了“我”与“我们”的代表与被代表关系。然而,近年来被关国文学界重新发掘的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自传《路上的尘埃痕》,却打破了黑人女性自传揭示群体性自我的传统,通过消解“我”的种族身份、女性身份而构建了“纯我”,而其现实生活中“真我”却被作者以迂回式叙事策略而遮掩了。“纯我”与“真我”在自传文本中以复调式叙述结构、以此消彼长的延展而达到最终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6.
幽默     
《教师博览》2009,(10):32-32
开心与关心 一天。在幼儿园的儿子问我:“妈妈,开心是什么意思?”“开心就是高兴的意思。”我说。“哦,我明白了。”儿子说,“那关心就是不高兴的意思了?”  相似文献   

17.
<正>在《我与地坛(节选)》中,作者多次提到母亲从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而当母亲去世后,“我才想到”自己曾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由“我”没有“想到”的母亲到“我”“想到”的母亲,再想到未来自己的难题,构成了理解《我与地坛(节选)》的一条新的线索。在这个“难题”中隐伏的普遍爱和个体爱以及“道路唯一性”等难题是我们解读《我与地坛(节选)》时容易忽视的一个面向。对史铁生而言,如何去面对这些难题,将是我们再次阅读《我与地坛(节选)》时需要重新关注的问题。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8.
在《动物凶猛》中,王朔通过“我”回忆少年的“我”,运用反讽的黑色幽默将那段荒诞的时代与当下时代相串联,让我们与“我”一同经历与成长,“我”身上表现了时代的症候.本文采用拉康关于主体心理结构三个级别的理论从主体心理发生的角度来解读“我”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正当我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看电视”时,馨馨和梦梦走来说:“陈老师,我们想当你的孩子。”我欣然答应,并带她们“串门”、“逛公园”、“上图书馆”,玩得很开心。小雨听说了这件事,也跑来对我说:“陈老师,我也想当你的孩子。”我推辞说:“我的孩子已经太多了,本来一个家只有一个孩子,现在我已经有两个了。”小雨没有走,她接着说:“现在有三胞胎,我就是第三胞胎。”我不禁笑了,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改革让我找到了自己的支点,在新理念的引领下我努力研究“童话课堂”;与“人教小语论坛”接触,我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语文教学观念也发生了“革命”。这成为我人生又一个新的转折点;当选特级教师和河北名师后我懂得“荣誉是一种责任”,“为教师服务”是我前行的新目标,也是自我成长的又一个新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