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以皖西绿色传统手工业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以舒城凉席为例,构建皖西绿色传统手工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进行实证分析。对于包括舒城凉席在内的皖西绿色传统手工业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皖西绿色传统手工业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以舒城凉席为例,构建皖西绿色传统手工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进行实证分析。对于包括舒城凉席在内的皖西绿色传统手工业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皖西民歌指的是流行于六安一带的民间歌曲,皖西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语言文化孕育了皖西民歌内涵丰富的风格特质。基于皖西民歌内部音乐风格的差异,拟将皖西民歌分为两大音乐方言片:江淮方言片(包括六安市区、舒城、霍山)和中原方言片(包括霍邱、金寨、寿县),并从语言和音乐的角度分析了它们的风格差异。对皖西民歌音乐表现形式、语言特色和文化内涵也进行了分析,它们共同构成了皖西民歌的风格特质。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潍县乡村手工业的近代转型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和市场发育。它不仅引起手工业内部结构的变迁,而且使整个潍县城乡社会经济发生重要变化,如传统农家经济结构的变迁、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各种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行业的兴盛、城乡集市贸易的发展、以规模生产和大宗集散手工产品为特征的手工业型市镇的勃兴。  相似文献   

5.
以舒城小兰花为例,探索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化经营策略,有利于明确农产品品牌定位,真正实现农业品牌化,同时,也为舒城小兰花的发展提供有效途径。但是在名茶诸多的安徽省,舒城小兰花显得尤为默默无闻,其品牌特色鲜为人知,也正是这样,舒城小兰花的品牌经营之路更为艰辛。为了制定有针对性的品牌化经营策略,突破农产品品牌化塑造瓶颈,使舒城小兰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充分了解小兰花的发展现状,而后重点研究品牌理念的塑造、产品品质的严控、农产品品牌营销模式的创新以及进行有效的品牌整合与深加工,从而提升舒城小兰花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6.
新华村在社会变迁中不断调适传统手工业发展方式,彰显了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在产品形态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变动适时调整生产经营适销对路的产品;在生产工艺方面,从纯手工生产演进到手工和机器生产相结合的技术融合模式;在产业地位方面,从自发性成长发展为政府扶持的特色产业;在产业组织方面,从"个人作坊"演进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龙头企业和家庭作坊相结合的形态。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新华村手工艺文化和师徒传承机制,保证了行业精神和从业人员更迭的稳定性。它的演进历程实证分析归纳出结论——新华村传统手工业发展长盛不衰的缘由在于演进。  相似文献   

7.
大刀会是一种带有半宗教迷信色彩的农民武装组合。1924年,为反抗军阀马联甲在安徽的黑暗统治,皖西大刀会发动暴动,先后攻陷六安、霍山,并围攻合肥、舒城等县,仿效山东临城劫车案办法,挟教士以制官军。军阀十多营兵力的围剿却久而未决,致使邻省军队也以剿匪名义纷纷出动,严重动摇了军阀马联甲在安徽的统治。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学徒制研究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近30年来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聚焦于中外传统学徒制的发展历程及其教育特征与作用,并深入开展了以手工业、商业为代表的传统学徒制个案研究,以及对中外传统学徒制、中国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总体而言,该领域的研究数量较少,研究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议从职业教育视野出发,在清晰界定传统学徒制概念的基础上,积极汲取国外传统学徒制研究成果的营养,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充分研究中国传统学徒制的发展历程,深入考察中国传统学徒制的教育规律,另一方面多开展以小见大的微观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晚清手工业经济中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一改对手工业严格限制的政策,采取了鼓励学习和推广外国先进技术,在中央及各省广设工艺传习机构,研究改良手工业产品制造工艺,举办全国或地方性赛会并鼓励手工业参加国际赛会等措施恢复和振兴传统手工业。晚清手工业经济中的政府行为虽然在客观上产生了一些积极效应,但也只是延缓了中国近代手工业的衰败,却不能从根本上振兴手工业经济  相似文献   

10.
传统手工业城市的衰落是近代城市变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典型传统手工业城市景德镇为例,分析了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景德瓷业所面临的挑战及其衰落的原因,说明城市主导产业的兴衰对产业结构单一的手工业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商代先进手工业的基础上,卫国的手工业在西周春秋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无论从出土实物还是商业流通状况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手工业的发展对其社会各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统治者生活的腐朽和政治的无能,西周春秋时期卫国手工业的发展却未能带来国家的稳定和强大。  相似文献   

12.
秦汉手工业政策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朝的手工业政策沿袭战国时期的传统 ,实行发展官府手工业、抑制私营手工业 (尤其是私营大手工业 ) ,鼓励家庭纺织业的政策 ;两汉时期 ,在官府手工业政策方面 ,前后虽稍有变化 ,但仍以发展官府手工业为主 ,而对私营手工业则采取了时抑时放、时禁时弛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行会向同业公会过渡是近代中国行业组织的演变趋势。20世纪初以来随着济南手工业的变迁,济南手工业的行业组织由传统的会馆、公所等行会组织逐渐向近代的同业公会组织演变,但其行业管理的职能并未确立起来。济南手工业行业组织的变迁表明行业组织的近代演变受到诸多传统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近代苏北市镇手工业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工具的进化,表现为传统手工工艺的改进、近代机器的推广以及非自然动力的使用;二是生产组织的进化,表现为手工工场的兴起以及手工工场向近代工厂的转型。近代苏北市镇手工业仍然是市镇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近代工业形成互补,推动了市镇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传统工业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认为,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传统工业生产力发生了一些变革,主要体现为手工工具的改良和“石磨 蒸汽机”的技术模式,这是手工业从传统向现代技术过渡 的中间技术,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变革产生了若干积极效应: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准备了条件,促进了乡村手工业经济区的兴起,同时在某些方面为民族机器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从而丰富了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构建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包括洞庭湖区三市在内的湖南省14个地州市2009~2011年产业绿色发展指数进行实证评估,结果表明:近三年来,洞庭湖区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整体得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但与位居四大版块首位的长株潭地区之间的差距呈扩大之势;湖区产业绿色发展面临要素供给不足、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产业绿色增长效率较低的矛盾。因此,洞庭湖区必须加大产业绿色发展的宣传力度,强化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绿色理念;优化产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和金融环境;提高产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力度。  相似文献   

17.
面对来势迅猛的工业化、汉族化、单一化和消费化,壮族传统手工艺面临日渐式微甚至全方位濒危的态势,抢救和保护这一工艺已是刻不容缓,为此,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对;麦;位村和马海村壮族已濒危的制陶与造纸手工艺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对比,描述壮族制陶与造纸传统手工艺的特色与流程;探究其传承、保护及盛、衰原因;论证生产性方式保护传统手工艺的可行性;对壮族传统手工技艺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传承与保护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艰苦的抗战八年,中国经济和社会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本文以战时湖北、湖南后方手工业为研究视角,深入探讨了抗战时期后方手工业勃兴的原因。通过比较两湖后方手工业生产的特点及异同,本文认为,在战时工业品异常短缺的背景下,两湖后方手工业与有限的机器工业互为补充,相互促进,为坚持长期抗战,提升鄂西、湘西山区工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均发挥突出作用,从而成为大后方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