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莫高精神"是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和持久动力.从学术史的角度梳理"莫高精神"形成发展的历程,深入挖掘研究"莫高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敦煌研究院发展历程为线索,系统阐释了"莫高精神"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在不同时期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赋予中华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我们应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时代内涵及现实意义,大力弘扬四种伟大精神,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90-91
在现实语境中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民族复兴所要求的大学生人格精神,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题中之义也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红船精神"的主要内涵,阐述了当代大学生人格精神培育的核心内涵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4.
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容的北大荒精神,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生动素材.文章分析北大荒精神的内涵和当代大学生信仰观特点,探讨北大荒精神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契合点,探寻弘扬北大荒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是法治教育专册,承载着初中阶段学生法治教育的主要任务,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是本册教材的逻辑升华,也是法治教育的落脚点。法治精神是法治实践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源泉。法治精神内涵丰富,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法治精神核心价值追求,也是理解法治精神内涵的核心概念。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些  相似文献   

6.
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同一、内涵一致,反映着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并不断丰富、充实和发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沂蒙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体现,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涵和本质反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弘扬伟大的沂蒙精神。  相似文献   

7.
当代"南京作家群"是一个历时的、开放的文学史概念,指的是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曾经或一直在南京生活的一大批作家.南京地域文化空间是命名的基本载体,文学精神与实践的趋近是命名的现实依据,作家及其文本气质和精神的切近是命名的精神渊源.当代"南京作家群"是南京地域文化的鲜明表征,这一命名将丰厚南京地域文化内涵.当代"南京作家群"的精神内涵是文学精神的高扬,命名会深化当下文学创作,推动文学研究和批评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进一步深入,公众对"工匠精神"复归的呼声越来越高。新时代背景下,要充分认识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并做好转型升级,以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发展新"工匠精神"。从社会视角入手,牢牢把握发展的新思想、新要求、新变化,为"工匠精神"注入新内涵,才是新时代的应有之义。只有将新发展理念、时代责任感、理想信念等内容融入新"工匠精神",才能真正凸显新"工匠精神"的本质追求,构建起新的精神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邯郸为中心的赵国赵地成语典故高度浓缩了赵文化的内涵、精神、特质和风格,是赵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本文从先秦赵国成语典故中选取了"安然无恙"、"董狐直笔"、"完璧归赵"、"刎颈之交"四个颇具典型意义且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成语典故作了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另一层新意。针对机械专业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角度提出培育建议。  相似文献   

11.
皖西地区的革命歌曲是在特殊的历史境遇下由广大革命者与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在革命战争年代曾经对联络军民感情,凝聚革命力量,使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所包涵的革命精神、民族精神、传统道德价值、集体主义精神在和平年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本文以皖西地区革命歌曲的传承与保护为例,探讨了革命歌曲面临的困境与相关对策路径。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內容和特点,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是以爱国主义为起点、共产主义为方向的,是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是爱国和爱民紧密结合的,具有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最高风范。  相似文献   

13.
湘南起义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政治立场、必胜的革命信念、严明的组织纪律和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在革命斗争中的生动体现,它的本质属性是亮剑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民本精神的有机统一。在新时期,应该继续深入研究和学习湘南起义的革命精神,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源泉和智力支持,把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西北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仅存的一块完整的革命根据地,对中国革命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照金精神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主的陕西共产党人在带领人民群众建立西北根据地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西北根据地的革命精神,同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一起,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艰苦斗争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等,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四川革命老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四川革命老区精神对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从实践特色的维度、理论特色的维度、民族特色的维度和时代特色的维度继承和弘扬四川革命老区精神,老区精神才会在新时期新阶段绽放出强大的思想引领和社会动员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福建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蕴含着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深入发掘和传承红色旅游文化的精神内涵,不仅是发展红色旅游的需要,更是海西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大别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别山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主观意志所决定的,而是与中国革命实践、与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斗争和活动紧密相连的。大别山地区28年的革命实践决定了大别山精神的历史存在。我们应从实践路径开展大别山精神研究,注意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整体研究的方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系列革命精神形态中,中央苏区精神与苏区精神是种属关系。中央苏区精神是苏区精神的核心内容,它在层次上与其他苏区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平等的。在苏区精神的研究中,尤其要深入开展中央苏区精神的研究,以尽快改变中央苏区精神研究与中央苏区历史地位不相称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中培育、赓续、发展起来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所有共产党人固守的精神家园。新时代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要求,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革命精神的谱系脉络、内涵属性、逻辑起始与发展向度,做到率先垂范。新时代培育领导干部革命精神,应从坚守红色基因、增强斗争本领、坚定文化自信等三个方面着力,才能不断深化人民群众的认同感,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聚力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革命文学背景中形成的左翼散文理论称作“革命现实主义”的 ,首先是基于它对现实的关切 ,它所提出的真实反映现实社会的倾向 ,体现出“现实主义”的某种特征 ,但它反对散文高蹈的超越现实的精神、独立自由的个性论之上的文学主体性 ,并确立了散文作为政治意识形态宣传的工具论 ,使散文激进介入政治运作 ,既放弃了散文作为文学所倚赖的文学性 ,也悖离了现实主义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