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德育的核心理念是实践育人,作为一个德育工作者,我们怎样才能使德育教育贴近学生进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教育情境的选择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挖掘集体活动中的德育价值为出发点,以现代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为基础,针对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情境中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总结了集体活动这一教育情境对德育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影响力和不可替代的潜...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着巨大影响。重视校园文化德育过程的隐蔽性、德育功效的持久性、德育影响的普遍性价值,充分发挥它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重要功效,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学校隐性德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德育是通过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相互融合的形式进行的。显性德育早已被人们所重视,而对于隐性德育,人们还关注得不多、研究得不够。随着现代德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深入,隐性德育的问题已被提了出来。 一、隐性德育的概念   1隐性德育概念的界定   隐性德育是引导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   2隐性德育的结构   隐性德育要素构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存在于教师、学生以及师生“双主互动”之中的要素,称主体性要素;另一类是存在于…  相似文献   

4.
欧波 《华章》2011,(22)
历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但当前历史教育尚未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针对这一状况,在历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增强学生是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体的意识;从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考虑,认真研究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威信与教师的人格力量相互作用,成为教育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基础,教师的人格内涵和构成既具有公共性和稳定性,又具有特殊性和个性化倾向;教师的人格力量具有权威价值和潜教育价值,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终极目的。教师的人格力量及潜教育价值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专德育课程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是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德育教师应该有着强烈的政治敏锐性,坚定的政治立场,明确的政治方向,能够及时理解和把握时代脉搏,做到与“势”俱进,才能让德育课程成为与时俱进,乐于为学生所接受的课程.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的德育价值体现在其对社会、对人的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对生涯发展教育进行德育价值评判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其目的在于审视发掘生涯发展教育的价值意义,科学评价其在本土化建构过程中的利弊得失,不断推进德育和生涯发展教育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德育过程中潜课程的关注点。在德育过程中,潜课程长期以来被教育者忽视,这跟我们教育体系中片面注重课程体系、注重正规课堂教育有很大原因。面对职教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在正规课堂的传统知识点难以为继时,重视德育潜课程的作用应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使其水乳交融,自然生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心理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德育应当注重情感因素,构建情感德育,把认知模式转变为情感模式;德育应吸取心理教育的原则、方法,注重学生思想状况和个性特征,提高德育实效;要以情暖人,预防心理疾病,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学生人格不良倾向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时期正处于人格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时常表现出知识学习和文化修养上的"单面人格"倾向、道德操守上的"双重人格"倾向、自我意识上的"悖论人格"倾向等人格不良倾向。其教育对策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加强引导学生对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关系的正确认识,加强引导学生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怀。  相似文献   

12.
“堂堂正正”的人格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所提出的明确要求。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职业人格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具及其非权力影响力的根本来源,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基于对近11届共112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事迹的质性分析,发现优秀辅导员职业人格由以政治忠诚性为本位的道德取向人格、以促进学生成长为核心的业务取向人格,及以激励学生成长为着眼点的人际取向人格组成。其中道德取向人格是根基,业务取向和人际取向人格并列互促,三者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辅导员堂堂正正的人格厚植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导向性,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科学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渗透性,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特征与建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道德人格是透视和把握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一个窗口,它是道德素质的集中体现。目前,我国大学生的道德人格随着时代变迁而呈现出“四轻四重”的新特征,即重个体轻集体的道德价值取向、重时尚轻传统的道德品质认同、重外显轻内隐的道德信仰选择、重感性轻理性的道德行为表征。大学生道德人格的这些变化是社会转型与道德相对独立性交互作用的结果。为此,要通过内容的整合以及创新的思路与途径进行道德人格的建构,以促进我国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道德人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人格研究批判继承教育家孟子理想道德人格思想,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感发展为道德理性,构建优良品德心理结构,塑造理想道德人格。经实验表明,实验班的道德人格维度总体平均水平比对照班高。塑造理想道德人格是高校培养"四有"大学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健康人格是艺术专业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但现实却不容乐观,表现出片面追求“自我设计”、“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等人格特征。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是艺术院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通过推进大学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和加强艺术实践活动等途径,构建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机制,促进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健康发展,把学生培养成身心、智力、道德、情感和谐发展的人和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16.
对学生整体人格的追求和培养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审美教育是生物学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健全的人格教育,是体现一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完善统一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生态人格是一种新型的道德人格,生态人格教育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是我国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新课题,其主要内容是培育大学生博大的生态整体胸怀、强烈的生态道德关怀和诗意的生态审美情怀;其根本目标是使大学生成为生态文明时代“诗意的栖居者”。  相似文献   

18.
儒家的理想人格与当代道德人格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道德人格异化现象.回首故往,中国乃道德礼仪之邦,儒家的理想人格更是强调重德精神.通过分析儒家理想人格,吸取其精髓部分,为当代道德人格的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和谐:教师人格的德育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创造者和传播者,在学生成长方面,其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其人格层次决定了对学生发展产生作用的积极程度。教师的群体人格具有特定内涵与德育功能,并且将随着时代进步不断赋以新的内涵和功能。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促进和谐人格的形成与完善,以发挥其德育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有着密切关系。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尚未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健康道德人格方面的重要影响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应当努力探索改进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