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将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和科研创新结合起来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题,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讨论了构建适应“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控制讲授课时,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比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实行开门办学,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加强素质拓展教育活动。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措施:建设校企合作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广泛开展;依托省级基地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深入开展;设立产学研合作基金,引导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办学与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同时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阐述通过产学研合作办学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企业、学科、学生共赢的局面,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由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积极探索新形式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文章通过国内外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的梳理、比较、分析,总结其中的做法和经验,对构建我国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教育环境和资源,把学校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优势,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更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和热点研究问题。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践应用中也存在着观念落后、机制不健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投入不够、督导不到位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相应对策,从而为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结合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科研单位在教学资源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作为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已在各地广泛展开,但部分近年开办的民办高职院校,还需在理念、管理、实践中强化产学研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国内高等教育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实践定向,根据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来选择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是新时期分类分层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工程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国际职教界公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应用型本科"双能+双证"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构建以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支持体系、"双师型"教师队伍保障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职业资格证书管理体系为支撑的运行机制,旨在培养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素质(简称"双能"),并获取学历证书和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简称"双证")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高职院校要构建有效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联盟策略的研究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结合泉州地区现有的产学研结合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产学研应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建立多方共赢的持续关系。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合作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等多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与企业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形式。广东省地方院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其他高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高职院校要构建有效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联盟策略的研究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本文结合泉州地区现有的产学研结合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产学研应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建立多方共赢的持续关系。  相似文献   

11.
校企零距离对接 产学研合作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主要标准。然而,目前我国培养的工科类大学生虽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较弱,创新精神不足、缺乏社会竞争力等现象普遍存在,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工程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目标是造就有学识、能做事、善为人,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52l”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521”教育模式,并以此为例,分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中要处理的四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学校教学期与专业实践期的关系,集中与分散的关系,知识、能力与创新的关系,以探求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科学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借鉴。本文在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课堂教学、课程设置体系以及合作教育实践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专业学科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模式和绩效,并针对当前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一、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构建(一)构建校企合作模式的总体思路。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建立要有助于企业、学校双方的发展和利益,适合学校实际和当地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学生能力和技能培养。校企合作模式是从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与进企业实践相结合的转变,构建以能力为主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坚持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为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在论述了产学研合作的含义和重要性基础上,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在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工程科学高级人才培养中的初步尝试为例,验证了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存在学用脱节的问题,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急需进行改革。"五位一体"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注重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培养自身的应用能力,是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17.
研究新工科背景下电气专业基于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理念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要求,考虑目前电气专业存在学生协同培养的认识不足、人才培养资源共享机制和交流协调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提出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育、健全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等方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促进企业和高校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8.
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 拓展大学本科教育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重庆大学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及实践效果,论述了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拓展大学本科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构建教学实践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加强学校和社会间交流与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拓宽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教育平台。北京农学院紧密围绕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抓手,不断加强多专业融合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努力发挥教学实践基地的指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林国安  姜华斌 《教师》2013,(8):27-28
当前,产学研合作教育正在我国高校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逐步展开与深入。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下人才培养有效机制的探讨,高职教育能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的教育资源和优势,把传授知识的课堂教育和直接参加生产、科研实践相结合,使该模式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农村流通类人才的理想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