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扫描     
舆论监督要把握建设性立场时统宇、张婧在《让舆论监督成为整治商业贿赂的利器》一文中指出,整治商业贿赂,舆论监督要把握建设性立场:正确把握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辩证统一关系,必须学会“两点论”,处理好宣传的分寸、力度、口径、时机等问题。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批评报道为  相似文献   

2.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报纸要做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新闻工作党性的一种鲜明、形象而科学的表述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是不要批评报道,不是不要正确实行舆论监督,不是不要讲究宣传艺术,不是不要新闻工作的特点要继续坚持新闻改革。新闻改革不是要不要改的问题,而是怎样改的问题。这种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能用资产阶级新闻观对待新闻改革,也不能照搬西方的新闻体制和模式当前新闻改革要做好的工作,一要完善新闻单位内部领导体制;二要把新闻报道立足点真正转移到面向群众上来;三要改革新闻宣传内容;四要改革新闻宣传形式我们的新闻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可以信赖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提高新闻队伍素质,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新闻舆论导向的正确,中央制定了明确的方针,这就是:第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原则;第二,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那么还要不要批评报道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好的批评报道对于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必不可少的。问题在于,批评报道应该遵循怎样的方向,把握在什么“度”上。近几年来,我连续发表了10多篇指名道姓的批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起到了较好的舆论监督作用。学习中央的方针,总结自己的实践我认为,批评报道要取得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就必须服从于三个“有利于”的大局,即: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有利于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扶正压邪,化瘀活血,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为此目的,记者需要做到六个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闻媒体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同时,不断加强舆论监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朔州人民广播电台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感到广播新闻监督报道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目了然     
传媒新思维 慎重做好突发事件和 热点、难点问题的报道 突发事件,特别是国际国内重大政治性突发事件的报道,政治性、政策性、复杂性、敏感性很强,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关系国际政治斗争,关系社会人心稳定。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新闻报道都要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坚决执行中央部署,积极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做到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利于对外斗争。要严守纪律,令行禁止,内外有别,把握好度。对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要因势利导,正确报道,防止把一些不该炒热的问题炒热。对关系群众…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是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监视和督促。 近年来,舆论监督成为人民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是,新闻舆论监督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里面有转变观念的问题,也有怎样正确实行舆论监督的问题。一曰观念陈旧落后。有的认为加强舆论监督给社会主义“抹黑”;认为舆论监督会影响社会稳定。二曰不能正确实行舆论监督。有的把舆论监督看成仅仅是批评性、揭露性的报道;有的怕舆论监督惹麻烦,甚至担心新闻监督会引起新闻诉讼,持消极态度,能躲就躲,能拖就拖,见难而退。 上述这些认识误区是影响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积极而慎重地开展舆论监督,使舆论监督更加健康积极地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一、舆论监督必须坚持党的宣传纪律。党有党规,国有国法,宣传也有宣传的纪律。我国的新闻宣传机构是党的喉舌,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严格地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纪律,绝不能各行其事、不听党的招呼。舆论监督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因此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较高的素质,既要有不怕打击报复、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又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要勇于监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时期对新闻舆论监督所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新闻媒体正确开展舆论监督,从宏观原则上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必须把体现党和政府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从具体实践中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致力于做好结合文章:第一,从促进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满足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意见、建议需求的结合点入手做好舆论监督文章。新闻舆论监…  相似文献   

8.
新闻媒体肩负着宣传传播党和国家重要思想的伟大使命,新闻报道代表着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新闻人要形成自己的新闻观。新闻人形成自己的新闻观,首先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其次要保证新闻真实性;再次要弄清楚从事新闻工作为了谁。  相似文献   

9.
经济已成为广播宣传的主旋律。但是从整体而言,水平还不高,最突出的问题,是宣传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要提高经济宣传的质量,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把握好八个关系。一、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宣传不能脱离政治,因为把握经济工作方向要靠政治。但是离开了经济谈政治,政治又成了“空中楼阁”和“无的之矢”。所以,宣传时要正确把握两者的关系,不然就会出现政治、经济“两张皮”。二、人与物的关系。见物不见人,这是当前经济宣传中的“通病”。经济宣传应见物又见人,要把笔触深入到人的思想观念上,通过物化现象看到人的作  相似文献   

10.
兰勇 《新闻界》2001,(5):53-53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一些现象、问题的报道,唤起广大公众的关注、批评和谴责,从而促进相关行业、部门、单位或个人改进工作、规范言行的一种新闻职业行为。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弘扬主旋律、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还应当强化批评报道,开展好新闻舆论监督,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利用手中之笔褒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新闻媒体要开展正常的新闻舆论监督却会遭遇种种困难和阻力。那么,新闻舆论监督究竟难在哪里呢?难点之一:一些地方党政缺乏坚定有力的支持,不能把新闻舆论监督作为…  相似文献   

11.
张莉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90-191
社会新闻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休戚相关,把握好社会新闻的导向对人民群众的凝聚力与社会的稳定关系重大.要抓好正确的导向,报道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不以猎奇为手段来争取读者数量;善于将负面新闻转成正面宣传;并正确把握报道时机与时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新闻文摘     
要全面理解舆论导向 要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同时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导向问题。说到导向,有些同志往往只理解为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认为只要政治上不出问题,就可以认为导向正确了。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政治导向,我们要毫不放松地牢牢把握。同时,也要明确,除了政治导向,还有思想导向、价值导向、知识导向、生活导向、服务导向。我们的报纸、广播、通讯社、电视,每天向社会提供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报道、言论,这些信息、报道、言论无一不体现着我们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倾向性,都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施加着或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导向问题不仅仅在新闻报道中有,副刊、专题节目、广告中也有。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还需要谈三点:一是激励人民;二是服务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三是加强对舆论宣传的指导和管理,不断提高报道质量,为人民群众更加喜闻乐见。 把握舆论导向需注意的问题 一、舆论导向不是一句简单的政治口号,不仅是新闻媒体主阵地的任务,而且是所有版面和时空的应有内涵、综合体现。舆论导向不仅是一种政治主张、思想观点的宣传和直白,而且是思想情操、伦理道德、人文价值、审美观念的自然渗透和流露。主旋律要弘扬,多样  相似文献   

13.
要走出党报办报中的误区,增强党报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际宣传效果,根本途径在于要把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读者定位。在办报理念上,必须正确处理好政治要求、宣传纪律和新闻规律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党报回归新闻本位;在报道内容上,大力改革现行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模式,让人民群众永远成为新闻主角;在报道艺术上,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增强党报新闻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尹平潍 《青年记者》2017,(32):35-3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服务好“三农”大局,关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大局,也关系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的整体大局.党的新闻事业就是从深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始的.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探讨党报如何服务“三农”大局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内涵. 强化舆论引导,践行好党报的政治使命 党报是我们党的机关报,必须牢牢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新形势下,至少在以下两方面亟待党报有所作为、顺势而为.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贯强调的重要思想,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从三个层次上来把握。首先,是政治导向的层次。要牢牢把握政治导向,在新闻采访、编辑等一系列宣传工作中,要时刻注意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全面正确地宣传邓小平理论,维护党、国家和…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各级党报都面临着报业市场的激烈挤压和诸多新闻传媒的严峻挑战。新形势下,党报的编采人员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学习意识和组稿意识。 政治意识,就是要求每一位党报工作者,时刻保持政治家的头脑和眼光。 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党报工作者必须讲政治。党报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宣传、教育、动员人民群众的一种舆论形式,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党报工作者只有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把握好宣传分寸,才能保证党报正确的舆论导向。 讲政治,就是强调在党报宣传工作中,要处理好版面内容与政治的关系,强调新闻工作者应具有政治家的责任感,政治家的头脑、眼光和敏锐性。 为什么要强调“政治意识”?就是因为目前在我们的新闻队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片面性,容易激动,往往把复杂问题看得简单化,就事论事,不善于着眼于党和国家的大局,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不善于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在问题面前易犯想当然、绝对化、非此即彼、顾此失彼的毛病。今年7月8日南方一家很有影响的报纸,在一版突出位置刊登了不符合党的十五大关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企业改革精神的报道,提  相似文献   

17.
孔绍谦 《青年记者》2003,(10):28-28
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同时,开展批评报道,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影响恶劣的事件进行曝光,发挥舆论监督职能,这既是党和政府对新闻事业的一贯要求,也是新闻媒体的一项神圣使命。鉴于批评报道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是开展批评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批评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新闻舆论导向的正确,中央制定了明确的方针,这就是:第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原则;第二,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那么还要不要批评报道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好的批评报道对于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必不可少的。问题在于,批评报道应该遵循怎样的方向,把握在什么“度”上。近几年来,我连续发表了10多篇指名道姓的批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新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作为从事舆论监督报道和评论编辑工作的从业人员,笔者想结合自己对相关领域新闻工作现状的判断,谈谈如何更好落实讲话精神. 关于舆论监督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但强调正面宣传,并不排斥舆论监督,对于二者关系,讲话作了深刻阐释:“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相似文献   

20.
正确把握舆论导向,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新闻有两大特点,一是实践性很强,二是政治性很强。这些年来在新闻改革、新闻理论研究当中,我们有一些同志对新闻的导向有所忽视,有所淡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总的就是要像李瑞环同志所说的,要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遵循新闻自身固有的规律结合起来,一致起来,我们既不能忽视新闻自身的规律,又不能忽视四项基本原则,那么如何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一致起来呢?我觉得关键问题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继承就是说继承我们党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