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源于自然,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生存资料,进而人类社会也是以自然为依托而存在的.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觉得其自身似乎可以驾驭自然时,自然又以其独特的方式反作用于人类,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与人的关系的方式得到了延续和延伸.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冲突不断,我们应始终坚持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原则,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
人类在追求社会全面发展的奋斗过程中 ,应注意生态平衡 ,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平衡发展 ,因此 ,教师在生物课的讲授中 ,应始终贯彻好自然保护思想。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学在带来福音的同时,也造就了危害人类的魔鬼.文章分析了老子"复归于朴"的思想,提出了当代科学发展的根本方向应是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观点,认为科学发展的终极目的应是促使人类回归到有着丰富充足养料的自然之母的怀抱,使人类达到"天人合一",享有永恒的幸福、宁静和自由.  相似文献   

4.
生态危机是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的不合理是诱发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而人类文明精神的内在缺陷直接导致了文明对自然的缺失和人类生存方式对自然的伤害,在被人类文明疏远的境况中自然的处境愈益恶化。也导致了发展的危机和文明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自然至今已经经历了五个时代:黑洞时代、物质世界时代、低等生命时代、高等生命时代、人类时代。"不适者退化、灭绝"是大自然对生命毫不留情的淘汰法则,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越来越缺失,长此以往,人类生命机体与病毒之间的战争会以人类绝灭、病毒全面获胜而结束。人类的生存空间无限扩张天将灭人,人类的野性丧失人将自灭,因此,人类生命的延续一方面需要极大地压缩自身的生存空间以与自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在自身的生活方式上需要野性与文明的双重变奏。  相似文献   

6.
劳伦斯在小说《虹》中对自然的生态书写、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深刻反思和对非理性哲学的高度崇尚都体现了作者极富前瞻性的生态思想。作者在小说中不遗余力地讴歌自然,其对"自然"的书写集中体现了他的生态之思:人是大自然的成员,人的物质生存和精神生存都离不开自然,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应寻求与自然和谐互惠的生存方式,尊敬自然,敬畏生命。  相似文献   

7.
《梦》是日本导演黑泽明执导的一部奇幻电影作品。《梦》通过描述时代背景不同、场景各异的几场梦境,再现了人类敬畏自然、改造自然、顺应自然三个时期中,人类与自然的相处方式,传达出人与自然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一生态思想,警醒人类应该从生态整体主义的视角出发,在兼顾生态系统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瑶族古歌抒写自然,思考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人类既热爱自然,同时又敬畏自然.瑶族古歌审视和反思人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在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既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面,又有与自然相对立的一面.瑶族古歌关注人类精神生活与自然的关系,在和谐自在的自然中,人类拥有美好的精神家园,人与人和谐相处,然而在环境遭受破坏时,人的精神遭受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遭受破坏.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五类德育内容之一,核心是学习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包含"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内容.当人类以个体方式与自然相处时,人和自然的关系本不是问题,但当人类以社会方式并充分发挥科技力量与自然相处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为一个复杂的伦理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和共同进化 ,应由对立走向和谐 ,由敌对走向审美。人类应建立一种审美的自然观 ,用审美的态度去对待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并运用美学的观点来创造现代文化环境 ,使生活回归自然 ,融于自然  相似文献   

11.
当今时代人类生存困限的集中表现是生态危机.这种危机是人类"家园"的毁坏,是将人类连根拔起.导致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自在自然的"遗忘."其实质上就是人类只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实践论关系而忘记了人与自然的存在论关系,只看到了自然的工具性而没有看到自然的自在性,最终否定自然对人类行为的"边界约束."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所倡导的"反自然"都是这种观念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2.
现代科学在带来福音的同时,也造就了危害人类的魔鬼。章分析了老子“复归于朴”的思想,提出了当代科学发展的根本方向应是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现点,认为科学发展的终极目的应是促使人类回归到有着丰富充足养料的自然之母的怀抱,使人类达到“天人合一”,享有永恒的幸福、宁静和自由。  相似文献   

13.
人类长期把征服自然作为追求,以致自然不堪重负,对人类予以惩罚。人们认识到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为此开展环境教育与生态教育。教育应重新唤醒人类的自然本性,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并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是对现代性理论及其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实践进行批判反思的积极成果。当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建构应重视其"出场路径",在批判现代性主体性、理性、价值观、制度观等的基础之上,建构不同于现代性人类中心主义的"人类—自然"生态主体观,不同于现代性工具理性、经济理性的"人类—自然"生态理性观,不同于现代性人类价值本位的"人类—自然"生态和谐价值观,以及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制度观。  相似文献   

15.
人类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胡家祥人类既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又是对自然本身的扬弃。一般动物虽然具有活动的才能,但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被动地服从自然,因而仍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出现意味着自然物否定了自身;人类能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来为自己服务──...  相似文献   

16.
在继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当代自然教育基于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重新思考,要求实现让儿童在自然中通过自然获得自然发展的基本含义。幼儿园应改造以往的空间设计思路,为幼儿创设能够让其在自然中学习的园所环境;创新课程组织样态,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以多种形式和方式自主地探索和体验自然,从而自然地实现幼儿全面健康发展与教师主动专业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人类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是人类思考和面临的一个永恒主题。中国先贤关于必须顺应自然规律、维持生态平衡的渊渊哲思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思想前导。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消耗的自然资源同时剧增,生态问题日益尖锐。我们应摒弃建立在"人类独尊"观念基础上的以征服自然和征服他人为目的的价值观,进行生态化治理,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谐,达成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化。为此,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投入、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降低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实行生态技术为支撑的绿色生产;二要改变消费方式,完善环境保护税制度,推行简约的低碳生活,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反对过度消费和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耗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部关于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会议的结束,中国极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种植基因水稻的国家。这表明,人类改造自然并让科学造福于人类的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自然的和技术的然而,这种方式是不是最适宜的,是不是真的能给人类带来幸福,是不是符合经济学的最优投入产出比,都需要时间来检验。改造自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贴近自然或模仿自然的方式,另一种则是远离自然或非自然的方式。在这两种选择中,英国王子查尔斯曾表述过,在转基因食品面前,人们担心上帝的角色正在被技术所取代,公众将面对一个不祥的未来。即使是为了填饱众多…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人类的诞生之谜是自然与人双重化的结果,自然提供了发生学前提(本源性),人类的自为、能动性是自我提升的决定性因素(超越性).在实践的中介下,人类才获得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在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继承和发展先秦道家和其他诸子生态思想的基础上,汉代道家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生态和谐观,包括自然的和谐、人类自身的和谐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三个方面。汉代道家认为,自然界本身是天然的生态家园,天地、日月、星辰和人间万物和谐共存;人类作为万物之长,也应效仿天地自然,注重相互之间的和谐共处,形成君明臣忠、父慈子孝、六亲和睦的社会;天地自然是万物之母,人类应该努力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