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保证出好书的机制祝国华出版社要多出好书,少出平庸的书,不出坏书。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出版社的领导们有谁不懂得这个道理呢?然而有些出版社却违背了办社宗旨,出了坏书;有的出版社甚至多次、多本违禁。他们缺乏出好书而不出坏书的机制,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到头来...  相似文献   

2.
在当下中国,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做强和做大,一靠政策,二靠人才。政策靠党和政府制定,人才靠出版社发现与培养。出版社编、印、发、财、管,工作林林总总,需要各类人才,但作为内容产业的市场竞争主体,编辑人才是出版社各类人才中最关键的人才,编辑工作是出版社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人才队伍,是出好书、创效益、走正道的前提和保证。笔者先后担任过省文艺、人民、教育三个出版社的社长,2000年后又在出版集团分管编辑工作,积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教训,深感在造就编辑人才队伍过程中,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尤为重要。本文试就编辑工作中的领军人才作一论述,以求教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3.
冯青 《出版视野》2004,(5):26-27
根据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全国出版社的改制工作已经启动。从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就意味着出版业将全面、彻底进入以市场为主导的竞争时代。出版社拿什么去竞争?勿庸置疑只能是好书,精品书。书是由人做出来的,要出好书就得有好的编辑。有无一支过硬的编辑队伍,特别是一批战斗在一线、能打硬仗的责任编辑,是出版社参与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以出好书为本──记21世纪出版社高学芬屈指一算,21世纪出版社在明年该举行10周年社庆了。近10年来,她洋溢着创业者的热情,洒满了跋涉者的汗水。书本,书本,出版社以出好书为本。ZI世纪出版社初创时期每年只出书30种左右,几乎没有什么书重版,获奖书寥寥...  相似文献   

5.
品种竞争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和发展编辑出版以及印刷的生产力,大干快上,有水快流,市场是不成问题的,市场好像是一片尚待开垦的处女地,有着无穷无尽的需求。市场竞争阶段,出版的重心开始从编辑转向发行,营销或推销开始成为出版社经营的重点。多出书、出好书,已经不能完全体现出版社的价值,出版社的价值要由市场确定。在品种庞大堆积的个性化竞争时期,多数图书销量的不断下降,将畅销书不断推向前台,其对市场的影响日益增大。出版社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读者需求,创造畅销书,靠品种和渠道吃饭的时代已经过去。  相似文献   

6.
一个出版社要把书出好,要提高出版物文化品位和图书质量,为读者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靠什么?靠发行吗?发行对于图书销售的数量,起相当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起关键的作用,但它不能决定图书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一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是1981年底成立的新社,它的前身是湖南人民出版社少儿读物编辑室。新出版社、新编辑室、新编辑,工作千头万绪首先应该抓什么? 出版社要多出书、快出书、出好书,使各部门协调一致,第一个环节要抓什么? 从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出版社工作尽管千头万绪,离不开一个目标——出好书,而要出书出人才,首要的工作是抓好选题。  相似文献   

8.
重视出版源头 繁荣科技出版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张雪为了出好书,需要重视编辑出版的每一个环节。而出版的源头──作者是出好书的重要基础。本文想就此谈几点看法。一、调查出版资源,制定长远出版规划和短期出版计划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云集了大批科研人材,有众多的学术...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刚开完第四届中国图书奖的发奖大会,我们还没有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多出好书,繁荣出版的舆论环境已经形成。在抓整顿的同时狠抓繁荣,这是出版界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也是广大读者所热切企盼实现的实实在在的事。多出好书,固然要有党的出版方针指引,有中央出版领导机关的具体部署,但最直接的还是要靠各个出版社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广大出版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出版社出什么书,不出什么书,不但能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而且能直接影响到作者的写作,这可以说是最直接最具体的提倡和导向,对优化文化环境、舆论环境有最现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据报载,全国出版社已有四百一十个了。据我所知,有的是一个出版社分出好几个出版社,有的是某些机关事业单位自己成立了出版社,虽说有分工,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界限分明,所以就出现重复出书的现象,其中最突出的是文艺书籍和某些工具书。有关部门为什么要批准成立那么多出版社?当然,回答是明确的:为了多出好书,为了发展出版事业。出好书的环节很多,出版社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多出好书,最主要的还在于有较多的好的作者。当然,好作者不少是在出版社帮助下成长起来的,但那也得具备一定的条件。从目前来看,已成熟和在帮助下能达到较高水平的作者,他们的人数和他们著作的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四百多个出版  相似文献   

11.
浅谈作者队伍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出版社来讲,作者是其“衣食父母”,尤其是在当今出版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更要重视建立稳定的高水平的作者队伍,为出版社提供优质的稿源,这既是增强出版社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满足读者读好书的需要。对于如何建设好作者队伍,笔者有以下粗浅的认识。  一、提高出版社声誉,吸引更多优秀作者出版社良好的形象,是靠较高的图书品位、较高的图书质量来树立的。多出书、出好书、出精品书,对于提高出版社的声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一个出版社如果出版了一大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图书,那么必然它的读者众多,社会影响大,认同度高,作者也…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立行业规范和遵守职业道德的倡议书科技出版社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出好书,为全民族传播、积累文化科技知识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为了使科技出版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加强出版社内部的管理,同时也为了保护各科技出版社自身...  相似文献   

13.
大学出版社是我国出版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为繁荣我国的出版事业和图书市场,多出好书,特别是多出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和教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天,大学出版社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快更好地建立和健全良性竞争机制,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而不断地优化选题,在专著和教  相似文献   

14.
出版社图书馆藏书结构的合理性袁建国出版社好似一台机器,图书资料工作犹如其中的一个零件,尽管零件本身不能直接创造利润价值,却能影响整部机器的运行。出版社图书馆藏书结构是否合理,能否满足编辑工作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出版社能不能快出书,出好书。所以,...  相似文献   

15.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编辑的职责更加明确化,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为作者出好书,为广大读者出好书。前者是把书出好,出成精品书,这是一个编辑生产过程,要求编辑具有精品意识;后者是出版好书,多出精品书,这是一个走向市场过程,要求编辑具有市场意识。这两者要得以很好地实施和实现,搞好出版服务是最基本的保证。出版社是服务企业,图书是商  相似文献   

16.
出好书是出版社的职责所在,也是出版社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多出快出好书,我们的体会是:强化出版社的主体意识是个重要前提。 所谓主体意识,就是作为文化企业的出版社为发挥其文化商品——图书的特殊功能而具备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基础在于对自身的性质、地位、职责与服务对象(市场)的清醒认识,以及在这一认识之上确立的出版社在图书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一家主体意识鲜明的出版社,她的出书特色与出版追求,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地方教育出版社的图书宣传徐雁平地方教育出版社能在短短几年里获得双效益的大丰收,除了多出好书等原因之外,大张旗鼓的图书宣传也功不可没。图书宣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扩大了图书和出版社的影响,成为促销的良策。教育出版社的图书宣传方式有不少,大致可分为两大...  相似文献   

18.
优化选题多出好书服务读者──金盾出版社的大思路宁宏宇金盾出版社成立10年间,共出版新书666种,总印数达到10353万册,平均每种发行15万册。有68种图书在全国性评奖活动中获奖,60种书被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购去版权,在当地出版发行。近几年...  相似文献   

19.
多出好书是衡量出版社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志。好的选题规划是多出好书的可靠保证,它将给出版社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出版社始终抓紧选题规划的制订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我结合海天出版社的情况略论选题规划的制订工作。一、要有明确的选题规划指导思想海天出版社是担负对外对内双重出版任务的综合性出版社,其选题规划应紧紧把握“立足特区,面向海内外,起‘窗口’、‘桥梁’、‘内外辐射’作用”这个出版方向,围绕出版社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和发展外向型出版事业这个目标,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基础,从实际出发,确定长期、近  相似文献   

20.
(一)利润与奖金挂钩符合改革要求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出版界出现了把利润作为追逐目标的情况。有的出版社向所属编辑部、室,层层下达指标,使出书围着利润转,每出一本书,都要考虑盈亏和盈亏多少。这个做法引起了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导致“一切向钱看”和坏书泛滥的温床,进而对国家制定的利润与奖金、福利基本挂钩的政策提出了责难,认为“一切向钱看”是这个政策逼出来的。我认为,出版社大都是自负盈亏的。出版社要生存,要发展,要多出好书,都要有资金。资金主要靠出版社的经济效益。不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