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慧芳 《文教资料》2007,(27):14-15
《奥赛罗》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引起了世人的很多关注,众多评论家非常同情苔斯狄蒙娜的遭遇并纷纷评论其惨死之因。《奥赛罗》的悲剧是男主人公奥赛罗的自卑心理和白人世界的种族优越感的结果,这一点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可以很好地解读。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对悲剧进行了全面论述,对后世悲剧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莎士比亚作为欧洲最伟大的剧作家也深受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影响,然而他是以扬弃的方式对悲剧理论继承的,并在作品中加入与他所处时代相契合的独特风格.本文从"情节整一律","悲剧人物论"和"悲剧‘净化'说"三方面对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进行分析,以达到帮助理解亚里士多德部分悲剧理论和<哈姆莱特>作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部,《奥赛罗》的悲剧根源历来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嫉妒说"、"轻信说"和"身份危机说"这三种观点影响较大,且被广泛接受,但这些决不是造成其悲剧命运的最重要的原因。奥赛罗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在于门第之差为悲剧埋下了祸根,他本人内心关于纯洁爱情的痛苦又无法消解,奥赛罗最终选择亲手扼死苔丝狄蒙娜,真相大白之后他只能饮恨自杀以谢天下。  相似文献   

4.
解靓 《文教资料》2008,33(14):22-23
在<奥赛罗>和<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塑造了两个具有典型性的西方社会中的"他者"形象(奥赛罗和夏洛克).他十分相像地描述了"他者"与西方社会中其他人物的关系.为了迎合观众,两人都被安排了悲剧结局.同时,莎氏又给予了他们由衷的同情和尊敬,体现出剧作家包容一切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邵杰 《考试周刊》2011,(46):30-31
本文从作品本身分析奥赛罗的性格特征,奥赛罗所处社会的背景,以及奥赛罗的心灵困境,来描述造成奥赛罗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其中描写的女性形象被人们长期忽略甚至误解.<麦克白>中所描写的女性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所受压迫最深的一部作品,这与莎翁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经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奥赛罗》中的悲剧成因引起无数争议。大部分争论都围绕奥赛罗外部矛盾进行分析,其实,莎士比亚在剧中设置的种种冲突与剧中其他人物密不可分。文章利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伊阿古和凯西奥之间的关系,探究奥赛罗悲剧复杂的内部原因,对健康精神世界的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主要阐述了他的悲剧观,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和启发性的悲剧理论."四大悲剧"是莎士比亚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也基本上代表了他最辉煌的文学成就.在创作实践中,莎士比亚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文章主要通过比较的方式.从悲剧主人公的选择和造成悲剧的原因两方面来探讨莎士比亚对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奥赛罗》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经典著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关于嫉妒和诱惑,爱恨和毁灭的悲剧故事,其中所体现的悲剧内涵意蕴深刻,极具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真实、大放异彩的文学形象,尤其是奥赛罗性格特征的复杂性,为人物注入了深刻而饱满的灵魂,震撼拷问着每一位读者的心。从人物的冲突和矛盾抽丝剥茧地探寻奥赛罗性格的多层二重性,旨在深入认识人物和作品背后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悲剧往往体现着作者对现实更深刻的认识。莎士比亚一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而其中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则被被公认为"四大悲剧",这是莎士比亚悲剧的中心作品以至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转折点,是莎士比亚思想集大成者。而四大悲剧所折射的灿烂文学光芒的阴影下,则是作者体现出来的依附于权贵,取悦于王权,为王室服务的权贵思想。本文就这一现象及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有《无事生非》、《仲夏夜之梦》、  相似文献   

12.
"嫉妒说"与"轻信说"不能将莎士比亚《奥赛罗》悲剧的深层原因进行深度解释。从身份认同与他者角度,剖析奥赛罗对威尼斯白人基督教社会身份认同的困境、失败与否定,从而揭示其轻信、嫉妒、杀妻及其自杀的深层心理原因,重新解读奥赛罗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莎士比亚的思想、创作既是人文主义的又是宗教的.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一种"基督教悲剧",更多地体现了原罪、忏悔和救赎等宗教观念,他四大悲剧作品之一<麦克白>,就很好地阐释了原罪意识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悲剧.  相似文献   

14.
《奥赛罗》和《伤逝》分别是莎士比亚和鲁迅的悲剧作品。虽然两部作品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出于风格迥异的作家之手,但在女主人公的命运及悲剧根源等方面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本文采用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这两部作品,试图证明男权中心文化的毒害是两位女主人公悲剧的根源,女性地位的提高需要男性和女性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师: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罗密欧与朱丽叶>.哪位同学介绍一下莎士比亚及其创作? 生: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2部叙事长诗,37部剧本,他的主要作品是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  相似文献   

16.
陈海容 《文教资料》2008,(32):20-22
本文结合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阐述的悲剧理论.将<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情节安排、人物形象塑造、结局的设计上与四大悲剧进行比较.分析莎士比亚悲剧对<诗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阐释<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四大悲剧各自独特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悲剧作品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这部伟大的作品对后来的众多悲剧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当代小说家金庸的著名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我们也似乎能找到一点这部悲剧作品的影子.本文试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悲剧描写方面的一些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以其塑造的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伊阿古形象和做事鲁莽、轻信谗言的非洲裔的军事将领奥赛罗等人物上演了一出奸人得道、美人香消、英雄洒泪的荡气回肠的悲剧。本文根据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探索《奥赛罗》中文学语言的这种"陌生化"在人物的刻画、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表达几方面的作用,揭示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一些特点和魅力。  相似文献   

19.
张姝姝 《海外英语》2014,(9):260-261,265
《奥赛罗》悲剧的形成,众多学者历来有不同见解,但鲜有学者从对话的语用分析入手,分析奥赛罗悲剧产生的原因。笔者将介绍几种会话交际分析方法,从语用学会话角度入手,重读剧中对白,解析伊阿古如何运用语言这一隐形力量使得奥赛罗沦陷于悲剧漩涡,又是怎样使得伊阿古阴谋得逞?  相似文献   

20.
陈达 《文教资料》2008,(34):31-33
<麦迪逊之桥>是罗伯特·沃勒的第一部作品,讲述的是一对中年人的婚外恋的故事,阐述人的精神世界的孤独、困惑、压抑和叛逆.作者所塑造的男主人公罗伯特的形象具有代表性.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罗伯特对艺术的追求,他的叛逆精神和他与弗朗西斯科的爱情角度来分析他的悲剧意识,并探究造成他悲剧意识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