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结构、语义和文化来表达思想就会产生语言迁移现象.语际迁移主要有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凡是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的,我们称其为正迁移,凡是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干扰作用的,为负迁移.一方面,母语与英语有着相通之处,可以促进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增加英语学习者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母语又会干扰学习者的语音、语法掌握和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学习者应利用其积极作用,同时避免其不利因素.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探讨了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指出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利用母语,避免滥用母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母语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刘犀灵  刘俊霞 《科教文汇》2011,(10):144-145
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发音、词汇、表记、语法等各个方面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母语的干扰。本文主要从发音方面探讨中国学生在学习日语时所受到汉语发音的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3.
量词(日语称为"助数词")在汉日语言系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历史和文化的渊源,汉日量词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计量对象部分相同的量词最易使日语母语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产生负迁移。本文试分析一些常用计量对象部分相同的量词,以期对日语母语者的汉语量词学习提供帮助,并针对日语母语者在汉语量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陈娟  黄智 《内江科技》2011,32(8):79-79,23
本文在分析语言误区的原因基础上,总结母语和英语对于学生学习日语的负迁移影响,并初步探讨教学中更好的利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成果,排除母语和英语的干扰,更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多语言的利用能力,帮助日语专业学生打好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二外日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日语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对学生使用日语的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其熟练运用已记住的语言材料,达到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的程度,而且还要求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材料。此外,利用母语学习日语是可取的。日、汉语音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语法方面品词的概念也有些是一致的;句子的结构也有相通之处。学生已掌握的汉语和英语方面的听说读写等言语技能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日语相应的言语技能,促进汉语和英语在日语习得中的语用迁移;但同时也要克服汉语的干扰作用,消除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6.
二外日语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外日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日语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对学生使用日语的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其熟练运用已记住的语言材料,达到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的程度,而且还要求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材料。此外,利用母语学习日语是可取的。日、汉语音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语法方面品词的概念也有些是一致的;句子的结构也有相通之处。学生已掌握的汉语和英语方面的听说读写等言语技能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日语相应的言语技能,促进汉语和英语在日语习得中的语用迁移;但同时也要克服汉语的干扰作用,消除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7.
翟立伟 《科教文汇》2015,(4):165-166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迁移作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话题之一,但是多数研究的重点都放在母语的负迁移作用上,忽视了母语正迁移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母语正迁移机制的研究,结合分级教学下C级学生的英语水平现状以及在外语学习过程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并阐释了母语在基础薄弱班级进行教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迁移作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话题之一,但是多数研究的重点都放在母语的负迁移作用上,忽视了母语正迁移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母语正迁移机制的研究,结合分级教学下C级学生的英语水平现状以及在外语学习过程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并阐释了母语在基础薄弱班级进行教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指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对获得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影响。语言迁移按其影响的效果可分为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母语的正迁移有助于外语学习,而负迁移却会导致错误的产生,对外语学习起阻碍作用。一般来说,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外语相似或完全一致时会产生母语的正迁移,反之则产生负迁移。  相似文献   

10.
郑娟 《大众科技》2008,(5):158-159
母语对第二外语学习(SLA)起着正、负迁移作用,母语负迁移在高职高专学生的外语学习中有负面影响,在翻译方面尤为明显。文章以二语习得理论为依据,结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分析了其在汉英互译当中的常见错误,探讨了在高职高专翻译教学中,如何避免母语负迁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得重要因素之一.它会在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用等层面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本文通过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的对比,探讨汉语在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过程中在语音,句法及词汇等方面的典型的负迁移对日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曾齐修 《科教文汇》2007,(10S):200-20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得重要因素之一。它会在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用等层面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本文通过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的对比,探讨汉语在中国学生学习日语过程中在语音,句法及词汇等方面的典型的负迁移对日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语言迁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较为特殊,在充满母语干扰的环境里学习英语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本文主要讨论母语在初中生英语学习中产生的负迁移,针对出现的负迁移现象,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张伟君 《内江科技》2009,30(12):195-195,124
日语是英语专业学生第二外语的首选课程,而日语词汇又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日语的难点所在,本文以新版《标日》词汇教学为基准,对如何利用汉语和英语对于日语学习的正迁移谈了一些粗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论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迁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艳乐 《科教文汇》2009,(7):144-145
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不可忽视。本文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第二语言为例,就这两种语言本身和认知心理方面阐述了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正迁移现象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记忆是学习日语的必要条件,所有学习都包含着记忆.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记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在学习过程中,新知识的获得都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没有记忆的学习是难以想象的.作为外语教师,掌握记忆理论,根据记忆规律组织外语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遗忘的干扰,获得巩固的、系统的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17.
张国娟 《科教文汇》2009,(11):249-249
学习任何外语,母语都起一定的负面作用,其负作用的表现有语音方面的,有语法结构方面的,还有语言习惯方面的。中国人学日语,我们的母语——汉语也对学习日语有负面作用,但是与学习其他语种不同,汉语对学日语的负面作用,不仅表现在上述三个方面,即语音方面、语法结构方面、语言习惯方面之外,还特别突出地表现在中日同形词的误用上,我们中国人在理解日语汉字字义方面比较容易,但在使用方面往往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辨析日语中的汉字同形、异音、异义词,使学习者能够准确地使用这些词汇,避免误用,闹出笑话。  相似文献   

18.
郑桂芳 《大众科技》2010,(11):227-228,219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语义等层面存在些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语学习。文章从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理论、影响母语迁移的因素入手,认为外语教学中应认真分析这些干扰因素的成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进一步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与日语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汉字,汉语词有很多相同或相近。我们的学生(大学生)的年龄大多数为18,19岁的成年人,有着一定的母语语文基础和其他包括逻辑思维在内的分析判断能力。以这样的人为对象教授日语,显然有别于同样条件下的汉字文化圈以外的人学日语,当然更要区别于日本本国人从小学习国语。换言之,中国人学日语有优势,也有劣势。笔者认为我们应充分利用好成年人学习外语的优势,取长补短才是我们应该走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知识与英语的习得有着很大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母语迁移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学习者不断增加,通过对母语正迁移的研究帮助学习者更好的掌握第二语言,减少负迁移作用,促进学习者利用母语正迁移作用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