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材料分析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引入新型汽车用低碳钢板力学性能实验,实验研究BH340钢的烘烤硬化性能,结合实际生产中车身覆盖件大变形成形的特点,进行17%的预变形量及后续170℃、30min的烘烤处理,利用扫描电镜摄取了断口形貌并进行了硬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BH340钢经较大预变形并烘烤后显示出较强的应变时效效应,塑性与韧性明显下降,屈服强度及表面硬度均有所提高,而且在多次伸长类变形中存在破裂危险点转移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美国Miller公司的焊接专家控制系统,对新装备材料7A53超硬铝合金进行脉冲MIG焊,得到焊接接头。研究了人工时效和自然时效工艺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时效后,抗拉强度(Rm)约为母材的84%,自然时效后抗拉强度(Rm)约为母材的77%;经人工时效和自然时效后显微硬度(HV)值均比未时效显著提高。两种时效方法力学指标均超过军方标准。人工时效最佳的温度为150℃;自然时效当超过35天后性能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前驱体碳化等离子熔覆高铬铁基涂层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前驱体碳化复合粉末制备技术,以蔗糖为碳的前驱体制备了等离子熔覆Fe-Cr-C-W-Ni复合粉末;采用优化的等离子熔覆工艺,用该粉末在调质C级钢基材表面制备了高铬铁基复合涂层.结果表明:在800℃时效50 h的条件下,涂层显微硬度与未经时效涂层相比下降不明显,涂层与基材之间没有出现裂纹、孔洞等缺陷,表现出良好的组织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轧后不同快速冷却工艺对低碳低硅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轧后快冷返红温度为600℃时,试验钢的冲击韧性最好;返红温度为550℃时,钢的强度有所上升但塑性降低,冲击韧性有所下降;返红温度控制在650℃时,粗大碳化物从奥氏体晶界析出,导致低温韧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淬火及回火工艺处理的H13钢进行硬度测试及金相分析,结果显示:H13钢在1020℃~1080℃淬火温度范围内、530℃~650℃回火温度区间内,随淬火温度的升高,钢的淬火硬度有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H13钢在1050℃左右淬火时其淬火硬度最高。当淬火温度相同时,随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的回火硬度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560℃左右回火时其回火硬度达到峰值,此时钢的组织主要由板条状回火马氏体、细小碳化物颗粒加少量的残余奥氏体组成,且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回火马氏体逐步向回火索氏体转化;当回火温度达到620℃~650℃时,钢的硬度开始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6.
王子瑜 《考试周刊》2015,(4):194+84
本文设计了三种含铌量不同的微合金试验钢,采用热处理模拟方法研究了900℃奥氏体化550℃等温处理后试验钢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低铌钢热处理后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加少量板条贝氏体铁素体,随着铌含量增加,试验钢组织中板条贝氏体铁素体含量明显增加,且组织细化,同时随着铌含量的增加强度提高,中高铌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可达到400MPa水平,且屈强比较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金相组织观察、常温和低温力学性能测试的方法,研究了回火温度对X21Cr Mo V121钢显微组织和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的回火热处理后,微观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冲击韧性呈上升趋势,而强度及硬度逐渐下降。为了获得较好的低温冲击韧性,此类钢较好的热处理工艺应为1 050℃加热保温1 h淬火后,在720℃加热保温2 h空冷。  相似文献   

8.
建筑钢材是现代桥梁工程主要的建筑材料.钢材具有很好的强度、塑性、韧性和可焊性,不足的是易锈蚀、维修费用大等.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就钢硬度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进口冶金锯片用钢8CrNi的轧态及450~500℃温度范围内的回火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轧态组织是由珠光体构成,淬火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由淬火马氏体逐渐转化为回火马氏体+回火索氏体;试样的强度及硬度连续下降,而冲击韧性、断面收缩率和延伸率逐渐提高。对比65Mn钢板发现,8CrNi的回火抗力提高而屈强比下降。  相似文献   

10.
李岩 《鸡西大学学报》2006,6(3):72-73,52
开发使用新材料25Cr2MoVA钢制造采煤机内齿圈,结合在粗、精机加工过程中采用二次时效以及最终采用二段式气体氮化等合理的热处理工艺,使内齿圈在热处理后获得更高的齿面硬度,耐磨性,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在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铌微合金化低合金高强度钢的高温拉伸试验,采用二次复型法在JEM-2000FXⅡ型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温度的析出相。结果表明,当温度下降低于1000℃后,钢中铌的析出物逐渐增加,钢的塑性开始下降。冷却至900℃以下后,钢的性能变化显著,塑性低,使钢容易产生裂纹缺陷。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弛豫析出控制相变(RPC)技术生产的超低碳贝氏体钢板回火过程中的性能变化,并与控轧后空冷(AC)以及传统的再加热淬火工艺(RQ)得到的钢板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过RPC工艺得到的钢板经500 ℃~700 ℃回火1 h后,随温度升高呈现软化硬化再软化的变化规律,经过AC工艺得到的钢板在回火后硬度和强度变化不明显,而经过RQ处理后的钢板随回火温度升高强度和硬度单调下降。利用RPC工艺得到的高强韧性钢板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滨州学院学报》2022,(6):91-96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三种不同温度下淬火对GCr15钢十字轴组织演变和硬度的影响。利用Deform-3D软件建立十字轴数值模拟模型,得到三种温度下淬火过程温度变化曲线、淬火后组织含量云图及表面和芯部硬度。最后对GCr15钢试样在三种温度下进行淬火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洛氏硬度计得到显微组织和硬度大小。结果显示:淬火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相似,在840℃下数值模拟的硬度最大且马氏体含量最多,在该温度下试验得到的隐针状马氏体和细小针状马氏体最多,硬度也最大;在800℃和880℃下,由于淬火温度过低或过高导致淬火后显微组织和硬度结果较差。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方面和实际工艺中得出用低碳钢强烈淬火+低温回火,其性能优于调质后的中碳钢或中碳铬钢;这种工艺的改变提高了低碳钢的强度、硬度,并且得到了较好的塑性和韧性配合,扩大了低碳钢的使用范围,把零件材料的综合使用性能和使用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及热处理分析,在300~460℃之间对圆锯片用钢8CrV进行了连续回火处理。结果显示: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样的强度连续下降,屈强比略有上升。在420℃左右,发现了回火脆性,冲击值、断面收缩率和延伸率发生明显变化,而硬度略有升高。实验结果为预防锯片工作过程中的失效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热模拟技术,硬度测量及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了简单成分的含Mo微合金钢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含Mo0.33%时,Mo在奥氏体变形后弛豫没有析出产生;在525℃时效过程中形成硬度峰,Mo在Δ基体中发生沉淀。Mo与微合金元素Nb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现有T91钢热处理工艺为依据,结合T91钢管开裂原因,对T91钢分别在770℃,790℃,810℃,830℃进行退火,通过拉伸试验、硬度试验、金相试验并结合钢厂的实际得出,T91钢的退火温度为820℃~830℃,速度为0.13m/min,从进料到出料时间约为120min,管材的成材率提高12.8%.  相似文献   

18.
采用金相观察、冲击、拉伸和硬度测试的方法,研究了二次回火温度对0Cr13Ni5Mo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二次回火后,组织以较细的板条状回火马氏体为主;随着二次回火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冲击韧性呈上升趋势,强度及硬度近似直线降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金相观察、冲击、拉伸和硬度测试的方法。研究了二次回火温度对0Cr13Ni5Mo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二次回火后。组织以较细的板条状回火马氏体为主;随着二次回火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冲击韧性呈上升趋势,强度及硬度近似直线降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研宄了不同晶粒尺寸的42CrMoVNbTi细晶高强钢拉伸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经组织细化处理,42CrMoVNbTi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其微观组织为细小的马氏体板条,在板条内和板条间有大量的颗粒状碳化物弥散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