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电视节目的日益丰富,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在提高,采用什么样的形式组织节目、吸引观众,是电视观念创新的问题。创新是电视成功的灵魂,要实现电视节目的创新,重要的是要在思维模式上创新,要由传统思维实现向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创新是一个人在实践中产生的对本身具  相似文献   

2.
面临新世纪中国电视全频道竞争的态势,每一个频道的节目制作和播出目标变得越来越清晰,那就是让每一个节目尽量多地吸引观众,满足特定观众群体的需要。那么,怎样的节目可以吸引观众、满足观众需要呢?本文试从节目内容的角度,探讨一下成功的电视节目,到底具有怎  相似文献   

3.
张海洁 《新闻窗》2011,(3):62-62
在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里一般总是少不了访谈类节目。这类节目之所以吸引观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主持人与被访者的语言魅力来刻画人物性格,提炼生活哲理,感悟人生真谛。成功制作一期人物访谈节目并不轻松,需要前期准备、现场录制、后期剪辑三个步骤才能完成。成功的现场录制是保证节目质量的前提,而现场录制的质量则完全取决于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否完备。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打好知识基础,具备一定含量的人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把节目做得出神入化,使节目富有勃勃生气,强烈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显然,电视节目主持人对知识的把握并内化为素质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谁都知道一个主持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化素质才能有效地保证节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电视节目吸取互联网互动优势,吸引观众短信参与的互动性节目呈现了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以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改版推出的两档全新节目——大型新闻杂志栏目《九点半》和互动谈话节目《谁赞成谁反对》为代表,电视观众参与节目的互动方式又有新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邵珺 《视听纵横》2005,(1):76-77
每年的岁末年初都是电视台节目改版的大忙时节。这些年电视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的发展有目共睹,这主要得益于电视台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家电视台在市场运作中意识到谁家的节目在受众心目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谁就能在电视市场的竞争中抢得制高点。因此各电视台都在为创立高知名度、高收视率的节目而绞尽脑汁。改版便成为电视求新求变,改变“面孔”吸引观众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7.
吸引电视观众注意力的几个着眼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积极主动的信息搜集者。随着观众审美水准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他们对电视节目的品种、质量和品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泓 《新闻知识》2004,(4):50-51
在综艺节目过时、欢乐游戏过火、益智旋风过后的今天,电视节目又以什么好的内容和样式来迎合观众?许多媒体新锐勇于改革,大胆尝试,运用体验的方式来策划、采访和报道,从而制作出体验式的节目。为此,观众眼睛为之一亮,并紧紧被其所吸引。可以说,很多成功的体验式节目都具有很强的现场  相似文献   

9.
论电视节目编排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让电视节目吸引观众、留住观众?电视节目编排策 略是一项重要环节。在争夺电视观众的激烈竞争中,完成节 目制作仅仅意味着成功的一半,而怎样安排节目的播出时 间,与节目制作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 编排专家弗雷德·西尔弗曼把节目编排称为“美国三大广 播公司最重要的秘密武器之一”。在他看来,节目编排与节 目内容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任何一个电视节目即便制作 水平再高超。如若播出时间安排不当,也无法在竞争中生存 下来。反之,如果把一个勉强合格或试验播出的电视节目安排在一个恰当的时段播出,也能保证一…  相似文献   

10.
电视广告编排艺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的电视观众往往有几十个频道可供选择,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视觉冲击、形象刺激是吸引电视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观众选择或更换频道,基本上是在看到节目的几秒钟内做出决定的,在极短的时间内,新颖的编排方式、精巧的包装往往是吸引观众注意的首要因素,也是影响观众选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娟 《视听界》2005,(2):77-79
访谈节目(包括专访和谈话节目)作为当前电视节目中颇具代表力的一种节目类型,呈现出自己独有的艺术特征和艺术魅力,吸引了相当数量的观众。一般,在访谈节目前期,策划组包括主持人在内,对整个节目会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嘉宾选择、中心问题、讨论范围、流程次序、时间和现场控制等(也有的有现场观众的参与)方面基本上会有一个大致的掌握,以免在节目进行中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影响节目进程,做到有备而战。用行业内的话来说,这就是前期设置,也可以叫做预设。可以说,好的成功的访谈节目,一定是做了大量而充分的前期准备和预设工作,  相似文献   

12.
谁在看?     
北京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谁在说》,望生义能猜出那是一档谈话节目。对于观众来说,一档谈话节目中,是谁在说很重要.不妨看看今天是谁来说——如果觉得说话的人有意思,我们自然就选中了这个频道,就会让这档节目的收视率升上去。所以,选“谁在说”来做栏目的名字,让电视制片人煞费了一番苦心。  相似文献   

13.
王瑞英 《视听界》2002,(2):53-53
一个收视率高的专业频道,必然有它的名栏目、名主持。观众对频道的忠诚,是由栏目和主持人培养起来的,称职的主持人是栏目、频道吸引观众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我国节目主持人的现状正如北京广播学院教授朱羽君曾在《时代造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广播电视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观众对节目主持人的关注程度日益突显。一个知名品牌节目,必定需要一个与之风格相符合的主持人。因为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肉体与灵魂的脱离必然会使整个节目看起来了无生气,只有节目风格和主持人的风格互相适应,相互映衬,节目才有可能成功,才会具有吸引观众的生气。本文意在探讨节目风格与主持人风格之间的关系,让二者可以相携共生,并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相似文献   

15.
社教类少儿节目主持人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红 《声屏世界》2011,(12):28-28
社教类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中对受众进行社会教育、文化教育的一类节目样式。这类节目寓教育于娱乐.寓教化于服务,寓宣传于信息、文化知识的传播之中。它题材广泛、节目设置、编辑、播出手法灵活多样。是集中体现媒体特色和水准的一类节目。社教类节目往往设置固定的专栏和节目主持人.注重与观众的交流.吸引观众参与节目,调动各种艺术手段,进行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让观众在兴高采烈中陶冶性情,提升思想,  相似文献   

16.
侯斐 《记者摇篮》2010,(6):47-47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探索频道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不仅在众多观众中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让媒体界的专家学者们眼前一亮。同时,它的“纪录片故事化”及“纪录片娱乐化”的理念也启发着中国传媒界尤其是纪录片的创作者,成为他们学习和观摩的样片。那么探索频道节目究竟为什么吸引了那么多的观众呢?  相似文献   

17.
林立 《视听纵横》2001,(2):94-94
当前,我国电视观众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观众需求的差异性越发明显,这使得以往笼而统之的涵盖一切却又面目模糊的“大众”概念远远落伍,也使得面向所有观众,幻想把所有观众都吸引到一个栏目或一个频道的做法很不现实。因此,把电视观众市场按照地理、心理、职业、化程度等标准划分,聚合成一个个“分众”群体,确立目标观众群,依靠特色经营保持电视节目独有的风格,以与特定的观众群相适应并吸引他们,使他们产生一种新鲜感和信任感,这将是电视节目运作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在今天各类媒体的激烈竞争中,我们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无法强迫观众去收看,但有一个办法,就是运用精彩独到的标题来引起观众注意,吸引观众的眼球。那么,什么样的标题能锁住观众的眼球?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就是“简洁明快易懂,准确生动深刻”。观众对电视评论节目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来自标题,节目能否抓住观众,首先要看标题能否吸引观众。我认为,好的标题除了包含有足够的信息量,首先要简洁明快,琅琅上口,好看好记;第二,好的标题还要生动有趣,应该将节目的亮点和兴趣点表达出来,让人一眼看上去就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人的收看欲望,急于知道节目…  相似文献   

19.
电视节目编排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视节目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带动着电视观众的欣赏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观众已从过去的“不得不看”转变为如今的“有选择地看”.可供观众选择的范围愈来愈大。电视频道间的相互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各电视台除了努力打造精品节目.更好地服务于观众外.在电视节目的编排上推陈出新.以高超的编排艺术来吸引观众.提高电视节目的“卖点”.不失为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20.
邵学新 《新闻记者》2006,(11):55-57
如今,电视媒介竞争可谓是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一百多套节目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但是静下心来细心观察.最吸引人眼球,能让观众锁定的往往是那些包装精美、充满视觉冲击力的频道和节目。事实证明.包装绽放出的美丽火花,不仅让观众享受到了视觉带来的愉悦和快感,而且树立了频道、节目崭新的形象和美誉度。提高了频道、节目的广告市场占有率。在这方面.CCTV-3、CCTV-10、上海电视台、湖南卫视、安徽卫视等大台为地方中小电视台作出了成功的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