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诗宋词是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它往往有丰富的意象,多样的意境,是诗人独特情感的表达。鉴赏诗词通常可以遵  相似文献   

2.
唐诗宋词是古典文化之瑰宝,走近唐诗宋词,犹如走进了一座美的殿堂,鉴赏唐诗宋词,就是探寻美的历程。这种美的发现离不开对意境的体味,其中鉴赏诗歌的形象是体味意境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形象包括主人公形象、诗人形象、景物形象、意象和意境。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开展意境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音画同步”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感受美的物象;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意境美,帮助学生感知事物,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创造性地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开掘意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拓展知识面.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材内容蕴含自然美、情感美、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音乐美、意境美。教学上要力掘美的潜质,让学生理解美、体会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美的情感是需要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陶冶的。在教学中应通过引读创设情景,使学生入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具体形象的实体有助于学生的认知。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应特别注意挖掘和捕捉美的实体,从而创设美的意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国各高校对美育建设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欠缺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推广经典诵读能推进高校美育建设,帮助学生捕捉"形象美"、感受"韵律美"、追求"情感美"、回味"意境美"、获得"理性美",追求美好的人生趣味和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语文教学应是美的语言的漫步,美的情感的激荡,美的思想的熏陶,美的人格力量的感召,美的事理的鉴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注重知识的传授外,更要注重情感的激发,讲求意境设置的艺术性,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伴随着情感,在优美的意境中遨游,进而升华到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丰富的知识,受到精神上的洗礼。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就是语文课堂教学意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8.
古诗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以其精练的语言,描绘了丰富的场景,表达了真挚的情感,抒发了深远的意义。古诗凝聚了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有利于提高小学低段学生的审美感受。小学低段的古诗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诵读能力,感受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以某小学的执教者教学《敕勒歌》为例,用"以歌教歌"的教学方式探究小学低段古诗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应重视作品自身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意境,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材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它蕴含丰富的美育内容;美的心灵,美的结构,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为审美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挖掘美育内容,让学生在感悟、品味中得到美的陶冶,培养学生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11.
<正>在近几年的古典诗词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能够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也能联系到一些意象所蕴含的情感,但在描述诗词意境的特点和情感时,或是茫然失措,或是失之偏颇,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表达。究其原因,则是学生对意境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描述意境的"专业术语"来进行表达。而对于诗歌意境的把握,又直接关系到对诗歌内容情感、手法技巧和语言风格的  相似文献   

12.
唐诗宋词是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它往往有丰富的意象,多样的意境,是诗人独特情感的表达。鉴赏诗词通常可以遵循这样一个步骤,就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这一节课就沿着这样的思路,带学生走进东坡词。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文质兼美的范文。它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还要诱导学生学会欣赏文中蕴含的美 ,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中。1、欣赏语言美许多课文语言凝炼 ,文采飞扬 ,看似平常的字眼 ,细细玩味 ,令人拍案叫绝 ,有非此莫属之感。在教学中可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 ,抓住传神之笔 ,让学生品词玩句 ,反复体会感受 ,把握课文的意境美 ,体味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感染 ,提高欣赏语言文字美的能力 ,为写作中的遣词造句积累材料。2、欣赏文中的自…  相似文献   

14.
朗读的魅力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课文蕴含的情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相似文献   

15.
意境美是由客观的形象和作者的主观感受和谐统一组合而成的。对古诗进行意境美的分析,是培养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关键。本文在对几首古诗具体分析基础上,说明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捕捉情感、进入境界、领悟意蕴几个环节来逐步引导学生,体味古诗中的意境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可谓意境深远,散发着美的芬芳。如何使学生感知作品的美并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行美的创造呢?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7.
诗词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是美育的重要课题。在平时教学中,特别是在古诗教学中更应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具体实施方式有再现形象美的直观演示法,体验情感美的朗读训练法和拓展意境美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我国的唐诗宋词等都受到句数、字数等限制,因此,古代名家在填写诗词时非常重视字词的推敲,讲究"一字传神,一语惊人"。凡是在关键词句位置都非常重视遣词造句,力求炼字精确,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令人刮目相看,这就是所谓的"诗眼"。在教学中,教师须从"诗眼"出发,引导学生品味好词佳句的含义,体会古诗所蕴含的意境,感悟其中的诗情画意,使古诗教学变得更加扎实而灵动。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53):31-32
散文教学就是要体味精准语言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经验。作者在散文教学中从情感、语言、意境三个方面中提升学生美的感悟,从而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是古诗词最重要的特征.这"画",这"情",就是诗词的意境,催人遐想,让人深思.因此,走进诗境成为解读古诗词意蕴的前提.请看<小池>的执教者如何在课堂上"注重读,发挥想,引导品",让学生感受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