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连词是语篇中连接词、短语、句子以及段落的词。受不同文化及思维模式的影响,英汉连词有很多方面存在着异同。英语中的连词直接,而汉语中的连词隐晦。因此,英汉连词在出现频率、形态结构、所在位置以及语义功能等方面都存在异同之处。通过对比英汉语篇连接方式的异同,可以从一个侧面发现以英汉为母语的人在思维模式以及说话写作模式方面的异同,从而对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产生影响,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学习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芳 《凯里学院学报》2003,21(5):99-100
由于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造成两种语言在句子以及篇章的衔接上也不尽相同。因此在 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异同,使用两种语言各自习惯的表达方式,才能使译文不失去原语文的风采。连词在 英汉互译时可使用的方法有:保留连词,添加连词,省略连词以及转译。  相似文献   

3.
衔接是篇章语言学中最为基本的概念之一。连词的衔接是语篇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汉维语连词的分类、特点等方面来分析比较汉维语连词衔接方式的异同点,进而了解不同语言的连词在衔接语篇时的用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4.
由于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造成两种语言在句子以及篇章的衔接上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异同,使用两种语言各自习惯的表达方式,才能使译文不失去原语文的风采。连词在英汉互译时可使用的方法有:保留连词,添加连词,省略连词以及转译。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思维和认知的结果。思维和认知方式不同,词语的表达形式也会有所不同。通过英汉词序比较发现,两者的异同主要表现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思维方式、文化观念等方面。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分析发现,英汉词序的异同反映了人类认知思维发展的轨迹,以及中西方民族文化心理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在语篇中起衔接作用的“那”有两个:代词“那”和连词“那”。其中,代词“那”所体现的衔接方式是回指照应,连词“那”所体现的衔接方式是连接。本文着重讨论两个“那”的功能,进而说明两种衔接手段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语篇衔接理论是语篇分析中的核心内容。衔接是篇章内的句子在语义和表层结构中的连接方式,是构造篇章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比较英汉语篇衔接方式的异同,并试图寻找形成英汉衔接手段差异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8.
省略具有语篇衔接功能,小句性省略是省略的极致,表达简洁明了。文章以哈代的小说《苔丝》为语篇语料,从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Hasan)(1)(2)的语篇衔接观出发,以英汉对比方式分析英汉语篇中小句性省略的异同,阐明英汉小句性省略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基于系统功能语法概念功能语态系统为框架,以英汉灾难性新闻语篇语料,对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下的广播新闻概念功能进行对比,可以更好地解释新闻语篇本身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下表达概念功能方面的异同。这对于了解广播新闻语篇,提高学习者英语新闻阅读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英汉缩略语对比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汉两种语言在缩略语的构成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它们各自的语意功能,语法功能也不尽相同。本文就英汉缩略语的构成方式、文化内涵、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着大量的量词。汉英两种语言的量词在数量、类别、作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汉英两种语言中量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从结构方面对英汉语被动句的异同进行分析。二者主要差异体现在英语被动句是通过谓词的形态变化来体现,汉语则主要通过被动词来表达。在被动句的翻译过程中应注意英汉语言这种形式上的不对等,并给出符合表达习惯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各民族语言中都有大量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在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有些对应动物词汇可能会使人产生相似或相近的心理联想,但由于中西之间存在着民族、历史、地域、道德观、价值观、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差异,很多对应动物词汇的心理联想意义也有很大不同。本文试图对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中对应动物词汇心理联想意义的异同加以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英汉动物词所承载的寓意反映了英汉民族的文化内涵。英汉动物词在英汉两个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四个方面存在着差异,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异同,对促进英语教学和进行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相当”和“rather”是汉英两种语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相互对应的程度副词。虽然二者相互对应,但意义并不完全等同。由于来自不同的语言体系,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各自迥异的特点。拟从两个词的演变过程、语义及用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异同及其产生异同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数词是语言中必不可缺的一类词,它不仅可用来表示数量,还能在语言中与其他词组合到一起形成数字合成词。文章以汉英词典作为语料的来源,在封闭域中将汉英数字合成词进行分类——名词、形容词与副词、动词,并在此基础上对汉英数字合成词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从而找出汉英数字合成词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有着很大的差异,要想成功进行英汉交流,了解其常见颜色词的共性和文化差异也是交流和日常阅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英语和汉语作为世界上两种重要的语言,在词的构成方面有许多共同点,同时也有各自比较独特的构成方式。通过大量的语言实例,分析英汉词语来源,比较归纳出英汉构词法的异同,对扩充词汇量、理解词汇、进行英汉语言研究、创造新译词以及进行英汉翻译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以构词法为理论基础对英汉网络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英汉网络语言在发展趋势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之处是网络这个特殊的语言交际环境决定了英汉网络语言以经济原则为主,在造词上的随意性、显著的缩略化趋势及赋旧词新义等现象体现了网民们求新求异的心理及语言的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英汉网络语言的不同点则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语言体系、文化背景和网络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詈语的使用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对语言学有很重要的价值。从微观的语音特征来分析汉语普通话和英语的常见詈语词汇,并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可启发更多思考。汉英詈语词的声母或首字母多为爆破音、摩擦音和塞擦音,仅有几个不圆唇的元音也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