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之,"大运河"成为热词,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数量明显增加。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始算,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已逾2 500年,在漫长的历史中,修整、改造、疏浚、开凿新河道不断,直至清康熙中才形成今天的绝大部分为人工河道的大运河的格局。大运河沟通中国五大水系,纵贯华北平原与江南地区,深度融入中国社会历史的演进过程,影响深远,包涵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水利、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2.
关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主要规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措施等条款,此外还规定各缔约国可自行确定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其遗产清单,由世界遗产大会审核和批准。凡是被列入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地点,都由其所在国家依法严格予以保护。《公约》的管理机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76年成立,同时建立《世界遗产名录》。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的名胜,可受到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招徕和组织国际游客进行游览活动。自1975年《公约》正式生效后,已有176个缔约国。截至2003年7月4日,全世界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754处文化古迹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582处,自然遗产149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3处。中国有29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名录,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文化遗产21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  相似文献   

3.
倪豪孔 《新高考》2009,(10):56-57
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各国代表审议决定,把“福建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三十六项世界遗产,也是继武夷山之后,福建又一个获此殊荣的文化成果。“福建土楼”作为植根于东方血缘伦理关系,聚族而居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因其符合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第三、四、五条标准,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4.
<正>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丝绸之路"是中国首次进行跨国联合申遗。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7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中国新闻网报道)  相似文献   

5.
明茗 《初中生辅导》2008,(Z4):90-92
2007年6月27日下午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经过近40分钟的审议,通过"中国南方喀斯特"贵州荔波、云南石林、重庆武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决议。  相似文献   

6.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召开的第 2 3届会议上获悉 ,中国的武夷山和大足石刻于 1999年底被批准正式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其中 ,武夷山为文化和自然遗产 ,大足石刻为文化遗产。至此 ,我们已有 2 3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这 2 3处世界遗产中 ,有文化遗产 16处、自然遣产3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4处 ,分布在全国 1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另外 ,世界上现共有 631处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其中 ,文化遗产 4 81处、自然遗产12 8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2 2处中国的世界遗产又添新成员@陈国治$山东省寿光…  相似文献   

7.
豌豆 《红蜻蜓》2024,(15):20-23
<正>小档案站点:杭州西湖种类:世界文化遗产位置:中国关键间:人间天堂、文化名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说杭州是一首诗,那么西湖就是这首诗的灵魂。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不少,但西湖却自有它的过人之处。它是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同时它也填补了世界遗产中以突出“文化名湖”为主要价值特征的湖泊遗产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昆明大学学报》2013,(1):F0003-F0003
2012年7月1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澄江帽天山占生物化石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片个化石遗产,填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2008年7月2日—10日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从来自全球41个国家的47个候选项目中选出z最新的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独具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筑——中国"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0.
2008年7月8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世界遗产委员会全票通过,中国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了中国第7个、江西省唯一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坐落于江西省东北部德兴市与玉山县的交界处,位于北纬28°54′、东经118°03′,面积达229平方千米。主  相似文献   

11.
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建议将朝鲜半岛西南部的济州岛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随着济州岛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济州岛成为韩国首个世界自然遗址。  相似文献   

12.
珍贵的世界遗产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目前申报面积最大的遗产地。  相似文献   

13.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设立基金,对由各国不断申报、审核批准的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世界遗产是指:从过去继承下来的地球和人类宝贵财富,是当今人类所共同拥有,并要珍惜和郑重传给下一代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肖星 《地理教育》1994,(1):22-23
1992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确定我国的武陵源、九寨沟和黄龙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洋,连同以前已列入该《名录》的北京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长城、秦始皇陵、敦煌莫高窟、黄山和泰山,我国目前共拥有10项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中国大运河及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青桐 《文教资料》2008,(18):59-62
本文首先阐述了线性文化遗产的新概念,论述了线性文化遗产和文化线路作为新型世界遗产种类已经受到国际社会及专家的认同和关注,进而论证了中国大运河所体现的线性遗产特征,提示了它代表着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着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最后对德国中上游莱茵河河谷、法国米迪运河、加拿大里多运河三种河流遗产作出系统的比较研究,指出中国大运河与它们在遗产类别上的复杂差异.  相似文献   

16.
《甘肃教育》2007,(11X):F0004-F0004
2007年6月,经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使中国的世界遗产项目总数达到35个。  相似文献   

17.
福建土楼     
《甘肃教育》2008,(16):F0004-F0004
2008年7月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福建土楼”通过审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8.
背景材料: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中国福建土楼,于北京时间2008年7月7日晨,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已达36处,已占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19.
2008年7月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福建土楼"通过审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0.
山西五台山     
《甘肃教育》2009,(16):F0004-F0004
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中国山西五台山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使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增至38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