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2015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较往年相比,今年高考数学重庆卷文、理科均无偏题、怪题,题型常规,学生入手容易;思维常规,无刻意追求技巧解法,着重考查通解通法.该题非常适合考查考生的实际水平,文理科试题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理科稍微简单一点,文科稍微难一点.不但满足了难度要求,在试题的区分度上也体现得非常好.笔者将文科14题从多角度进行解析,从而训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中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基本上处于技巧层面,往往忽略了考生对高考试题的反应.通过对考生答题反应出来的问题、解答方法和错误现象进行思考,能够帮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研究高考.我们只有认真地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获得对教育的真正理解.笔者在组织2001年广东省数学高考第21题的阅卷中,发现学生对高考试题的解答并不与命题者的命题意图相一致,亦即考生对该题的反应并非该题所期望考查的内容.本文将试卷里的多种答题情形细作归纳分析,以便教师从学生在解答高考题的行为中寻找改进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考数学压轴题是对考生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考查. 它要求考生具有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及良好的解题习惯,深刻体现了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在解决综合性问题中的快捷性和实用性. 压轴题难度较大,但不偏、不怪,思路广、解法多,灵活多变,综合性极强,因此它在高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高考中区分层次和选拔使命主要靠这类题来完成. 本文将全方位地把脉高考数学压轴题的命题走向,精心剖析每一道典型例题,供正在复习备考的高三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2010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文科第16题的不同解法,进而从考试角度和解题角度进行阐析,意在让读者意识到在课标课程高考对合情推理能力的关注,同时认识到高考试题在复习备考中的教学价值.原题如下:观察下列等式:  相似文献   

5.
李波 《中学教研》2014,(8):46-48
2014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全国数学高考大纲卷理科总体上保持了近几年来的命题风格和试题特色.笔者特别关注了第21题,该题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掌握解析几何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的程度,将直线、圆、抛物线等知识点融汇在一起,给人以“亲而不近”之感,好似面熟但并不容易解答,入手容易,但是要想完整解答,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梯度性较强,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命题”的命题思路得到进一步彰显.笔者对此题作了进一步的推广,若有不足之处,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重视双基的落实,以规定知识点为载体出活题。"是新课程高考命题一直坚持的命题原则之一。纵观近年高考数学试卷,每年都有考查考生数学思维灵活性的试题。出活题——活在创新,要求考生能够创造性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本文拟就近年高考数学试卷的“创新题”,浅析高考对考生数学思维灵活性的考查。  相似文献   

7.
2009年高考数学广东卷理科19题是一道平面解析几何题,它考查的内容注重基础,强化主干知识,综合了多种数学思想,不仅符合考试大纲中“对数学能力的考查要以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为基础”的要求,还注重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设计试题,多角度、多层次地检测考生潜能和素质.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考中"微分中值定理之一——拉格朗日定理"和"特征函数和不动点"等高等数学知识已经渗透到高考命题当中,通过对这些试题分析,并给出其初等解法,从而在高考复习中带给广大考生和毕业班教师一些启示,那就是:高考复习备考中要以数学基础知识为依托,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广东省高考试题中连续出现了含正整数参变量的解答题,用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如广东省2009年高考理科数学第21题,2010年高考文科数学第21题,都是以压轴题形式出现.考生必须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作保障,能恰当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才能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一般地 ,我们把不给出函数的具体解析式或图像 ,而只给出函数的抽象记号 (如 f(x)、g(x)等 )及其所具备的条件、性质或示意图像的函数 ,称之为抽象函数 .近年来 ,关于抽象函数的试题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加大 ,特别是今年高考选择题第 (10 )题 ,解答题第 (2 2 )题 ,均为抽象函数题 ,总分值达 19分 !由此可见 ,抽象函数已成为高考的一个新热点 .抽象函数试题具有题型新颖、构思精巧、意境独特、思路隐晦、解法灵活等特点 ,能有效地考查考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数学思维品质 ,较好地体现“遵循大纲 ,但不拘泥于大纲”的命题原则 …  相似文献   

11.
2011年高考数学广东卷(简称广东卷)在2010年试题的基础上适当加大了难度,突出了高考选拔性功能.本文通过对2011年广东卷试题(简称2011年试题)的命题思想、特点分析和考生答卷的分析,希望对广大中学师生在教与学、复习与备考方面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许少华 《考试》2004,(6):10-13
开放性试题可以较好地考查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主动探索能力,可以充分体现“出活题、考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更代表着全面考查考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命题改革方向。因此,它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为使考生较全面地了解开放性试题,增强求解能力。本文将介绍开放性试题的求解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圆锥曲线中常有一类求三角形面积最值的综合题,如2007年陕西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21题(同文科第22题)、湖北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19题(同文科第21题),2006年江西省数学高考理科第21题、全国数学高考理科试题Ⅱ第21题(同文科第22题)等.最近也出现了一道类似的题目:  相似文献   

14.
1数学高考命题的简要回顾 数学高考自1977年12月10日恢复以来,30余年“两个有利”基本不变,但考试工作不断改革,命题改革不断深入. 1.1数学高考命题的变革 (1)命题重点的变化. 恢复高考的头几年,试题主要“考知识”,曾有“高分低能”的非议;1984年“出活题、考能力”,考生成绩低,社会有议论;  相似文献   

15.
高考试题是命题者依纲靠本、科学而精心设计的典型题,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浓缩了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教师通过研究与剖析相关的高考试题多种解法,可准确把握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以及该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6.
数学核心素养和创新意识是近年高考命题考查的热点,在命题求新、求变中渗透和强化数学核心素养,或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兼顾创新意识已成为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山东“新高考”全真模拟考试数学卷的第22题(压轴题)就是一道体现“素养导向,彰显新意”命题主旨的优质试题,它对于新高考地区的教师指导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为此,下面对于该试题从多个视角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数学考纲指出“对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纵览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卷和模拟试题,众多关于不等式的证明或解法的试题无论从题型的设计还是能力立意,理性思维的考查等都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综合和灵活应用方面.在高考命题时,强调不等式与数列、函数、导数等主干知识点的结合,创新问题情景、能够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20 0 2年全国高考文科第 (2 2 )题 ,开高考数学试题题型设置之先河 命制“设计题”是开放式试题的制高点 ,势必给中学数学素质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 .亦趣亦智 ,体现数学应用之美———拼图问题既是“智力游戏” ,更是数学问题 让考生在愉悦的“游戏”情境中 ,学会“数学地思维  相似文献   

19.
2007年高考数学陕西卷文、理科各有一道数列解答题,我们对这两道题的解题过程分析希望能够体现解题反思的两个要点:解题方法的评价与数学命题的认识(参见文[1]P.159).其中文科试题的分析重在解题方法的评价,深化方法的认识,追求解法的优化;理科试题的分析重在数学命题的认识,经历“冗余条件”发现与处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1 高考展望 1.1 考点回顾 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综合题以主干知识为支柱,注重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尤其是在数列与不等式、数列与解析几何、向量与解析几何、函数与不等式、函数与导数、导数与不等式等知识中命题.全国各地的创新综合试题归纳起来有:构建新数域(譬如福建省数学高考文科试题第16题);创设新变换(譬如北京市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22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