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语言中的"活法"与语法中的"定法"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与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有相通之处。语言中的"活法"表现为语法形式上的"活法"和语用层面上的"活法"两种形式。语言的定法是一个静止的、抽象的状态,语言的"活法"是一个动态的、具体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武回忆 《华章》2007,2(11):58
从人类文化史上看,"以人为本"的思想源远流长."以人为本"是西方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标志是"人本主义"(Humanism)思想."以人为本"理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思想内涵,其基本思想内涵是一个不断演进、丰富、提高并逐步合理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清代著名文论家叶燮的<原诗*内篇>中包含了丰富的修辞思想,尤其是他对诗歌修辞的核心问题--"活法"的深刻论述,对我们认识诗歌语言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诗歌修辞的角度,结合叶燮在文中的有关论述,对 "活法"的概念、"活法"产生的内在必然性、诗人素质要求以及诗歌语言变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研究探索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自学"也是一种"实践教学"形式,而且是重要的基本的"实践教学"形式,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和运用之.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要带领学生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所谓走一个来回,是说读一篇课文至少要有"来"与"回"这两个过程."来",是指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回",是指从思想内容又回到语言文字上来,了解课文是怎样表达内容的."来"是"回"的基础,"回"是"来"的升华.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也才能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儿童数学"课程"与"教学"应当从分离走向融合."课程"与"教学"融合的过程是儿童经验增长的过程,也是儿童数学思想方法提升的过程,更是儿童生命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要成为课程的参与者、设计者、开发者.  相似文献   

7.
“活法”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种创作方法论思想,也是宋人诗歌创作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活法”思想径历了长期的理论积淀发展过程,至南宋吕本中提出明确概念。“活法”在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8.
通过法律实证主义的理论梳理,我们认为"活法"具有方法论上的工具性意义,因此在关系社会下的非正式规范与正式规范的比较研究过程中,可用"活法"证成非正式规范在中国关系社会中的现实价值,进而在法学科上具有本土性转向的现实和学理意义。  相似文献   

9.
<项链>表达了玛蒂尔德对选择一个女人人生之路的醒悟.玛蒂尔德自豪于自己的美貌.她有的是美貌!她幻想通过关貌筹码获取一切,实现自己的梦想."丢项链"是个契机,玛蒂尔德开始反省自己,否定了原先认定的"花瓶式"的、"附庸式"的女人的活法,醒悟到了女人最靠得住的活法是"自强"!  相似文献   

10.
"新感性"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术语."新感性"美学思想理论,渊源于德国古典美学、弗洛伊德的人的本能结构学说、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和异化理论,理清马尔库塞"新感性"美学思想的渊源及其构成过程,对揭示马尔库塞美学理论的实质具有契机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的有力措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设"愤"、"悱"情境.  相似文献   

12.
论庄子的"无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无为"的提出,是基于"道法自然"的思想."无为"思想的核心是合乎本真本然的自然之道.庄子"无为"的主要指向,是政治上的"无为"."无为"主要是遏制统治者私欲、权力的膨胀,是对现实政治中的有为异化的批判与超越."无为"还具有人的生活也要遵从自然之道的意义.庄子"无为"的理想是"与道为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代表"的每一个"代表"都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统一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普遍联系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转换也在加速.作为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施者、促进者、引导者,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文试从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的基本内涵及其实施策略方面谈谈一些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王显娣 《地理教育》2022,(z1):157-158
一、教学分析 [设计思想]依据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本节课的主要设想是让学生运用图文资料,提取、整合信息,分析、总结城镇化的过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6.
无论哪个版本教材,"鸡兔同笼"这节课的核心目标都是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鸡兔同笼"只是一个载体,编者是想借"鸡兔同笼"这一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三个代表"思想是对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概括,是党的先进性与阶级性的内在统一."三个代表"思想不仅具有理论的开创性,而且具有实践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8.
与其他任何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历史一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并且经过了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是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致力于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发挥"两课"对高职学生在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两课"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更新观念,优化教学过程;要为人师表,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育人的社会使命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重大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深化了对执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有了新的、更加全面、更加具体、更加深刻的认识,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