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业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词之一。笔者在教学中创新作业设计,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让作业走进学生预学、共学、固学的过程,从而实现轻负高质,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要将情感态度目标有机融合于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数学兴趣,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初中数学作业长期以僵化的机械式训练为主,习惯以量的积累获取质的提高.这样的作业形式容易引发学生的倦怠心理,影响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郝海燕 《新疆教育》2013,(10):21-2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传统的以“教”为主、带有机械性的“书面表达训练”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写作技能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新写作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写作教学主体观。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重视写作训练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写作策略,提高其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汪常芬 《考试周刊》2011,(62):109-10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传统的以“教”为主、带有机械性的“书面表达训练”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写作技能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新写作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写作教学主体观.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重视写作训练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写作策略,提高其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静 《地理教育》2015,(Z2):142
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一线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以少教多学为模式,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是本学期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少教多学模式是基于课程改革中,要求根据地理课程的特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控制课程容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精神,作为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而提出的一个能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的教学模式。它需要落实在常态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能力的有力保障。在以少教多学为模式,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的实践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对传统教学进行了全面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这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就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要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提倡师生间的互相交流与有  相似文献   

7.
根据创造性教学的原理,阐述高校利用项目作业训练充实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开设综合性、探索性的项目作业训练,举办各类学生科研活动,改革教育测量的内容和方式,探讨将项目作业训练渗透到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提高教师素质和毕业生就业水平,展望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创造性教学水平的改革趋势。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要将情感态度目标有机融合于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数学兴趣,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初中数学作业长期以僵化的机械式训练为主,习惯以量的积累获取质的提高.这样的作业形式容易引发学生的倦怠心理,影响学习效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有必要调整以往的作业结构,立足于初中生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发展,喜欢新鲜有趣事物的学习特点和渴望被理解、认可并开始学习自我反省的心理特点,通过对作业内容的灵动设计,有效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健康发展,激起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提高数学作业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本文笔者将从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评价三个维度入手,就初中数学作业的灵动设计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整个教学过程应当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这里所说的求知 ,并不单纯是传授知识 ,而是教师把传授知识放在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的目标上来考虑。知识的获得 ,要练 ;能力的培养 ,要练 ;智力的发展 ,要练。这里所讲的“练”是训练 ,与通常的练习、作业不是同一概念。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而作业、练习是指新课学完之后 ,学生完成的书面或口头作业的一种训练方式而言。训练的“练”不是让学生学什么练什么 ,而是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作一次创造性的“再…  相似文献   

10.
针对应用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和知识能力的具体要求,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三个核心理念:成果导向、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结合实际生产环境,以具体工程环境问题为驱动,探究和构建Linux课程教学模型。发挥学习主动性,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和训练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生学,教学生乐学、教学生会学、教学生学会。  相似文献   

11.
国家教育方针一直指出教学应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宗旨,使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目前课堂内外的数学学习中,作业千篇一律的现象普遍存在,长此以往会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改变学生的作业方式已成为本次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下面笔者就近两年在“学为中心”思想指导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方面所做的初步工作整理成文,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2.
白明峰 《考试周刊》2012,(17):138-138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提倡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讲求学法指导,以教材为中心.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想学、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正引领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但综观目前的课堂教学,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学习的不乏其数,特别是低段的教学,"学为中心"还只停留在理念层面。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学为中心",就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优化高中语文作业的设计是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老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它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学生们写作业的兴趣,优化语文作业效率的最佳途径,在新的语文教学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高中语文作业的设计是每个老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优化作业设计才能让学生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学语文,在完成作业的过程收获知识、收获快乐。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中学数学作业以做习题为主,而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训练学综合应用知识、巩固已学知识和已讲题型,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实质上,作业的功能除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教师的检查之外,更重要的是强调学生对已学知识技能的总结反思、完善、创新的过程.所以在作业的布置上,也要有选择性、要突出重点、要形式多样、目的明确、数量不宜多,质量要求高.结合笔者十几年数学教学的实践,以及调查研究,欲就常碰到的习题类型谈谈作业的布置,以便从另一方面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求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认为,当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前提是要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传统教学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了再学,不教不学,学依附教。这种教学关系从根本上摧毁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现代教学要求以学为中心,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学生学多少,教师教多少;现代教学以学为基础,先学后教,学了再教,教服从于学、服务于学。…  相似文献   

17.
开放式作业体系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观”为宗旨.重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拓展生物教学外延,丰富生物教学的内涵.构建开放式的生物科学专业作业体系的重点内容包括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布置方式、建立开放式的师生关系、及设计开放式的作业形式.通过作业体系改革,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刘飞 《四川教育》2013,(11):27-27
在传统的教学环节安排上,教师总会先教授知识。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巩固性作业。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教学关注了学生的“学”。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了确认,但在教学环节上,依然不能基于学生的“学”,不能在学生“学”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作为数学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去教学;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做好教学设计,真正做到先学后教;课堂教学要做到思维训练、表述训练、做题训练的结合;课后要精心设计作业和限时练习,采取分段设计,分层推进的模式。新课改中,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减负、教师降压,课堂增效。  相似文献   

20.
随着义务教育英语教材的不断改革与深入,听说技能的训练在英语个阶段的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在初中英语的学习阶段,教师的教学往往侧重于对学生听、说、读的训练,而很少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为了省时,赶进度,抓好基础知识,每单元最后一课的写作练习总是一带而过.或布置为课后作业。而课后往往很少有学生能够认真地按要求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