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作为教学百花园中小花之一的"尝试错误"教学法,也应在语文教学园地里占有一席之地。"尝试错误"教学法是教师以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教师有意给学生设计错误的思路、答案,人为地设置一些思维"陷阱",从而激发学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很正常的现象,关键是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学生对待问题有着自己的分析和见解,如果对他们的错误进行简单的否定,把正确的答案或方法直接传授给他们,这种不经过学生头脑思维的答案并不能真正融入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更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接受新知识。  相似文献   

3.
冯三妹 《今日教育》2012,(Z1):52-53
雨果说过:"尽可能少犯错,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对待错误,许多老师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呢?一、智慧,在错误处闪现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学生由于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情感体验、表达方式,也就有着不同的思维水平,回答  相似文献   

4.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常是避之唯恐不及。要么"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将学生的嘴堵上,再请其他学生回答,直至出现预设的答案为止;要么就以执牛耳者的姿势双手奉上正确的答案加以纠正。正因为如此,好多学生对"错误"产生了恐惧感,而这对课堂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一、善待错误,优化评价有时",错误"和"正确"是相对而言的,教师不要紧抓着手中的"标准答案"不放松。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评价的标尺多一根,优秀人才就会多一些。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的目的并非是消灭所有的问题,而是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并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需要让学生尝试更多的"错误",培养更高的能力。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的对策并非是一味地批评和恐吓,而是需要用一颗宽容的心进行积极的引导,鼓励学生发现错误,从而达到自我纠错的目的,使学生的思想觉悟与核心素养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教师必须明白错误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将错误视为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出错。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该摆正态度,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让"错误"变得美丽起来。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9):61-62
学生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师生从错误中可以获得新的启迪。教师需要有理智的"错误意识",把学生的错误当成一种教学资源,当成学生很好的锻炼机会,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贾翔 《教育教学论坛》2013,(52):135-136
《新课程标准》提倡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但这个评价不是无目的无原则的,而是必须建立在对学生有效引导的基础上。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错误"答案则不能全然否定,也不能放任不问,必须遵循学科规律,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9.
错误答案     
某次语文期中考试有这样一道填空题:岁寒三友是指、、。正确答案是“松、竹、梅”,大部分学生都答错了,现将部分错误答案摘抄如下:A孔子、孟子、老子B姜、蒜、辣椒C枕头、被子、褥子D棉袄、棉裤、棉鞋错误答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学生的错误,传统的做法是直接把正确的答案教给学生,因为这样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训练的密度和强度。但评价不久便会发现,错误又死灰复燃,有时甚至屡次犯下同样的错误,许多同学依然重复昨天的故事。究其原因是由于这种评讲没有切入学生解题时犯错的真实情景,因而缺乏针对性,教学的低效性自然就显现出来了。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恰当地处理错误,使错误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曾经一味追求课堂教学中"对答如流"的效果,而对学生在思考、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则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有时认为这是学生的个性思维,采取默认的态度,有时索性一锤定音,加以否认。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我发现课堂中的错误其实是很好的教育资源。于是,我尝试着合理利用这些"错误"资源,发挥"错误"的价值,努力做到让"错误也美丽""、错误也精彩"。故事一:学生的错换词——导出精彩来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的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发挥错误最大限度的作用,挖掘其内在的"闪光点"。教师不但要宽容学生的错误,而且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正确巧妙地引导,"错误"会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催化剂;合理巧妙地利用"错误"资源,让课堂不再因"错误"而尴尬,而是因"错误"更精彩。  相似文献   

13.
来自美国的教师Aria曾跟我谈起,她在给中国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发现中国教师有一个习惯:不断重复学生的错误。她说这会产生一些消极效果,错误信息反复刺激学生的大脑,在对正误作判断的时候,学生往往会重复错误的答案,因为错误答案的印象比正确答案的还要深。确实,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做大量的改错题,训练久了以后,答案更加混乱。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错误,教师应善于变"错"为"宝",引导学生针对错误"把脉诊断",找到"病根"、治愈"病情",让学生在纠错改错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学生面对错误的心态不同,教师处理错误的技巧不同,则同一错误的教育价值会随之不同.本文论述如何开发错误的价值.使其成为学生能力发展和情感优化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常常会碰上学生提出“错误”问题的情况,如果能善于运用这些“错误”资源,课堂教学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了。对于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错误”,本文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活跃课堂气氛、灵活教学方法、一题多解答案活、语文实践多活动四个方面做到让农村语文教学"活"起来,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发现着眼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当代的"语文观"。在"语文观"的指导下,教师要巧妙运用课堂教学评价语,传递各种语文信息,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一、因文而异预设评价课前教师入文七分,课堂教学味浓三分,教师只有深入解读文本,才能为学生设计一条语言实践的最佳路径,更好地实现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师学会与学生分享错误,既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又能促进教学相长,更是语文教师完善自身素质的要求。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教师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或技巧,与学生分享错误,引导学生在认清教师错误的过程中积极建构知识,拓展思维,健全人格,这样的课堂就会更有生命气息,更显灵动。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错误总是真实而自然地发生着.作为教师应该要树立正确的错误观,允许学生出错,并将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资源,巧妙、合理地运用这个资源.文章基于一位学生在数学试卷讲评课上的“妙解”,而结果与答案不符展开一系列的纠错,使平静的课堂变得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