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跑步作为一种健身的手段 ,不受场地气节影响。因此 ,很受学生欢迎。但跑步也可能会带来负面作用。如胸痛 ,恶心 ,头昏眼花等 ,这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 ,必须认真对待。1 胸闷这可能是冠状心脏疾病。这种不舒服会辐射到手臂、颈部和颚部。一些人经受很短暂的疼痛 ,停止运动后 ,症状很快消失。对这种阵发疼痛与持续疼痛建议去医院检查后 ,再考虑今后如何参与运动。2 无规律心跳这可能是心跳节奏紊乱或是先天心脏缺陷。它可能会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小时内发生。缺乏锻炼的人和体重超重的人会有更大的危险 ,如果在跑步中出现无规律心跳 ,必须去…  相似文献   

2.
标准工作时,运动中和运动后心率的测定是检查循环机能最简单的常用方法。同时由于运动中心率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大而线性上升,人们在运动实践中常以心率作为评定运动的强度的指标。在实际运动中,虽然可采用遥测装置较精确地了解运动时的心率,但至今运用尚不普遍,特别是在竞赛过程中更不易为运动员所接受。通常人们用运动结束后即刻6秒或10秒的心跳次数代表运动时相应时间的心跳次数。运动结束后即刻6秒或10秒的心跳次数能否真正代表运动结束前相应时间的心跳次数呢?我们设计本研究,试图验证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心电频谱与心脏功能的关系,笔者对两组受试者进行了递增负荷运动状态下的心电计算机分析。结果显示心电平均功率频率、心电基波率与运动负荷高度相关。心电基波频率与心率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优秀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心电平均功率频率与无训练者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提示根据递增负荷运动时的“心率——基波频率”关系的破坏与否及破坏程度可以预测潜在心率不齐和心功不良。笔者分析了运动时心电平均功率频率的变化规律和变化原因,认为定量负荷运动时的心电平均功率频率可以用来评价训练程度。心电平均功率绝对增长值能反映心脏每搏贮备能力,其相对值可反映心脏收缩能力的动员程度。  相似文献   

4.
1、评定运动训练程度及训练效果。 通过运动生理学指标测定可以评价长期训练和短期训练的程度和效果。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可促使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机能和调节能力产生良好的适应。比如长期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窦性心率徐缓;运动性心脏增大;心血管机能改善等。在体育运动中,我们常用心率、血压、血乳酸、无氧阈、最大摄氧量、睾酮、皮质醇等指标来评价人体机能的适应性变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两个月负重护具空击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安静心率、运动中心率和运动后心率的变化情况,分析体育训练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的作用。发现不论对照组还是实验组,进行有组织的训练后运动员运动心率都可以得到有效降低,标准差值逐渐减少,而且不同训练方法对降低运动员运动心跳率、提高学生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心率不增人在运动时心跳会加快,运动量越大,心跳越快,如果运动时心率增加不明显,可能是心脏病的早期信号,预示着今后有心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体育教师能够用心率来反映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动强度。但是如何系统运用心率训练的知识为体育教学服务目前还很少。本文将系统地阐述心率训练的基本概念以及在各种体育教学课中如何运用心率知识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这对于提高体育课的科学性、让体育课中的教学更加安全有效、提高整个学生的体质有着积极的作用,也可以让学生从小就可以了解呵护心脏的重要性。一、心率的概念及其与运动的关系心率是反映心脏跳动频率的快慢,在运动过程中,心率在一定范围内(110次/分~170次/分)与吸氧量、人体做功能力呈…  相似文献   

8.
路红琳 《精武》2009,(6):55-55
肥胖的人最适宜的减肥运动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这个词是由美国运动生理学家Kennith Cooper博士首先发明的。他发现人在运动健身时,肺部会吸人更多的氧气,再由心脏、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部分,特别是正在运动中的肌肉中去。有氧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心跳,提高心率,使心脏得到锻炼,这就是在美国把有氧运动也叫做“心血管运动”的原因。有氧运动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有氧运动可以说是消耗能量和体内多余脂肪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扭摆拍打保健功是作者在推拿、按摩的技法基础上,以中医、撮生、导引的理论为依据,结合武术的拍打、点穴及舞蹈、体操动作等运动形式创编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健方法,具有方法简便、适用面广、无副作用、效果显著等优点,颇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上、拍击手臂前侧接上述动作,按拍击手臂后侧的节奏和方法,使两臂在身前作横"8"字路线挥摆,交替拍击异侧手的内侧,从掌心、手腕、前臂、肘、上臂拍到  相似文献   

10.
皮艇划桨动作中躯干与上肢的协调方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尼克莱·伯恩斯坦的“协调观”运动控制理论为基础,探索皮艇划浆动作中躯干与上肢的协调方式,为皮艇技术的诊断提供新视角.国内首次采用三维摄像技术对皮艇划浆动作中躯干与上肢的运动学参数进行测量,通过连续相对时段方法对躯干与左臂、躯干与右臂的协调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论:(1)在划桨时段中,躯干与划桨侧手臂正相位协调程度呈现“降低—提高—降低”的变化.在划桨过程中,首先主要依靠躯干运动,然后依靠躯干与划桨侧手臂共同运动,接着主要依靠划桨侧手臂的运动;(2)在右划桨时段末期,躯干与右手臂协调还存在一个提高的过程,这可能是由于躯干与右手臂还存在一个撑桨动作;(3)躯干与左上肢的协调变异性显著小于躯干与右上肢,这表明躯干与左上肢协调的控制水平相对要低些;(4)躯干与右上肢的协调关系在左桨阶段较松弛,在右桨阶段比较紧密,这体现了躯干与右上肢协调的周期节奏性.  相似文献   

11.
核心部位的健身训练受到越来越多健美爱好者的关注。通过对大学生的负荷训练实验,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以提供健身负荷训练科学的心率阈,作为评判核心部位健身负荷训练运动强度的量化标准。结果表明:用80%或60%最大负荷强度的杠铃俯立划船训练心率在103~126b/min,大于重锤坐姿胸前下拉、哑铃俯卧飞鸟;站姿比坐姿和卧姿负荷训练心率上升幅度大;相同的练习,8RM或16RM训练的心率高于1RM和3RM训练的心率,健身训练宜采用8RM或16RM强度练习。  相似文献   

12.
跆拳道训练和比赛中心率和血乳酸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跆拳道专项练习和模拟实战中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心率反应和血乳酸浓度变化的研究,对于揭示项目特征、指导专项训练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成年人锻炼人群体质状况与相关活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参与2000年广州市体质测试的6335名成年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成年人锻炼人群的体质比不锻炼人群好,总体达标率高于1997年的全国平均水平;参与锻炼者在40岁后仍可保持较高的达优率和达标率;参与锻炼组总体上对反映心血管功能的台阶指数的作用不显著,提示锻炼人群仍需加强科学锻炼、提高锻炼效能.  相似文献   

14.
运动与心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伟  张洁 《体育科技》2000,(3):43-46
论述了静力性运动与动力性运动时心脏的不同反应 ,对运动训练引起心脏在形态、结构、功能方面的变化及这些变化的性别特点做了浅要的分析 ,并对运动性心脏和病理性心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由心功能变化指标看健美操教学的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大学生在运动时心功能变化及恢复期变化的分析,运用生理指标对选项健美操学生的心率、动脉血压、血管弹性等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kinematics and muscle activity between chin-ups and lat-pull down exercises and between muscle groups during the two exercises. Normalized electromyography (EMG) of biceps brachii (BB), triceps brachii (TB), pectoralis major (PM), latissimus dorsi (LD), rectus abdominus (RA), and erector spinae (ES) and kinematics of back, shoulder, and seventh cervical vertebrae (C7) was analysed during chin-ups and lat-pull down exercises. Normalized EMG of BB and ES and kinematics of shoulder and C7 for chin-ups were greater than lat-pull down exercises during the concentric phase (p < 0.05). For the eccentric phase, RA during lat-pull down exercises was greater than chin-ups and the kinematics of C7 during chin-ups was greater than lat-pull down exercises (p < 0.05). For chin-ups, BB, LD, and ES were greater than PM during the concentric phase, whereas BB and LD were greater than TB, and LD was greater than RA during the eccentric phase (p < 0.05). For lat-pull down exercise, BB and LD were greater than PM, TB, and ES during the concentric phase, whereas LD was greater than PM, TB, and BB during the eccentric phase (p < 0.05). Subsequently, chin-ups appears to be a more functional exercise.  相似文献   

17.
体育健身锻炼效应是由不同因素组成的。通过对社区化人群健身锻炼多因素组合影响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不同年龄组健身锻炼心率负荷参数,旨在为指导大众健身锻炼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MCA-4B心脏功能综合检测仪,观察女子篮球运动员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不同负荷运动时及恢复期LSTI各指标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特点并与非运动员组进行比较,从而对篮球运动员的左心功能作出系统评价。结果发现:LVET、EMT、MSTI、CT和PEP均随负荷增加而缩短,但有一临界值,表明运动员的左心功能呈现机能节省化、定量负荷反应低且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NK细胞及其与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 ,对NK细胞的免疫学特征及急性运动和慢性运动对NK细胞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并初步探讨了急性运动和慢性运动对NK细胞产生作用的机制及其对机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A simulation model and a rigid body model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wisting initiated during the take‐off or contact phase. It is shown that it is possible to produce a full twist solely by building up angular momentum in the arms during the contact phase. This method is only half as effective as building up momentum in the whole body during contact. The introduction of twist into a somersault changes the somersault rate by less than 1%. By timing arm adduction appropriately, it is possi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nutation and boost the initial value of the tilt angle and so obtain a greater twist rate. Twist may be stopped by the action of piking, since the motion changes from the twisting mode to the wobbling mode of rigid body motion. Transition to and from these two modes can be used to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 tilt angle and twist 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