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我国及国际滑联目前使用的短道速滑比赛编排系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国内现行系统与国际比赛系统在功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使我国短道速滑竞赛组织及编排工作能够与国际比赛接轨,从而更好地为国内比赛服务,在依据国际最新规则及总结国际滑联编排系统的优势功能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我国编排处理系统的改进意见,对完善国内短道速滑比赛成绩处理系统,提高我国短道速滑比赛的竞赛组织能力,使国内比赛与国际比赛实现全面有效接轨,备战国际大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全国十冬会短道速滑赛况和项目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十冬会短道速滑比赛奖牌分布、对抗格局、比赛成绩等的分析,指出我国短道速滑的发展现状及制约我国短道速滑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改进建议,供管理层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剖析1997年~1998年度我国短道速滑五大比赛各省后备力量的人数与名次分配比例,论述了各省短道后备人才实力对比以及我国短道速滑今后发展的对抗动态格局。  相似文献   

4.
在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短道速滑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短道速滑的可持续性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历届冬奥会短道比赛奖牌分布进行分析,探索我国短道速滑的发展方向。通过比较认为我国短道速滑存在后备人才匮乏、大众普及程度低、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场地条件急需改进等问题。提出大力发展短道速滑产业,带动大众普及;体教结合,加强基层普及和训练;提高短道速滑科研水平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第 10届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比赛单项每轮次、每组单圈领先运动员及成绩进行现场调研 ,对比赛的概况、特点、比赛结果、冠军运动员完成超越的时机及速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在 5 0 0 m比赛中 ,运动员采取抢占有利位置 ,全程领滑战术而取胜 ;在 10 0 0 m比赛中 ,运动员采取中途加速超越对手 ;在长距离比赛中 ,运动员采用后程加速夺取胜利。  相似文献   

6.
国际滑联2013版短道速度滑冰竞赛规则发布后,国际比赛成绩处理系统全面实现了网络化成绩管理。而国内短道成绩处理系统仍然停留在单机版状态,在执行最新规则要求、成绩处理及网络发布等多项功能,据国际滑联成绩处理系统的差距较大。为此,通过对国际成绩处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结合我国竞赛系统实际情况,设计及规划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短道速滑成绩管理系统,使我国短道速滑竞赛组织达到能够承接国际比赛的需求,对提高我国短道速滑裁判员的竞赛组织、执裁能力及与国际大赛接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心理素质是决定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也是我国短道速滑运动项目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的比赛当中,有许多因素都会干扰到运动员实力水平的正常发挥.从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特征入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由情感培养入手,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从技战术训练入手,强化运动员的判断力与感知力;加强抗干扰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强化回忆能力训练,加强运动员的思维与技术水平等对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与途径,从而有效提高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促使其在未来的比赛过程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杜放  李艾宣  关力豪 《精武》2013,(17):27-28
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3000m接力项目,中国女队与韩国女队的战术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找寻各支队伍的差异、特点、规律及致胜要素,以期为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今后的比赛中巩固优势地位、提升运动水平、创造辉煌战绩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推动我国短道速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短道速滑运动中视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短道速滑比赛技、战术得以发挥必须依赖的一项重要能力。在短道速滑训练和比赛时,由于运动员视野能力跟不上,往往影响短道速滑比赛技、战术合理的发挥与应用,也影响到短道速滑运动水平的提高。对短道速滑运动视野能力的特点和影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视野能力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期营养补充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红 《冰雪运动》2009,31(5):27-29
体能是运动技能的基础,营养补充则是体能的核心,合理的营养补充对提高我国短道速滑训练质量和竞赛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短道速滑项目比赛的特点,提出运动员比赛期营养补充的原则,以及比赛前、比赛中和比赛后不同阶段的择时营养及营养补剂。  相似文献   

11.
韩雪  单保海 《精武》2012,(11):71-71,73
短道速滑比赛中编排记录工作即繁琐,又费时,它要求记录长与记录员即细心又准确地做大量的赛前和赛后工作,在比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短道速滑项目发展,和短道速滑比赛编排记录系统的应用,短道速滑比赛编排记录的工作方法得到了改进。本文阐述最新的编排记录工作方法和其工作流程,介绍了短道速滑比赛编排记录系统的原理和功能,从而提高短道速滑裁判员的裁判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2.
主要采用录像观察法,对第20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m、1000m中国、韩国等运动员比赛战术的运用进行比较,统计出比赛中个人、集体配合等战术运用的类型、特点及其成败比率;探讨短道速滑比赛战术发展的趋势,为我国运动员在以后的比赛、训练中战术的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短道速滑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员能否在现场比赛中发挥出日常训练的最佳效果,取决于比赛前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通过文献资料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黑龙江省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进行研究,了解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有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不良、心理压力过大、比赛经验缺乏和对比赛环境的不适应等。提出:调节呼吸法、模拟训练法、表象再现训练法、语言暗示法和设定适宜的比赛目标等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有助于增强短道速滑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为缓解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紧张的心理状态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韩毅 《冰雪运动》2008,30(3):19-22
采用现场观察、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1届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比赛奖牌分布、对抗格局、比赛成绩等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对我国短道速滑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制约我国短道速滑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老将实力突出,小将表现可喜,“北冰南展”发展战略的实施已见成效。认为场地条件急待解决,教练员水平有待提高,梯队建设有待完备,科研力度不足和技战术落后等是制约我国短道速滑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训练体制、教练员队伍建设、科学化训练、运动技术改进、后备人才培养和扩大项目影响等多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短道速滑项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战术对短道速滑成绩的影响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短道速滑运动战术发展的现状,通过对比赛中出现的的不同实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对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战术意识进行合理、科学、系统和有效的训练和培养,为充分认识战术在比赛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任伟  郑洪才  徐辉  代莹  刘际航 《精武》2013,(24):40-41
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短道速滑嘎目战术特征及训练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找寻战术的差异、特点.规律及致胜要素,以期为我国短道速滑项目在今后的比赛中巩固优势地位、提升运动水平,创造辉煌战绩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推动我国短道速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短道速滑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心理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专业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进行研究。通过对运动员性别、运动等级、训练年限以及认知特质焦虑各因子相互之间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比较分析,寻找影响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焦虑水平的关键因子,控制运动员的焦虑状况,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竞技水平并获得优异的成绩。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专业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水平低于女子运动员 训练年限与运动员的比赛准备焦虑、对手实力焦虑和受伤焦虑呈负相关,而与其他影响因子呈正相关 且社会评价焦虑、比赛准备焦虑、失败焦虑、受伤焦虑是影响短道速滑运动员认知特质焦虑整体水平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8.
中国、韩国女子短道速滑选手技战术特点的对比剖析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朱红 《冰雪运动》2006,(3):15-16,35
以2006年冬奥会及短道世锦赛赛实况与成绩为研究案例,全面客观求实地分析中国、韩国女子短道选手在500m、1000m单项比赛的竞争格局态势,技战术特点、实力对比等,目的在于为我国短道速滑今后的科学训练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申鸰 《冰雪运动》2006,(6):16-18
世界杯短道速滑比赛是国际滑联的重大赛事之一,随着短道速滑运动项目的发展,2006年国际滑联对短道速滑世界杯比赛的规则和形式进行了重大的改变,并在中国长春举行了变化后的第1次比赛。现将此次比赛中的有关规定及工作方法介绍给大家,仅为广大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了解比赛的形式和程序,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全国短道速滑联赛看我国短道速滑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000~2001年波斯登·雪中飞杯”全国短道速度滑冰联赛前3站比赛的成绩分析,结果为现阶段我国短道速度滑冰发展的格局为三足鼎立,以吉林省实力为最强,顶尖高手已具备挑战奥运金牌的实力。建议其它省市应不同程度的开展短道速度滑冰运动,使我国短道速度滑冰发展的格局尽快呈现出诸侯纷争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