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答历史学科的主观性试题,审题是第一步。这是有的放矢解答主观性试题的前提。任何试题的设计,总有某种意图是通过文字以及图像或统计数据合乎逻辑的显现出来。考生要透过题面,理解题意,了解题目问什么,要求回答什么。解题思路要能符合命题意图.攻克“制高点”就不难了。  相似文献   

2.
政治学科主观题在近几年的高考文综卷中一般有52分,占文科综合试卷总分值的1/6还多。然而,很多考生在解答此类试题时,因不懂得各种设问类型的主观题的解题方法,在解答题目时往往或无从下手,或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得分极低。所以能否把握好主观性试题的设问规律,明确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以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师生备考的一个重点。本文试着对近几年“文综”政治科高考主观性试题的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作初步的探究,意在抛砖引玉,共同为推进政治科的素质教育服务,为考生服务。  相似文献   

3.
“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是《考试大纲》中的明确要求,因这类试题既能考查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又能考查同学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设计能力、观察能力,而成为高考试题的一大亮点,往往也是高考的难点、失分点.解决实验简答题的一般思路是:明确实验目的(该实验要求我们做什么),明确题干、题图的含义(认真理解实验的设计思路、每一个装置的设计意图),理解题目给我们完成实验目的提供了什么依据和有效信息,明确解答问题的落脚点是什么.如果理清了思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时候甚至不能百分之百理解题意,只要运用好解题技巧,也会收到…  相似文献   

4.
王德明 《考试》2014,(4):22-23
<正>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审题,审题的关键在于设问。因此,在政治主观题审题过程中,我们阅读主观题的顺序是先看设问,后看材料,带着问题看材料,使对试题情境的思考有一个主题。因此,要把握情境的主题需要对设问进行科学有效地分析,明确解答政治主观性试题究竟需要从设问部分得到什么。通常政治主观性试题的设问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教材知识范围、情境材料范围以及设问模式,应该说这三个部分是解答政治主观性试题在设问部分的"三味真火"。  相似文献   

5.
如何解答能力题长武县中学毛耀华解答能力题,首先要读清楚所给信息,理解好信息中关键的部分;其次要紧扣题意,明白试题考查的意图;最后是大胆使用已掌握的与解此题有关的知识和所给的信息。现通过对1995年高考化学几道试题的分析,来说明这一观点。第32题,填写...  相似文献   

6.
一、讲"审题" 即讲出命题意图.无论是客观性试题,还是主观性试题,都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只有审出这一点,才能明确答题的方向.讲评时,要结合高考地理题的几种题型,告诉学生如何审题.一般来说,选择题的审题主要是"二审":一审材料,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二审题问,明确答题要求和限制条件.综合题中的读图分析题的审题主要是"四审":审定地理图表类型及承载的知识信息;审定解答对象;审定限制条件;审定学科之间的契合点.此外,还要结合具体试题,告诉学生哪些是题中的关键字、词、句以及地图符号,其实质性的要求是什么.从而弄懂题意,找到答题的"切入口",打开解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数学解答题通常是高考的把关题和压轴题,在高考解答题的6道题目中,前3题属于中档题,后3题属于难度较大的题目。目前的高考解答题已经由单纯的知识叠加型转化为知识方法能力综合型,而且出现了不少创新能力型试题。高考解答题具有知识量大、解题方法多、能力要求高、凸显数学思想方法等特点,解答高考数学解答题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德明 《考试》2010,(9):45-47
高考政治主观题设问无异于三种方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需要揭示内涵,“为什么”需要分析原因,“怎么样”需要列举建议。在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最后一问,尤其是综合探究题,往往会涉及到“建议类”的设问。纵观学生对此类问题的解答,不是绕着设问避开主题回答,就是左顾右盼而言它,毫无章法,缺乏有效答案。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高考语文试题中,一个题目有一个题目的题意:一组题目有一组题目的共同题意。199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22——25题是一组有共同题意的题目,它们以一篇科技短文作为命题材料。但是,当时不少考生,现在不少同行,至今没有认识到这组题目的共同题意,误认为“这是重视科技短文教学”,于是乎增补“科技短文”的讲授,此举差矣!这一组题目以科技短文作为命题材料,其意图不是强调科技短文的教学,而是强调培养“比较鉴别能力”,这一组题目的共同题意是考查“比较鉴别能力”。下面从这一组题目的解题方法人手,阐述这一组题目的共同题意。比较同类事物的微殊,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主观性试题的特点及解答方法张继荣▲▲▲二、图表(图像)式试题设问的方式和解答的基本思路综观近年来采用图表或图像形式考查经济常识的所有高考主观性试题,几乎无一例外地是按照从认识现象到认识本质的逻辑形式进行连环设问的。试题的编制者在设问的构思上,一般分为...  相似文献   

11.
正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看.考生在材料解析题上的失分较为明显。除了该项试题的发展呈现材料来源广、信息量大、设问角度活、考查功能全、能力要求高的趋势外,一些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没有掌握一套实际有效的解题方法。一、"读"是解答的前提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甚至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  相似文献   

12.
纵观近年全国高考试题和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 ,代数推理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是高考的热点题型之一 .这类问题常以高中代数的主体内容———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列、复数及其综合部分为知识背景 ,并与高等数学知识及思想方法接轨 .立意新颖 ,抽象程度高 ,学生解答此类问题普遍感到困难 .其实 ,解答代数推理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其一般思维过程为 :首先要领会题意———弄清题目的条件是什么 ,结论是什么 ;其次要明确方向———在审题的基础上 ,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目的明确地对外来的和内在的信息进行提取、转化和加工 ,从而明确解题的目…  相似文献   

13.
试题的情境、设问两者相互依存,情境是设问的基础,没有情境就不能设问。设问是情境的价值砝码,没有设问,情境便不成其情境,便失去了测试价值。下面就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实例。来谈一谈语文学科试题中较有新意的的情境和设问。高考语文试题的情境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的情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一、以诗歌为情境近年来在高考试题中以古今诗歌为情境的为数不少,不仅出现在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为测试意图的题中,还出现在以知识面的宽窄为测试意图的题中,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例一〕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 ,政治主观性试题呈现出材料新、阅读量大、命题构思新颖的特点 ,而学生学习政治最感头痛、考试最容易失分的就是主观题。如果能够探寻出命题人命题的意图 ,那么对解答主观性题目无疑有一定的帮助 ,对提高政治高考成绩也大有益处。笔者对近年高考复习中有关试题加以分析 ,试图总结些规律性的东西 ,希望能给读者有所助益。一、背景材料的陷阱设计从大量的高考复习题的训练中 ,我们往往会发现在有些背景材料中命题人巧妙地设计陷阱 ,从而迷惑学生 ,扰乱学生的解题思路 ,达到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审题解题能力的目的。【例 1】某校政治…  相似文献   

15.
考查物理科的主要方式是解题.尽管物理题目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解法,但是对于常见的几种试题的求解,还是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把握.1.解题的一般步骤第一,审题.审题就是理解题意.要仔细阅读题目,弄清题中叙述的物理情景,明确题中描述的是什么物理状态,涉及哪些物理过程.同时还要明确哪些条件是已知的,什么是要求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机械波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要知识,也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至少一道题),但是因为波动问题(包含质点的振动)的抽象性,设问的多样性,答案的多解性,使其也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通过对2008年高考试题的分类例析及解答,探讨一下该知识单元题目的特点及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机械波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要知识,也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至少一道题),但是因为波动问题(包含质点的振动)的抽象性,设问的多样性,答案的多解性,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通过对2008年高考试题的分类例析及解答,探讨一下该知识单元题目的特点及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8.
倪志华 《新高考》2004,(4):48-49
近几年,高考政治卷让考生最感头痛、考试最易失分的就是主观题。如果能够寻出命题人命题的意图,那么对解答主观性题目、提高政治高考成绩无疑是有一定帮助的。笔者对近年高考复习中有关试题的分析,试图总结些规律性的东西,希望能给读者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一、审题 审题是解答好题目的先决条件,任何题目的设计总是有某种意图的,考生审题要通过题目正确理解题义,明确题目要求并准备解题的材料。根据比较式问答题的设计命题形式,审题时首先要确定该题是有比较项的问答题还是没有比较项的问答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历史高考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多项选择题改成的组合选择题(以下简称“组合题”)考查能力的力度愈来愈大,同学们普遍反映解答这类题目时失分率很高。如何指导学生答好组合题呢?以下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供同学们参考。做组合题,首先要仔细审读题干,这是解题的关键。因此我要求学生解答组合题时,要像语文划分句子成分那样,抓住题干中的每一个字,尤其要抓准限定答题要求的字词,从而明确题目的时空限定以及特殊的解题要求,并以此作为解题突破口,排除错误选项,求得正确的选项。如:美西战争与日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