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心学之“乐”与心理咨询指导关联甚密,一则体现在“乐”范畴与心理咨询目的的密切关系上;二则表现为它与心理咨询理论基点的相融相通;三则体现在它为心理咨询提供“知”、“行”方法论,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真正实现心理咨询的本土化,有利于构建我国心理咨询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2.
汉房中乐、房中歌是在周秦房中乐及房中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既用于祭祀,又用于燕享。作为汉朝“庙乐”一类的“房中乐”、“房中歌”,汉初时,其“乐”、“歌”作者均为唐山夫人,创作时间当在高祖六年或之前;在当时及其以后,名称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是由于“乐曲作者”变更所致。作为一种独立的乐种曲目,它与汉朝其他的宗庙乐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特点。内容上虽有传承“教化”的一面,但更多地体现了其作为“祠乐”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对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系统平衡论和认知行为理论作为“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基础的深入探析,它们共同为“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了理论的和逻辑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平行研究及文化与文学的交叉研究法对广西山歌与甘肃“花儿”共同的修辞手法——“反复”辞格进行比较研究,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它体现并影响着当地的文化:在“花儿”中,它体现西北人民婚外恋的风习,增加“花儿会”的娱乐性,而在壮族山歌里它则体现为正统严肃的“倚歌择偶”婚恋习俗。  相似文献   

5.
《礼记·乐记》是表述儒家乐论的经典文献。儒家认为 ,乐的本源是生活 ,乐是折射现实的镜子 ,故察乐可以知政 ;儒家以礼、乐并提 ,认为乐与礼皆法自然而生 ,乐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精神 ,礼体现了自然井然有序之特征 ,故礼作用于社会是别异 ,乐作用于社会是和同 ;乐有“移风易俗”、弘扬美善道德之作用 ,故儒家注重乐的社会功能 ,提倡乐教。墨家“非乐” ,是出于对社会现实、民众疾苦的关怀和对腐朽统治者的批判 ,有历史的合理性 ,但墨家又滑向了“矫枉过正”之极端  相似文献   

6.
“问题学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点对象,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一些视角来认识“问题学生”,会有一些新的认识:“问题”是学生人生发展所必需的,“问题学生”的标准是发展的,“问题学生”自身也是有潜力的,“问题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主观世界。而在传统的基于已有“理论假设”而进行的教育转化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理论假设”是理解普遍性问题的;“理论假设”实施者的过分效忠;改变学生,以适应已有理论假设。基于“问题学生”主观框架的转化思路为:调整转化过程,以适应问题学生的资源;调适转化关系;调适转化,使之适应问题学生的改变理论。  相似文献   

7.
一、声、音、乐 “乐”是中国古代美典的最高范畴。它的提出是在先秦时期,先秦诸子特别是儒、道、墨三家都提出过自己的“乐”观,它们对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奠基作用。“乐”在先秦美典中,其内容十分宽泛,它不仅包括音乐、舞蹈,而且还包含了诗歌等文学艺术,一句话,凡是使人快乐的东西皆谓之为“乐”。因此,要弄清老子“乐”观的本质内容,必须从它与先秦诸子文化群落的比较中着手;从分析命题——“大音希声”的各组  相似文献   

8.
汉代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时期,戏剧的相对繁荣和“礼”与“乐”相冲突的学术氛围,促使了中国戏剧理论的产生。汉代戏剧理论主要体现在戏剧与现实的关系、戏剧的讽谏与惩戒功能以及戏剧的娱乐功能之上。尽管它简单且不系统,但为后世戏剧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话"与"独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评价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评价的理论走向是从“客观判断”到“理解式对话”。要实现真正的对话式评价就要给受评者的反思性独白留下空间。新课程标准评价的研究过程体现了由“客观”判断转向理解式对话的过程,并在有关方面实现了由简单引进向本土生成的转变;“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评价则是自陈与对话的交融,每一个阶段都体现了自评与他评、内评与外评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体现了其继承性 ;是对十三届四中全会 13年来中国人民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 ,体现了其实践性 ;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性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性体现了其先进性 ;作为全国人民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体现了其前瞻性。而继承性、实践性、先进性和前瞻性则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自我表露在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理论鼓励来访者自我表露,有关的咨询和治疗技术定位于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表露;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自我表露被视为心理咨询的重要技巧和有效心理咨询员所必备的能力或品质,并影响来访者自我表露,最终决定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效果。该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自我表露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咨询工作实践,对心理咨询中自我表露的适宜性、来访者自我表露训练、咨询员自我表露能力或品质的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英国心理咨询的回眸、展望和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咨询在英国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它是为缓和“二战”带来的各种社会危机而产生的。目前,英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协会通过本会成员的创造性努力,促使咨询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强调研究和评估、重视一致性和心理教育、重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已成为英国心理咨询的发展趋势。了解英国心理咨询的历史和发展,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健康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在线心理咨询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智能的使用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在线心理咨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介绍人工智能的原理及智能在线心理咨询方式的基本概念,分析智能在线心理咨询方式的结构及其研究中遇到的难题,并从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幽默"论     
幽默是化忧为喜的催化剂,是保持心理机制平衡的稳压器,是人类高度精神文明的轻柔乐章。幽默的基础是文化。幽默的“表面”并不光滑,它同诙谐和讽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建构幽默是有条件的,应从个性、知识和睿智三个方面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15.
心理是思想的基础,心理咨询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都能培养大学生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积极关注、倾听及团体咨询等心理咨询技术,既有助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更有利于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数学分层次测试卡》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成为现实。它不回避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让素质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均获得不同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留给学生具有人性的发展空间。从而为进一步提升学习动力,形成良性循环的竞争机制奠定扎实的心理基础和知识储备。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笔者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7.
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自卑心理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自卑心理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与控制班相比,当众演说焦虑程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而在自我评价方面(尤其在口头表达、当众演说、乐观心态、交际水平方面)有显的提高。说明团体心理训练对大学生自卑心理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农家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农家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并就“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韩贞以修道立身,倡导孔颜之乐。然而他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在他的不少诗中表达了他的悲苦之情,发出了他的悲涩之叹。韩贞的悲涩之叹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功名之叹,想出而未能出,于是失落、失望,从而看破古今,叹造化弄人。其二是求圣之叹,既然不能出,那退处而修,成贤成圣,但圣贤之路艰难,他信心不足,叹世事难尽。其三是忧道之叹,在求贤求圣的道路上他作出了艰苦的努力,但世风日下,他叹民不行道与以道化民之功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