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活动目标 (一)认识大衣的简单结构。 (二)学习穿大衣的方法,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自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 图片4张,大班幼儿2名,大衣每位幼儿一件。 三、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讨论穿大衣的方法。 “小朋友,现在天气逐渐冷了,大家都要穿上什么,但你们知道穿大衣的方法吗?”(引导幼儿讨论) (二)出示图片,请幼儿排列出穿大衣的顺序。 “老师这里有四幅图片,是说穿大衣的顺序的,现在请小朋友来摆一下,哪幅在前哪幅在后。”(请个别的儿出来排列穿大衣的顺序) (三)请哥哥姐姐来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1.…  相似文献   

2.
动目标1.学习按物品的特征分类。2.比较数目的多少。活动准备皮鞋、旅游鞋、胶底布鞋、条绒布鞋标记各1个,呼拉圈4个,统计表4张,不干胶圆点若干。(注:鞋子标记、呼拉圈和统计表一一对应摆放。)活动过程1.幼儿围坐成圆圈,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小朋友穿的鞋子各...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想并探索学习背面人的画法。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活动背面娃娃1个,背景画3幅(见上图)。2.经验准备:幼儿有与本次绘画创作相关的经验准备(包括线条的探索,色彩搭配的探索,局部设计和形象变化迁移的探索,前后关系、远近关系和主次关系的观察和探索等)。活动过程1.探索活动(1)教师弓慢幼儿观察背面人的形象,共同总结背面人的画法步骤。教师分步(头、身体、上肢、下肢)示范。(2)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到前面做模特,请其他幼儿观察这几位小朋友,看看他们的背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发型、衣…  相似文献   

4.
一、活动目标 (一)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动物过冬的方式,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初步懂得动物采用不同方式过冬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二)愉快认真地参加活动,乐于观察、大胆讲述及表演。 二、活动准备 一幅冬天自然景象挂图、贴绒板、插图动物教具若干,几种动物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色笔、纸、剪刀等。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知识童话“过冬”。 1.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扮小白兔跳、小燕子飞进入活动室。 2.引入课题。 教师:“小朋友刚才扮演谁?” 幼儿:“小白兔、燕子。” 教师:“小朋友想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  相似文献   

5.
牟群英 《山东教育》2002,(15):34-34
活动目标1.观察动植物的繁殖与生长变化,知道植物和动物都有雌雄之分,对生命的繁衍现象感兴趣。2.了解人的生长过程,激发对自身的好奇心,增进幼儿与父母的感情。活动准备1.选择植物园里丝瓜、南瓜等开花的季节进行教学。2.录像机、录像带、电视机。3.生鸡蛋2~3个。活动过程一、丝瓜宝宝哪里来1.带幼儿去植物园,引导幼儿观察:①丝瓜宝宝哪里来?②丝瓜花的颜色和形状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同花蕊的花朵?③哪一种花谢后结出了丝瓜宝宝?2.教师介绍雌花和雄花的异同。3.教师演示把雄花花蕊放入雌花花蕊中进行人工授粉,…  相似文献   

6.
最近 ,听了三位教师执教“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 ,对于我们在其中一个例题的提问方式上 ,感触颇深。现整理如下 :教师甲 :请同学们横着看 ,每一行有几朵花?(4朵)有几行?(3行)就是有几个几?(3个4)3个4一共是多少?(3个4是12)再请同学们竖着看 ,每一列有几朵花?(3朵)有几列?(4列)就是几个几?(4个3)4个3一共是多少?(4个3是12)观察一下 ,你能发现什么?(3个4和4个3的和是一样的 ,都是12。)教师乙 :先出示图 ,然后提问 :老师要求小朋友摆3个4和4个3,有一位小朋友东东就摆了一幅图(出示…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会分东西吗?老师这里有一些东西请同学们帮着分一分。(教师出示月饼模型。) (1)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2)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分的?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 (3)如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生:半个。 师:分得的结果是2和1时,都可以用整数来表示,“半个”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采撷实例,在分的过程中,使学生…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出汗等生活常识,学习如何保护自己。活动准备手绢和扇子若干,几盆温水。活动过程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有意使活动量稍大一些,让幼儿感受“出汗”“热”。2.提问:小朋友都出汗了,觉得热,怎么办呢?引导幼儿尝试各种办法,解决问题。如:...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2让幼儿用已学过的不同物体形象,自由地表现人物的五官及面部表情,画出有趣的脸谱。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活动准备1画好娃娃头的轮廓并发给每个幼儿一张。2范样两个、泡沫板、小黑板、剪子、小筐子、各种拼贴物体、粉笔。3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想象。组织幼儿随意坐在地毯上,围在老师的周围。1提问:“小朋友都转过身来,互相看看,仔细瞧瞧,你们的小伙伴长的什么样?脸上有什么?”2“小朋友看看、说说你…  相似文献   

10.
合作(中班)     
合作(中班)活动目的在活动中尝试与同伴合作,学会合作的方法,体验合作的乐趣,从而习得交往的技能。活动过程一、玩车(尝试与同伴合作)1给每位幼儿一辆玩具汽车,让幼儿各自玩。教师观察幼儿玩的方法。2安排小班的小朋友来借汽车。然后请幼儿讨论:剩下的汽车...  相似文献   

11.
照镜子     
有的幼儿午睡起床时,只顾了动作迅速,衣服、鞋子常穿得不符合要求。我就想了个照“镜子”的方法,对他们说:“我是一面大镜子,要来照照小朋友,看看谁的衣裤穿得最整齐。”我有意走到那些未整理好的小朋友面前:“我来照照永林小朋友,你的衣领不见了,我来帮你找一找。”“我来照照张伟小朋友,你的鞋带未系好,请你自己系系牢。”小朋友见状也争做起小镜子,照照别人,或请别人照照自己。以后我还和小朋友一起编了几则顺口溜,如“小镜子,照一照,  相似文献   

12.
小落叶的节奏马春杰活动目标1.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让幼儿熟练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混合节奏型。2.培养幼儿反应敏捷及注意力集中。活动准备:十六宫格、小落叶的图片及头饰若干,铃鼓1个,塑料圈8个。活动过程1.请小朋友扮演小落叶,在...  相似文献   

13.
经过观察,我发现幼儿很喜欢做《黑猫警长》的游戏。抓住幼儿这一心理特点,我在班上开展了“争当黑猫警长”的活动。我告诉幼儿:老师要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当“黑猫警长”,“黑猫警长”是专门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的,平时小朋友有什么事可以报告他,“警长”每周选换一次。这一活动,培养  相似文献   

14.
一、活动目标 (一)通过活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二)培养幼儿遇到困难时,能积极想办法,具有应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录像机、投影仪、录音机各1台,录像带、磁带各1盒.投影片4张。 三、活动过程 (一)看录像,幼儿讨论。 情景1:晨晨独自在家玩耍,边玩边说:“今天是星期六,爸爸、妈妈去菜场买菜,让我看家,嘿,这回我可要玩个痛快!”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一个陌生人问:“这是张经理家吗?”晨晨问:“你是谁呀?”来人说:“我是你爸爸的朋友,请你开门!”晨晨说:“可我不认识你呀!” 提问: (1)刚才小…  相似文献   

15.
某阅读教育实验大班《哈比钓鱼》故事阅读活动伊始,教师提出了三个问题:“今天哈比有没有钓到鱼?它是怎样的鱼的?想了什么方法呢?请小朋友打开书,按照顺序自己看。”幼儿认真地将故事从头至尾看完,然后,瞪大眼睛,竖起耳朵,等待接下来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家园活动内容在中班下学期的圆形拼贴的活动中,老师设计了一张家长观察记录表,请家长们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表格的最后有这样一些要幼儿回答的问题:“你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你觉得这个难吗?什么地方难?”“如果下一次再做,怎样做才能更好呢?”设计这些问题的用意就在于看看孩子的反思水平。孩子们的反思表现老师准备了大大小小很多不同颜色的纸制小圆给小朋友们做贴图。别的小朋友都是一下子取两个,文泽一下子拿了很多黄颜色的小圆,想贴只豹子。一边折一边贴,过了一会儿,看着别的小朋友快完成小鸟、蘑菇之类了,自己的豹子还没有成型。…  相似文献   

17.
1.教师谈话:“在你们家住的地方有没有邻居?”幼儿回答:“有。”请一个小朋友说出他家的邻居。问:“在你们现在坐的地方有没有邻座?请一个小朋友回答。”教师说:“在你们住的地方,在我们现在坐的地方都有邻居和邻座,那么象1、2、3、……这些数字有没有相邻的数呢?也是有的。  相似文献   

18.
复述法教师直接讲出故事的名字 ,然后让幼儿或集体或个别地复述一次或数次。该方法常在低年龄段幼儿中运用。例如 :给小小班幼儿上故事课 ,老师说 :“今天 ,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迷路的小鸭子’”。幼儿跟念、复述“迷路的小鸭子”。回忆法教师先讲出故事的名字和整个故事 ,然后进行理解、表演、巩固环节 ,最后提问幼儿 :“请小朋友回忆一下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让幼儿在基本掌握故事大意的基础上回忆出故事名字。选择法可分成两种 :一是幼儿分组讨论产生多个故事名字后 ,由幼儿商定或教师选定一个最好的 ;二是直接由教师提…  相似文献   

19.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脚的用途及其保护的方法。 2.启发幼儿运用感官感知、体验小脚踩在不同材料平面上的感觉,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力,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用语言准确表达感受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创设由贝壳、软垫、瓷砖、塑料等不同材料铺成的小路。 2填料、泡沫板、抹布。 (三)活动过程 1.引出问题,启发思考。 (1)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脚丫操,引发幼儿以活动的兴趣。 (2)提出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对宝贝,它能带着我们去想去的地方,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  相似文献   

20.
活动目的1、使幼儿在认识圆的基础上,初步知道圆与圆的连结能形成许多新的物体形象,进一步加深对圆的印象。2、引导幼儿探索圆泡泡结交新朋友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活动准备1、熊宝宝吹泡泡的投影片一幅;空白投影片30张;水彩笔。2、大小不同的彩色圆形纸、橡皮泥、浆糊、白纸等若干。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兴趣1、放熊宝宝吹泡泡的投影给小朋友看:今天呀,老师请熊宝宝来给大家表演节目“吹泡泡”,瞧,熊宝宝吹出了许多彩色的泡泡,这些泡泡大都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泡泡是不是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