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郴州市北湖区教育局给辖区内绝大部分小学配备了党的专职副书记,负责党支部日常工作,支部书记还是由校长“一肩挑”,像这样的学校班子配备模式,党政之间一般没有冲突,有利于学校管理。但在中学及少数有特殊情况的小学,校长、书记分设,在当今不断强化校长中心地位的行政校长负责制下,且在学校有限的权力、权利范围内,支部书记如何开展工作,如何与校长协调关系,共同“谋事”,确实是学校内部比较敏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三年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许多方面已经有了深入和发展,但总的来看,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还很不适应。究其原因,可以找到许多,但最根本的还是学校领导体制改革问题,如何实行校长负责制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这是因为学校领导体制改革问题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实行校长负责制,就是确立校长决策的中心地位,使校长的职、责、权、利真正成  相似文献   

3.
实行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内部领导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前不久,国家教委中学司在大连市召开全国部分省、市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就各地在试行校长负责制工作中的经验、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与会代表围绕着一些“热门话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话题之一:实行校长负责制,应赋予校长哪些权力长期以来,学校内部领导体制上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校长处于有职、有责而无权、无法负责的状况。用校长们的话说,过去的体制,校长与党支部书记之间唱的是“二人转”,关系和睦的是“哥俩好”,关系紧张的则“对着干”。因此,要实行校长负责制,首先就要确立校长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赋予校长一定的权力。那么,校长应该有哪些权力呢?哈尔滨三中是试  相似文献   

4.
实行校长负责制后,校长在学校中处于中心地位,党组织起保证监督作用,教职工大会行使民主管理权力。三者既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又横向分权,相互制约,共同的目标是办好学校。在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下,校长、党组织、教职大会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内,三者之间,又两两构成三对矛盾,即校长与党组织,校长与教职工大会,党组织与教职工大会。三对矛盾中任何一对矛盾  相似文献   

5.
我们临潼路中学是南开区的一所一般完中校,1988年被区教育局确定为校长负责制改革试点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必然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困难。我们在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建立提高教育质量有效机制的过程中,总结出“八个怎么办”。一、校长的中心地位和党支部的核心地位都要保证,怎么办? 实行校长负责制要确立校长的中心地位:党的  相似文献   

6.
我校于1984年开始试行校长负责制。几年的改革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当好校长,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项重要工作。一、充分发挥“三位一体”的作用校长负责制是由校长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代会民主管理“三位一体”所组成的,这三者缺一不可。坚持“三位一体”是中学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特征,充分发挥其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学校的特点。校长在新领导体制中处于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校长要责、权、利统一,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负责,行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人事、财务、奖惩等方面工作的决策权和指挥权。  相似文献   

7.
一、为什么要实行校长负责制? 建国30多年来,全日制中、小学学校领导体制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实行时间最长的是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或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从1956年党的“八大”到“文化大革命”以前以及粉碎“四人帮”以后,  相似文献   

8.
校长负责制与“民主管理”是否矛盾?如何做好校长负责制下的学校民主管理并同时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江苏省吴江市松陵第三中学吴良根副校长在《推进民主管理,完善校长负责制》一文中对他在实践中的一些思考做较清晰的梳理。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示以及省、市要求,自1993年下半年起,全市三分之一中小学实行以校长负责制为中心,自费结构工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五制”改革,即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考核奖励制。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职工积极性,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我校是“五制”改革的首批试点单位,校长被明确地推上学校领导的中心位置,如何把握好校长角色,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是摆在试点学校校长面前的实际问题。下面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校长的职权与职责的关系 《吴江市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配套改革试行意见》明确规定“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负责领导、组织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校办企业工作”,“在行使国家规定的学校管理工作权限时,校长拥有行政工作指挥权、决策权、人事聘任权、工资分配权、经费使用权、教职工奖惩权、校内机构设置或撤消权”。可谓集学校领导权力于一身。但作为校长更应清楚自己肩  相似文献   

10.
纵观我国教育体制改革 ,其重头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又是领导体制改革。建国以来 ,我国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经过了多次变革 ,每次变革无不与学校党政关系密切相关。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 ,“学校党组织要从过去那种包揽一切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上来”。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负责制 ,学校党政之间大体做到了党政分开 ,对克服我国中小学…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2006,(4)
2006年新年伊始,来自浙江省湖州市三县两区的中小学校长们相聚在一起,参加由海州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共同举办的首届少先队工作“百名校长论坛”,交流“校长负责制”下,校长对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方法;了解少先队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搭建各县区、学校间的少先队工作交流新平台,进一步落实全国少工委“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的工作要求。论坛上,校长们以“新时期少先队事业发层与校长工作”为主题,围绕如何认识“少先队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少先队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少先队辅导员应具备哪些素质”以及“怎样支持少先队工作”,进行了精彩的500秒演讲。  相似文献   

12.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就是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学校,对政府主管部门承担学校管理的责任,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全面负责,统一领导。社会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只有对中小学校长不断进行在职培训,才能切实发挥校长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使学校的发展切实符合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萧县黄口镇第一小学,是该县重点小学。全校52名教师,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82.7%。学校7名领导成员,青年占71.4%。这样一所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校,从1985年起,连续七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教书育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978年和1987年分别被评为省、地先进单位。这所学校的耿兴璞校长,在管理学校、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有经验,有办法。我拜访了他。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校长负责制,是从1985年通过试点而逐步确立的。1985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1993年又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确立了"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目前实行的校长负责制,是一个以校长为中心的校长的责权利相统一的三大关系交错、四位一体平衡的内外领导体制的整体结构或系统概念。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在实行这一制度过程中,如何使校长做到广开言路、从善如流、民主治校,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最近一位教师在来信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她所在的学校是最早试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之一,也是所谓搞得最好的学校。校长曾在当地大会小会上多次介绍其“民主”治校的“经验”。据说,有关领导对该校每月一次的教职工代表“参政议政”例会制颇为欣赏,称之为“对校长负责制的进一步完善”。而实际情况却是,所谓的教职工代表,皆是这位校长的亲信,几位敢于反映教职工意见的真正代表早被校长以这样那样的藉口  相似文献   

16.
实践证明,校长负责制是中小学科学的领导体制。它可以避免原体制下的党政职能不分、权责分离、效率低下等弊病,从而理顺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做到职、权、责明确非统一。它有利于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实行校长负责制后,校长在学校行政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党支部起保证监督作用,教职工代表会(以下简称教代会)行使民主管理权力,三者既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又横向分权、相互制约,共同的目标是办好学校。在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下,校长、党支部、教代会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内。三者之间,又两  相似文献   

17.
1985年5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肯定了“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几年来,尤其党的十三大以后,被批准实行校长负责制的高校越来越多,并积累了很多经验。国家教委在1988年工作要点中还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今就高等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涉及的一些主要立法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校长负责制”本身与“校长”的立法问题实行“校长负责制”首先应该在教育法中确认“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在学校领导体制方面有法律效力的措施。这样就有了法律的根据。否则,必然会有很多干扰和限制,影响校长负责制的推行。  相似文献   

19.
校长形象与行为摭谈江苏油田第二小学张庆华校长在学校处于中心地位,起着治校育人的核心作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这种“灵魂”效应集中地体现在校长形象与行为之中。所谓校长形象,即校长自身素质结构,简言之它应包含德、才、能、情四个方...  相似文献   

20.
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中心,处于主导、决策地位,是“教师中的教师”,是学校的“神经中枢”,是全校师生幸福生活的奠基人.因此,校长要常备三种“工具”,时刻查看自身定位,准确把握办学方向,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努力塑造现代校长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