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卜宇 《传媒观察》2007,(7):22-25
媒体发展日新月异,报纸改版已成一种常态。党报如何通过改版,进一步凸显党报特色,有效地提高宣传报道的到达率,提升社会舆论的引导力,扩大市场的影响力,强化报纸的综合竞争力,这是南京日报2007年春季改版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改版以来,“责任铸就形象”这一改版目标口号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同。围绕“责任”二字展开的新闻改版实践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初步实现了改版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2006年元旦,湖北日报以全新的改版与读见面。这次改版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反响。读认为,改版后的报纸“围绕大局、关注民生、内容可读、版面清晰”;改版后具有亲近感、亲切感,使党报的面貌发生了变化,更加可读,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改版行动顺应了中国主流媒体的改革趋势,是顺时、顺心之举。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新闻     
◆美国华裔报纸改版“小型报”面世由华裔方家经营的美国《旧金山观察家报》5月16日正式改版成为“小型报”,以全新面目和读者见面。该报负责人方李邦琴女士表示,改版主要是为这份有130年历史的报纸注入新活力,使之赶上时代。据称,《观察家报》是美国第一份由大报改变成小报形式出版的报纸。方李邦琴称是受了《纽约邮报》、《芝加哥太阳时报》等多份成功的小报的启发才决定改版的,此次改版的成功是累积了第一次改版失败的经验,又经过三次试版而成。改版后的报纸力求令读者方便易读画面清楚,简单扼要。另外率先采用封面封底倒装式印刷…  相似文献   

4.
顾湘梅 《新闻知识》2002,(10):11-12
现在的电视栏目几乎没有一个不被裹挟进改版“狂潮”的,更迭之快已使观众的目光赶不上改版的步伐,《同一首歌》改版,《朋友》改版,《生活》改版,甚至在央视国际网站上还出现了向广大网友征集改版意见的通知。而北京、上海和一些省(区)台也频频改版。电视台改版搞得不亦乐乎,有些观众却颇有怨言,毕竟长年累月方积淀而成的收视习惯却被这所谓改版随随便便就打破了。  相似文献   

5.
王风灵  许丹萍 《新闻传播》2007,(9):30-30,32
媒介形象的实施工程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包装改版”。近年来,各个电视台都在忙于频道改版、整体包装之类。至于改版包装的理由也是各式各样,有的是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例如收视率下降了,广告收入不好,所以要进行伤筋动骨的改版:也有的是因为新班子上任,于是就来一个人事新、面貌新的改革。这有点像我们宿舍楼里的装修,以前,有房子就不错,顶多刷刷白灰,现在,钥匙一拿,第一件事情就是装修。改版包装就是一种态度。笔者在这里只是想提醒一点,包装改版,事关媒介形象大事,事前应该想通想透再动作。  相似文献   

6.
栏目改版:品牌承袭还是翻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电视栏目改版已经成为一种时髦。以前往往是存活了两三年的电视栏目觉得吸引力不够.于是开始改版。现在却是许多电视栏目推出还不到一年.就开始积极改版,似乎改版就一定能带来收视率的提高。当然.客观地说.不是不能改版.关键是为什么改及如何改。从国外的电视实践来看.栏目改版也是经常的事.不过也同样存在着一些多年不变的品牌栏目.比如众所周知的《6O分钟》,奥普拉的脱口秀等。  相似文献   

7.
回顾中国共产党党报发展的历史,先后有三次具有转折意义的改版,而这三次改版,发生背景殊异,改版目的和改版效果却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8.
林建斌 《传媒观察》2007,(12):18-19
今年3月起,新华日报新一轮改版,《高端对话》等一批专版栏目相继亮相。新华日报此轮改版的全新理念是“高度、贴近、开放”。时任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的刘向东对改版的评价和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深度报道,体现党报的高度、高端和深入。《高端对话》推出半年多来,围绕改版的核心理念,做了一些摸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9.
电视人试图通过改版使节目更好看,更受观众欢迎。但是,为什么要改版?如何改版?改版会出现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般来说,新闻网站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战略的阔整以及网民需求的转变,有必要对网站进行创造性的“变脸”——改版。从新闻网站涎生那一天起,改版似乎就是一种“时尚”,是网站持续吸引网民眼球的一种好办法。然而,如果只是为改版而改版,那就失去了改版的真正意义,纯属赚取吆喝而已,对于网站的长远发展,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对电视新闻节目的从业人员来说,改版并不是个陌生的词汇。曾几何时,改版被很多人认为是让节目走出困境的不二良方,然而,随着节目改版的频率越来越快,生存的时间越来越短,我们才渐渐意识到,节目衰老得快并不仅是外衣不够时尚华丽那么简单。在改版这条路上,我们到底走进了哪些误区,要想保证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最关键的问题被我们忽视掉了呢?  相似文献   

12.
李平 《中国广播》2004,(8):60-61
近年来,广播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广播最终产品——节目的改革,各频率一般称其为“节目改版”,几乎是一年一小改,两年一大改。许多人认为,节目改版就是将节目改头换面,不过,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实际上,节目改版是广播体制和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节目  相似文献   

13.
主题:电视栏目改版学报沙龙整理:赵俐所谓电视栏目改版,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对电视旧栏目的改造;一是电视新栏目的创设。今年十一月份,中央电视台名牌节目《经济半小时》的两位编导专程来北京广播学院就《经济半小时》节日改版方案征求意见,寻觅良策。在此之前,中...  相似文献   

14.
2004年2月10日是重庆日报新一轮改版的第一天,打开报纸犹如春风拂面,使人感到新奇、清新,改版引起读者极大反响。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6,(3)
校样中的差错简析文/李琨计计算机排版印刷的报纸书刊中,属于排版改版方面的错误屡见不鲜。消灭排版改版中的差错,是排版校对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排版与校对是出版中的两道工序,两者既要密切配合与支持,又要互相监督与促进。排好版,为校对提供方便,校好版为改版提...  相似文献   

16.
洪梅 《新闻界》2004,(3):65-65,64
改版是报纸内容和形式在总体设计上的改变与调整,是提高报纸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改版逐渐成为媒介参与竞争、争夺受众的基本方式之一。但是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报纸成本大幅提高的态势下,报纸改版的市场风险在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7.
王晓明 《视听界》2007,(6):120-120
临近年底,会议多了,应酬繁了。农人是一年之季在于春,媒体却是一年之季在于冬。冬季不打好底子,不规划好来年,不把版面改好,不把大客户招待好,春季就要抓瞎。依我的体验和观察,近来媒体老总忙的大致是这么几件事情:改版;招商;公关;动员;双选。这么多的事情,其实指向非常明确:竞争对手。在“本期话题”中,我们约了一组有关改版的文章,有意识地将品牌概念锲入改版的步骤之中,编辑意图非常明确,改版不是为改而改,改版的核心理念是创新,是打造品牌,是瞄准对手的错位竞争,是在竞争格局里“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坚守。  相似文献   

18.
《新闻调查》与电视栏目品牌的形成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丽 《传媒观察》2006,(3):42-43
在中国.很多报纸、栏目在迅速度过它的初创期后,进入平台期。进入平台期后没有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时,操作最先想到的往往是改变自己,就是改版。改版有可能是改进自己的一个途径,但在有的时候,一个栏目的主持和操作可能更需要坚持.需要判断.需要确定模式,需要积蓄力量,而不是随便改版。  相似文献   

19.
年末岁初是各家电视台栏目的改版时节。改版的理由千奇百怪,方法千差万别,而类型不外乎两类,笔把它概括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型”和“突然死亡型”。前是在不取消栏目番号的前提下,对节目内容以及结构、形态、主持人、片头等形象识别标志及节目时段、时长等内容进行调整;后是一种极端的改版方式,取消栏目腾出时段让位给其它节目。电视栏目改版如果能够遵循栏目运行的周期性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东方时空》从问世以来几经改版,对于“改变了中国人早晨不看电视的习惯”这样的赞誉央视人没有沾沾自喜,他们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又进行了改版,虽然改版后毁誉参半,然而作为央视走频道专业化之路的改革先行军,《东方时空》所体现的方向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