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昨日天气阴沉沉,不时下着小雨。被誉为中国基础教育"活化石"的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走完了94年的人生之路,离开了"只要身在就心在"的教育。在世时,人们称吕老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活化石"。他参与了对旧教育的接管、整顿、改造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初创、探索。改革开放后,中国基础教育一些重大改革反映出的教育理念中都有他的思想。离休后,他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他亲历了中国20世纪前半期的教育,参与了新中国基础教  相似文献   

2.
他初中毕业,17岁就当了乡村小学校长。上海解放后,他参与了对旧教育的接管、整顿改造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初创、探索,当过中学校长,并长期担任市教育局的领导工作。“文革”结束后,他参与领导了上海基础教育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一些重大改革反映出的教育理念中都有他的思想精华和火花。离休后,他“踏遍青山人未老”,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教育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主持国家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教育模式实验》。  相似文献   

3.
《华章》2006,(3)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参与了对旧教育的接管、整顿、改造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初创、探索。改革开放后,中国基础教育一些重大改革反映出的教育理念中都有他的思想。离休后,他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他亲历了中国 20世纪前半期的教育,参与了新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被称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活化石”。吕型伟从事教育工作70个春秋,但仍然不敢说掌握了其中的奥秘,所以他不承认自己是教育家,只承认是教育工作者,当然还要加上个“老”字,老教育工作者。 88岁高龄的吕型伟,虽然早在18年前就已离休,但他仍然一直活跃在中国基础教育的阵地上,更重要的是他始终在思考着中国基础教育的何去何从。本文是他在“百年中国教育论坛”上的演讲稿,原文标题是《我们究竟在探求什么?——建国后基础教育的回顾》,分4个部分,为方便读者阅读,本刊摘编成3个部分,并分别加了小标题。  相似文献   

4.
赵洪涛 《上海教育》2009,(15):96-97
【主要贡献和实践】 叶澜教授致力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建构,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师范教育改革。她主持了《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孰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等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中国提出重新认识与评价杜威和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理论中的重要影响,作为从不同视角共同反映教育客观规律的教育理论应该并存于教育中。这一再认识过程深刻地影响到了对现阶段“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认识。通过争鸣与对话,促进了教育研究中对于教育实践认识的深化,极大地推动了新时期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华章》2006,(5)
展望整个教育界,亲历教育百年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从教育救国到科教兴国,吕型伟经历了70年,也算时间很长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基础教育可以说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吕型伟是过来人,经历了全过程,而且处于改革的前沿,有时还参与决策。与吕型伟一起参与接管、实践的同志多数已经故去,少数还在世的基本上已经年老体衰,而吕型伟还健康地活着,还在东奔西走,还在搞改革实验,还在学习探索,而且有实验基地。所以,有人说吕型伟是新中国基础教育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7.
一所曾被打入另册、行将撤并的乡村薄弱初中,仅仅二三年之后,便一举获得南京市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并被评为南京市师德先进集体和江苏省示范初中,成为县、市乃至全省中小学学习的先进典型。这是一个教育奇迹。这个教育奇迹的创造者,就是“真人”陈康金和与他一起奋斗的一群被称作“杂牌军”的乡村教师……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吕型伟是上海普教界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在解放前后先后担任过普通教师、教务主任、校长、教育局副局长等职务,为上海普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自1986年5月离休之后,他又长期担任多个专业协会以及国家级重点课题的总负责人。因为吕老的杰出贡献,所以他被称为上海和中国普教界的"活化石",是"国宝"级人物。  相似文献   

9.
吴侃 《教师》2008,(5):43-43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活动的通知》精神,经各市州教育局、各高等学校推荐和专家评选,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研究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审定,省教育厅和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一批课题获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中,课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10.
对于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中小学实践者而言,如何通过对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合作研究促进当代中国教育理论发展与中小学教育实践变革成为双方共同的内在需求。本文主要阐述了当代中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的基本立场、基本前提和具体展开过程。  相似文献   

11.
冯忠良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点创建人,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等职,现任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获国务院特殊贡献奖和高等师范学院教师奖。发表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智育心理、德育心理等方面的专著、论文40余种,并十余次获奖。冯忠良教授虽已经年逾古稀,但他一直关心并积极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近我们走访了冯教授,听取他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冯教授提出的“能力与品德是人最根本的心理素质”的观点,对我们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12.
胥茜 《中学教育》2005,(12):6-9
人物背景:李镇西,男,1982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系,2003年获教育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担任班主任兼语教师。现在执教于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并任副校长。先后获“四川省中学语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教育专家”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李镇西老师结合中学教育实践,长期致力于民主教育和语人格教育的研究与探索。作《爱心与教育》于1999年获冰心图书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编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研究”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社会科学版)》的品牌栏目,本栏目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倡导多学科进入,鼓励交叉学科研究,刊发涉及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章。本栏目与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合作,于2005年设立“中国农村研究奖”。依据《关于设立“中国农村研究奖”奖励基金的通告》和《“中国农村研究”栏目优秀论评选规则》,本刊聘请有关专家经过认真评选,于2006年9月评选出2005年度“中国农村研究”栏目优秀论,刊发在本-T1j2005年第2期上的《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村民自治走向》获此殊荣,学报和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联合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1万元。  相似文献   

14.
吕型伟是一位思想深刻的教育改革家,其独特的办学实践对上海乃至全国中小学的办学理念和方式都产生了影响。他立足本土,探索新的办学方式,设计面向未来的理想学校,开展了多样化、大规模的办学实验,其中有女子中学实验、农村学校实验、十年一贯制学校实验、普通教育整体改革实验、中小学教育现代化实验等等,而这一切都是以他的人类关怀、实践情怀为内在动力,以他立足于孩子成人而后成才的理念为思想基础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20世纪,可以彪炳史册的杰出教育家,除了文坛经常论及的蔡元培、陶行知以外,就应该数徐特立(1877—1968)了。他躬行于教育活动,长达73年。他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的教育实践,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主要奠基人。他有大量的教育论著,提出了不少有创意的教育主张和教育理论,其中不乏具有时空广延性、可以永远闪耀真理光辉的内容。在国外,徐特立也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理论原创性的缺乏.这种缺乏的原因主要是当代中国教育学理论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国外教育学理论研究及学校教育实践研究之间双向转化机制的缺失,这些缺失归根结底在于对学校教育实践缺乏深入研究.只有深入当代中国活生生的教育实践,才能获取当代中国教育学理论原创的问题、资源和智慧.而教育实践最深层的核心则是促进学校场域中“具体个人”生命成长的诸多“转化”,教育学理论者以“主动深度介入”的方式直面、研究、揭示、促进和实现这些“转化”将有可能成为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原创理论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一)“十五”期间,全省基础教育技术研究主要围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新型教学模式创设、教育信息化和信息资源建设、学与教的评价研究、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模式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促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育》2010,(12):60-60
为进一步研究中小学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时代特点与区域实施对策,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策略与有效路径,交流各区域中小学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成功经验,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与中央教科所《中国德育》杂志社于2010年12月5日在华东师大二附中联合举办了以“公民意识教育:规划与实施”为主题的“2010’浦东教育论坛”。  相似文献   

19.
审视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整个发展历程,“引进”成为中国教育学形成和发展的起点,此现象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是‘时代的客观需要。”但“引进也导致形成了一种照搬外国教育学模式的倾向”,而且不少教育研究者不加批判地用西方的话语去诠释中国教育实践,参照西方的理论框架去比照中国的教育实践,以至于中国教育研究结不出中国自己的教育理论果实,也无法回答中国的教育实践问题。此现象的沿袭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但依然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观。当然,期间的原因是较为复杂的,但就整个教育学的发展而言是较为“悲壮”的。审视近年来的诸多教育研究成果,堪称为立意新颖、见解深刻,  相似文献   

20.
《青年教师》2006,(12):F0002-F0002
吉林市教育学会“十五”科研成果表彰暨“十一五”科研课题开题大会于2006年10月20日隆重召开。会议主要有二项内容:(1)对“十五”期间,市教育学会组织与管理的国家、省级优秀科研成果进行表彰;(2)对“十一五”期间,市教育学会主持的国家重点课题《区域性教师教育资源融合与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规划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的机关研究》进行开题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