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出版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现代日本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们先看一下几个同出版有直接关连的指标。第一是日本的识字率问题。现在的日本,学龄人口中有99.99%的人进入学校学习;完成义务教育后,有94.5%的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然后有36.7%的青年升入4年制大学或大专院校。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日本几乎完全做到了全民识字。第二,日本的纸张消费量仅次于美国、瑞典、加拿大、  相似文献   

2.
周广 《出版广角》2019,(9):43-45
圣地巡礼文化伴随着日本动漫文化和动漫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日本社会的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形式,圣地巡礼以深度体验为模式,参与巡礼的动画粉丝关注的不是当地风景本身,而是风景和日常生活中的动漫元素。圣地巡礼是旅游、动画作品和信息交流深度融合的过程,是融合了现实空间、虚构空间和信息空间三个空间的观光行为。  相似文献   

3.
这里面有日本文化自身的原因——自由民主思想对于日本始终是“外来”的,难以在精神上融入日本文化,所以日本没有从内心清除军国主义的动力。这里面有国际社会的原因——由于战后代表盟国独家占领日本的美国改变了对日策略.使日本失去了彻底与军国主义告别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朱舜水在日本的汉语教育实践活动不仅为日本培养了众多汉学人才,同时也推进了日本的史学研究,对日本社会、文化及其他方面都有比较重大的影响.朱舜水将中国文化系统地传播到日本,不仅加深了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也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日本文化的内涵,对于中日两国的文化事业而言,朱舜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5.
在物质发展极为迅速的时候,婚姻更加“物质化”了,要受制于学历、收入、家庭条件等等,这就使日本人的晚婚现象日益严重。而这种现象导致生育年龄不断往后推,使日本社会的老龄化问题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6.
肖雯 《大观周刊》2012,(30):37-37
对于日本饮食文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日本人细腻的感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心。他们经常把料理和自然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日本人在烹饪的时候一定会将材料切成适合人口食用的大小,从这种细腻的斟酌中可以看到日本人很为对方考虑。如此尊重人类的味觉、视觉与心灵,可能同样也是在细腻地考虑如何尊重人自然。日本饮食的关感并不在单纯的外表,而是深入内部的。日本饮食文化之关应该归结为自然之关。  相似文献   

7.
日本对待历史问题表现出来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言论一直引起国际社会的不满。日本对待历史问题态度的背后有着包括日本历史文化、国民性格、美国因素等等原因,而其中近代形成的皇国史观既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支撑也是战后日本不难严肃反省的重要原因。本文试从皇国史观入手,简要分析皇国史观的形成及其对日本对待历史问题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吴斯 《报刊之友》2012,(4):155-156
日本动漫因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武士道精神作为日本国民精神中的核心部分,在大多数日本动漫作品中被反复提及。武士道可以分为"素行-松阴-明治"系谱和"镰仓-战国-叶隐-昭和"系谱,日本动漫在描绘武士道精神时,两者皆有涉及。解读日本动漫中的武士道精神、寻找武士道的源流,可以让我们真正看懂日本动漫、读懂武士道精神,进而更加准确地了解日本。  相似文献   

9.
吴斯 《今传媒》2012,(4):155-156
日本动漫因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武士道精神作为日本国民精神中的核心部分,在大多数日本动漫作品中被反复提及。武士道可以分为"素行-松阴-明治"系谱和"镰仓-战国-叶隐-昭和"系谱,日本动漫在描绘武士道精神时,两者皆有涉及。解读日本动漫中的武士道精神、寻找武士道的源流,可以让我们真正看懂日本动漫、读懂武士道精神,进而更加准确地了解日本。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发行研究》1994,(2):40-42,44
日本出版业的宏观管理中国出版工作者访日考察团1993年10月21日至27日,中国出版工作者访日团,对日本出版业进行了考察。考察的目的是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日本出版业的宏观管理的状况,研究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对出版业的宏观管理问题。考察...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动浸产业的发展已经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是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对于我国的动漫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着启发性的影响。本文从两个问题切入,对日本动漫产业进行分析和研充:1日本的动漫产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其原因是什么。2动漫产业对于日本社会、中国社会以及中国动漫产业带来的影响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2.
《感受日本》欧阳蔚怡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8定价:29.8元《感受日本》一书对于普通日本人的生活风情作了大量的描述,这来源于作者在日本长期生活感受的积累,得益于作者对日本社会的近距离观察。通过本书,你能了解日本社会的人情世故,感受日本社会跳动的脉搏。本文摘自序言。  相似文献   

13.
邓少云 《大观周刊》2011,(48):41-41
日本的企业文化很好的与本民族的传统理念、民族精神相融合和嫁接,这是导致了日本成为如今的经济大国的重要因素之一,日本给了我们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及其理念上的参考。但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国情,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特点,走的路都有所不同,我们不可能去仿效日本,那么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怎么走?本文力求通过对日本企业文化构建的分析,对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做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书通过大量生动的材料叙述了160余名日本各界名人的传略和奇闻异事。全书分为文坛传奇、学者逸事、社会万象、古今战将、政界风云、臭名昭著六部分,展现了日本的历史、人物、文化和民族性格等社会场景,不仅读来生动有趣,而且令人思考警醒。  相似文献   

15.
杨燕 《大观周刊》2012,(39):265-265
世界上受禅宗思想影响最深的国家恐怕非日本莫属,到了当代,禅宗精神已经深深地印入日本人的情感和生活习俗之中,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东西。日本在俳句、绘画、书法、建筑、茶道、花道等各个艺术创作、艺术理论领域及美学领域都受到禅宗美学的影响。在其影响下,日本艺术呈现出一种“残念”之美。  相似文献   

16.
2006年6月,《读卖新闻》主笔渡边恒雄在社论中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提出批评,认为日本应对历史问题做出彻底的反省,要处理好与中国和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关系,否则日本将难以成为一个成熟国家。这就是所谓的“渡边现象”。本文围绕这一问题,对上述媒介现象的舆论、政治和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了考察,进一步分析了《读卖新闻》的“转向”对中日外交关系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3·11"之后,那片疮痍之地,是以何种样貌面对百日之期?在更绵长的艰辛重建里,日本民众、社会体系是否仍然保持着地震袭来时的克制有序?《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们试图去寻找答案。与政府迟缓的救灾行动和僵硬的应对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间组织的成熟,企业的自救,还有个体对待生命、土地和法律的那份尊重。大地震或许正悄悄改变着日本社会文化的狭隘一面。日本企业为分散风险正在加快将工厂向海外转移的速度,而中国有望成为投资首选。  相似文献   

18.
谢维其 《大观周刊》2012,(14):12-12
二战结束后不久,日本前景暗淡。经过占领期许多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之后,从1955年日本开始了真正的经济增长,直至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为止,日本经济增长一直高居世界第一,远比许多发达国家要快,因此,研究和分析战后日本经济保持增长的主客观原因,对中国正确认识和掌握发展方向和维持社会经济稳健发展具有充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日本情报产生背景和社会地位、日本情报机构分析搜集情报的能力的阐述,并例举若干知名日本情报机构,得到几条讨论意见,日本的“情报立国”战略值得关注并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0.
唐代日本派出大量的遣唐使到唐朝学习,其学习的内容包括汉字、汉文典籍和政治、科技、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同时日本本国亦开设了官学和私学学习汉语文化。唐代日本人汉语文化的学习,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