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播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非视觉传媒,广播要适应现代新闻报道的需要,必须充分发挥优势,突出广播迅捷、音响丰富等特色。现代广播唯有发挥广播特色优势,获取最新信息,才能有立足之本。本文就应该如何认识和发挥广播新闻的优势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广播曾经辉煌。但是,随着报业集团的兴起,卫星电视的称雄,互联网络的走红,广播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失去了昔日风采。究其原因,客观上是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强大冲击,主观上是广播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广播的优势。广播优势的认识误区众所周知,广播是用电子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化传媒工具,它以电波为载体,以声音为表达手段是现代四大传媒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广播传媒固有的优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广播传媒的地位和作用或多或少地有些弱化。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接踵而至。在如何对待记者站上,从思想到理论到实践,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认识: 其一是“强化论”。广播人的共识是:首先,记者站的存在是由新闻规律决定的。广播新闻快捷的时效性、靠近新闻  相似文献   

4.
翟如海 《新闻窗》2013,(6):64-64
广播的特点和作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有些熟视无睹,而在某些特殊情况、非常时期下,广播的优势就超常地凸现出来,令人刮目相看。透过"非常"看"平常",对更好地认识和开发广播的优势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王菡 《东南传播》2011,(4):130-132
由"广"而"窄"是现代广播发展的趋势,广播已进入窄播化时代。频率专业化是广播进入窄播化时代的主要标志。然后,目前微博的出现,其作为互联网web2.0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由于其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和特点,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窄播化时代下的广播媒体有必要对微博这一产品进行深一步的认识。本文将在微博定义、传播价值以及广播媒体与微博的融合做一番探究。  相似文献   

6.
广播媒介和其它媒介相比,有其独 特的优势,这一观点已是广播界的老话 题。然而,要把它变为广大广播新闻工 作者头脑中的意识,并且在这一意识推 动下使每个人在工作中发挥出广播媒 介的优势,进而使广播在激烈新闻大战 中占有一席之地,还有较大差距。 一、关于广播的优势 为什么“优势”话题在广播界一再被提起,就是因为广播媒介从表面看似乎没有优势,需要人们不断突破表象,深入内核,了解本质。 从表象上看,亦即从孤立静止的角度看,广播媒介与报纸、电视相比,确实存在差距: 1、信息量的差距。报纸凭借文字的表意功能而拥有无与…  相似文献   

7.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建设好农村广播服务平台,提升农村广播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农村广播应有的作用,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更需要加强改革,努力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嘉兴广播电视台对农广播的实践,谈谈建好农村广播服务平台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以其快捷性、可信性、生动性,越来越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和同仁的青睐。广播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现场报道的优势,留下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成功案例和经验。笔者通过一些成功案例,进一步认识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的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9.
庄伟 《新闻世界》2012,(10):18-19
频率专业化发展是广播人在深入认识广播传播规律,适应社会变化的过程中做出的一种必然选择。但怎样优化频率资源、推进广播节目专业化,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马鞍山广播电视台交通音乐频率通过实践表明,一个定位准确、科学性和有深层次的专业化频率将不仅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突出广播媒介的特色,而且为扩大地方广播整体实力和推进广播科学发展做了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于艳 《新闻与写作》2015,(3):110-112
广播是声音的文化,发挥广播自身优势,要在声音上下功夫,这其中,在广播同期声的选用方面,要选用生动典型、突出作品的主题的同期声;要尽量运用原始素材,增加报道的现场感;还要学会删繁就简、适可而止,把最合适的声音用到最合适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1.
如果把新闻采访比作一个舞台,广播记者既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也应是台上的“导演”。这是因为广播新闻具有原声再现的独特优势,它要求广播记者适时转变角色,开动脑筋,“导演”出一幕幕生动活泼的广播“活话剧”。广播记者扮演“导演”角色的必要性与报纸、电视新闻相比较,广播新闻有两大优势:一个是传播速度快,再一个就是能够用音响去感染听众。失去了这两个优势,广播新闻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广播音响包括记者的口播、采访对象的语言、环境音响、情绪型音响等。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如今我们的广播新闻更加注重让新闻中的人物、环境说话,这样…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各项事业均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新闻传媒何尝不是如此。在十分强劲的对手面前,如何发挥广播有限的优势,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广播人不能不去思考。一、要发挥广播优势,开发受众资源应当看到,从传播方式上讲,广播的快捷是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发挥广播"快"的优势,就要为传播快捷提供可靠的保证。大家知道,广播是通过电波传送新闻信息的,在电波所及范围内,广播可同时传到千家万  相似文献   

13.
网络广播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结合的产物,也是传统广播新时期在互联网媒体上的另一种呈现。此文比较了两种不同媒介广播的不同以及两者相结合的优势;针对网络广播表现出来的问题,分析了网络广播发展的必要性;针对必要性提出网络广播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刘静 《新闻前哨》2001,(11):43-45
随着电视的兴盛,曾经辉煌一时的广播陷入了困境,“广老三”的称呼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广播的尴尬。有人认为广播的衰落是由于电视声像传播手段的优势,我认为不尽然。否则如何解释广播这些年在报纸面前也“直不起腰杆”?广播的困境,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发挥出广播的优势。 广播的优势是什么?是“快”!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手持移动电话的出现和普及,广播在传播技术手段上比电视理应更快、更经济、更简便。但是,这些年由于一些非技术性原因,广播的“快”不尽如人意。人所有的你没有,你所有的却又发挥不出来,这就是广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广播新闻评论作为广播新闻的重头戏,秉承了广播传播的一些特点,在日益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广播新闻评论在充分发挥广播优势的同时,还应该在选材、语言和播送方式上寻求突破,以提高广播新闻评论整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陈一斌 《声屏世界》2007,(11):25-25
广播新闻应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其特有的优势?笔者认为,好听的广播新闻,除了语言的生动表述外,在写作上要注重细节描写,特别是广播通讯、专题和特写等类体裁的作品,更需要通过丰富而传神的细节描写来提升广播新闻活力。  相似文献   

17.
姜燕 《新闻前哨》2012,(7):117-117
地方广播媒介在经营管理上要有所创新和突破,必须重新认识自身的优势。过去被大家公认的快捷、方便、覆盖率高等特点,是当前所有媒体基本可以实现的共同追求,不再成为广播的独特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广播媒体的优势被大家公认为地方性、互动性、低成本。有研究表明,受众听广播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亲切感、归属感,而这一点只有地方广播电台才能满足,因此,地方广播媒介要异军突起并非不可能。  相似文献   

18.
广播媒介传统价值功能的重新认识与界定 20年前,广播一枝独秀,风光无限。今天,电视数十个频道随你挑,报纸上千种,扩版赠版不断翻新,加上互联网的兴起等等,都使广播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从媒体自身还是从受众的角度来剖析广播的优势和劣势都会发现,我们以前所谈论的广播优势,今天已并非是广播独有的特征;相反,有不少以前所认定的劣势,今天反而成为相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语言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成分。我们知道,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表达能力最丰富、也是音乐性最强的语言之一。它对我们广播人来讲,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取之不竭的宝藏。充分的认识汉语的音乐性,不仅可以提高广播记者、编辑、主持人的认识层次和审美层次,更对我们广播文稿的写作实践有着现实的直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斐斐 《青年记者》2012,(17):49-50
在传统的四大媒体中,广播被称为“弱势媒体”.在媒介形式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广播更是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在当前复杂的媒介飞速发展时期,广播媒体能否清醒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能否充分借鉴其他媒体的长处,扬长避短,与新媒体融合共进,是广播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