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孙维  马妤 《今传媒》2008,(6):50-51
在各种娱乐报道充斥着电视、网络和大量报纸版面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绯闻化报道得到记者的青睐,娱乐新闻的绯闻化逐步形成一种倾向.媒体强调娱乐新闻能够满足受众需求的功能中,带来了都市类电视、网络、报纸新闻的娱乐化、媚俗化,尤其表现在文化娱乐新闻的绯闻化报道上,这种倾向已经偏离了新闻报道的正常轨道,值得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并研究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一股汹涌的世界潮流,特别是伴随着网络的出现,新闻娱乐化现象从西方到中国,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对新闻娱乐化的研究也已经成为学界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课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十几年来对新闻娱乐化现象的研究文献,从新闻娱乐化的内涵、表现、成因、影响以及一些应对策略或建议方面进行了归纳和综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让电视时政新闻变得鲜活,促进了电视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本文主要对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侯利强  施露 《今传媒》2006,(9):61-62
新闻故事化和娱乐化已是老生常谈,四川卫视“新闻连连看”(以下简称“连连看”)却将新闻彻底走向故事和娱乐。“连连看”在新闻竞争同质化,民生新闻和娱乐新闻崛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该栏目自称是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之后的“第三种新闻”,扯起“新闻连连看、看完就吃饭”的口号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2004,(11):68-68
《新闻前哨》2004年第8期发表钟梅的文章《论新闻泛娱乐化倾向》。文章认为,目前的新闻娱乐化之风从文娱、体育类新闻发端,蔓延至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等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新闻已经成了广告和娱乐的囚犯。文章说,新闻泛娱乐化倾向,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媒体市场竞争的空前激烈,成为新闻泛娱乐化道路的时代背景:其二是经济效益的驱使。利益最大化促使媒体追求发行量、收视率、覆盖率,从而顺理成章地在对新闻素材的处理上,通过对娱乐化元素的加入,来制造一些八卦新闻、花边新闻,以满足部分受众的猎奇欲、窥视欲。  相似文献   

6.
李振合 《新闻窗》2010,(3):39-40
概要地说,新闻娱乐化一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注重报道名人趣事、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综艺新闻、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或者将硬新闻软化处理,寻找时政、经济、法律、国际新闻中故事性强的元素突出描写。二是指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描述,通过描述新闻中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节,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新闻事业的发展方向已经逐渐倾向于时政新闻的民生化。时政新闻采编的内容热切关乎于人民群众,负责采编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站在群众的视角上看待问题、描述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本文论述了平民视角下的时政新闻采编的方法途径。以鼓励更多的从业人员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捕捉到更具有民生化的真实信号,促进时政新闻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8.
张鸿雁  杜威 《声屏世界》2010,(12):22-22
“新闻娱乐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将新闻和娱乐结合起来,竭力从严肃的政治、伦理问题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强调新闻报道故事性、情节性、煽情性、刺激性的娱乐效果。在此类报道中,媒体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社会规范强制功能”的积极作用,而由于其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使得媒体功能出现异化。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新闻娱乐化现象在大众媒介中日渐兴盛,从报纸到电视、广播到网络,“娱乐”成为一个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词语,而一切与“娱乐”有关的节目,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开发的重点。从最初强调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进而发展到新闻标题的煽情化、新闻叙述方式的故事化,媒体新闻逐渐走上了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施红星 《传媒》2012,(3):76-77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我国公民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时政新闻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该文分析当前网络时政新闻的传播与网民政治素养的关系,并探讨完善网络时政新闻报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娱乐化在内容上表现为强调软性新闻的号召力,软新闻大行其道;硬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尽量地被软化,媒体越来越多地强调新闻的故事性和娱乐性。在  相似文献   

12.
杨华娟 《军事记者》2004,(11):34-35
回顾近年来我国媒体的新闻报道,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发现这样一个特征,即建构肤浅的娱乐新闻无孔不入,甚至有的时政新闻和社会事件也正走泛娱乐化的道路。另一方面,在国内学术界,从2003年7月《中华新闻报》刊载《故事化——新闻写作的一种思路》,到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于同年9月出版的专《畸变的媒体》中提出“讲故事的新闻写作”,引发新闻界写作取向的新思考。娱乐化和故事化,在表现形式上都强调人物和事件的人情味、细节化、情节性,然而在价值取向上前纯粹追求感官刺激,后则重在挖掘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试图立足现状,廓清两界限,指明故事化写作的影响力所在,以求更好地把握新闻人在采写中应遵循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陈晔 《视听纵横》2010,(3):40-41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既有别于传统新闻又兼具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双重特性的常态电视新闻样式,以"平民化"的传播名义在娱乐化场域中,开始呈现出种种降温的趋势。经过业界和学界的冷静观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江华 《新闻世界》2010,(8):72-73
面对异军突起的民生新闻和娱乐新闻,时政新闻的改革刻不容缓。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新闻工作经验,简要谈论了对时政新闻改革尤其是对地方电视台改革的一些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赖特的"四功能说"指出了大众传播提供娱乐的功能。大众传播中的内容并不都是务实的,娱乐这一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然而,在新媒体时代,娱乐这一功能过于放大、凸显,泛娱乐化现象严重。网络传播的新闻价值标准与传统新闻传播有很大不同,它不仅形成自身的新闻价值观,而且也影响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强调新奇、娱乐性。于受众来说,碎片化娱乐化的内容满足了放松压力,逃离现实压力的需求;于媒体来说,碎片化娱乐化内容带来了商业利益,争取到了稀缺的注意力。因此,泛娱乐化的内容大行其道,对新闻价值要素的选择带来了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我国新闻媒体报道中存在的一个问题。笔者首先介绍新闻娱乐化的内涵以及新闻娱乐化给社会和受众带来的影响,最后阐述对新闻娱乐化这种现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新闻娱乐化是新闻在报道方式上的一个转变,即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挖掘出娱乐的价值,吸引受众眼球。新闻娱乐化中的"娱乐",主要是强调一种传播叙事角度的转变,即将新闻材料的发掘朝着娱乐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新闻娱乐化倾向也呈现进一步发展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闻"三贴近",使得新闻媒体进一步走向市场、走向大众。但在新闻娱乐化发展过程中,新闻传播呈现  相似文献   

18.
王辉 《新闻传播》2023,(15):58-60
新闻宣传报道已经进入融媒发展新时代。民生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纷纷融媒创新化。时政新闻大到政策方针,小到百姓生活,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抓紧一切时机,搭上“融媒创新”快车,让枯燥的时政新闻变得鲜活生动,更好地承载传递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使命,具有特别深远的探讨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娱乐化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新闻的娱乐化较好地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本文从新闻娱乐化的形成原因分析开来,论述了新闻娱乐化的两面性。如何破解新闻与娱乐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到我们新闻媒体未来的前进方向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汪伟 《新闻世界》2014,(7):39-40
时政新闻民生化是城市电视台新闻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时政新闻民生化会使时政新闻的新闻本体得到很好体现,新闻价值得到较好的实现和彰显,同时,也会有效提升城市台时政新闻的"喉舌"功能。要真正做到时政新闻民生化就必须切实转变报道理念及模式,学会用百姓语言说百姓故事,在采制新闻时做到接地气深挖掘,并注意"点亮"新闻标题和导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