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试析网络新闻编辑的特性及自我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开辟了各自的新闻媒体网站。这些新闻网站的出现,给传播领域带来了全方位的深刻变化和冲击,尤其对担负着网络新闻传播重任的新闻编辑来说,面对“第四媒体”的新特性,如何适应新的媒体、新的传播方式的要求,成功转型为一名合格的网络新闻编辑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除了搜狐、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开辟了新闻板块外,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也在互联网上开辟了各自的新闻媒体网站。例如新华通讯社主办的新华网、人民日报创办的人民网、CCTV创办的中国网络电视台等。这些新闻网站的出现,给传播领域带来了全方位的深刻变化和冲击。  相似文献   

3.
作为先进通信和传媒技术的结晶——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走过了第一个十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嫁接”呈现出“网络版”、“电子版”等新形态,报网互动、网络媒体与广播媒体的互动、网站与网站内容合作、网络媒体采访等方式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已形成一定规模,越来越多的新闻通过互联网传遍世界。一、对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影响首先,互联网提高了公众自由参与传播的可能性,传媒机构有可能不再是新闻传播的垄断者。在应用互联网上发布新闻的在线媒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传统媒介机构在互联网上创立或与通信等其…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互联网强大的渗透力和融合性正在不断地影响着媒体监的整体格局,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融合产生的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虽然CMMB是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样会与互联网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所以建设支撑CMMB业务和服务的CMMB互联网网站(以下简称CMMB网站),是当前CMMB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顺应媒体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移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和传播优势受到了严峻挑战。国际传播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正逐渐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面对这样的局面,全世界重要媒体纷纷开办网站,加速新媒体转型。本文概括了知名海外媒体CNN、NHK、纽约时报及华盛顿邮报等各有特色的新媒体转型之路,并探讨其在国际传播新格局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传播领域正在发生这样一个变化:从“生存还是毁灭”的忧虑中走出的传统媒体,重新认识。整合网络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掀起了媒体网站建设的“大跃进”浪潮。在一批旗舰级的媒体网站引领下,媒体网站纷纷重新定义,追加人才与资金的投入,在建站的机制、模式、内容等方面多方拓进。中国媒体网站向深海远航的基本阵列正在逐步形成。 从互联网的发展来看,这种态势促进了媒体资源向网络的流动;从媒体的发展来看,这种态势实际上是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化的新里程的开始。世纪之交出现的这种态势,对中国的互联网和媒体来说,都不是…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腾讯公司推出了一款及时性通讯工具"微信",它不仅是进行人际交往、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更像是一个综合媒体,在满足用户信息交流的同时对用户的人际交往、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更重要是在文化传播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互联网强大的渗透力和融合性正在不断地影响着媒体业的整体格局,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融合产生的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虽然CMMB是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同样会与互联网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所以建设支撑CMMB业务和服务的CMMB互联网网站(以下简称CMMB网站),是当前CMMB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顺应媒体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常庆 《当代传播》2002,(3):61-64
国际互联网(Internet)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互联网媒体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利用。因此,了解互联网媒体的内涵,探讨其特点,研究它给传播带来的改变,对传播理论和实践都大有稗益。  相似文献   

10.
目前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以及各商家ICP已经在互联网上全面开发着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各种功能。中国“第四媒体”(网络新闻传播)的群体组合阵列已经形成。由于新闻网站的建设有着特定的规律,这一事物的新颖及发展变化的迅速,使得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需要深入研究网络新闻传播的规律。网站的前期策划是建设一个高质量新闻网站的前提,因而网站的前期策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签,媒体则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平台。随着互联网、网络电视、手机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文化传播呈现出新的传播特点,在这样一个开放性传播平台上,传播范式也面临着新媒体元素的重新润色。本文试图从视觉传播效果入手,阐述在新媒体语境中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站编辑正在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职业,作为网站内容的发布者,网站编辑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一个网站的对外形象及综合竞争力,如何做好内容生产,让网站发展更有竞争力,是众多网络编辑在"内容为王"的媒体竞争时代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中国的行业媒体也已经进入了融媒体时代。行业媒体发展随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创新行业媒体新闻传播手段,赋予行业媒体时代特色,实现行业媒体业的突破,是行业媒体工作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水利行业媒体作为水利行业信息传播的主窗口、主平台、主阵地,迫切需要寻求新突破,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为水利行业新闻宣传工作创建一个更高效、更优质的宣传平台。  相似文献   

14.
耿涛 《青年记者》2016,(23):113-114
互联网正改变着世界,也影响和改变着广播媒体.近年来,面对利用微信传播的媒体数量的增长,以声音传播信息的广播人不得不进行认真的思考:广播只能听,不能读、不能看;广播内容一听而过、稍纵即逝;广播已经沦为旧媒体.广播媒体以节目为王,节目和主持人是广播发展的总抓手,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毫不松懈地抓住广播电视主业,守住我们的阵地,同时积极发展新媒体,运用新媒体,着力发展网站、微信、手机客户端.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技术条件及移动终端设备均已发展成熟,自媒体在互联网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文章首先论述自媒体的兴起及其传播形态,继而阐述自媒体的概念及其传播模式的变化,最后探讨自媒体的传播特点:传受一体化、碎片化及网状传播、双向反馈、节点共享等。  相似文献   

16.
媒体网站是新生事物.如何建设好媒体网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经营或管理媒体网站的人除了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外,大部分是原来做编辑、记者的,可以说对网络传播还处于摸索当中.应该说,传统传播和网络传播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同.媒体网站人转变观念,认识并适应网络传播特性,是建设好媒体网站的前提. 在媒体网站中,广播电视网站有其特殊性.因为,网络的特性可以弥补广播电视稍纵即逝、不易保存、线性传播等劣势,使之易保存,可点播.这相对于报刊、通讯社建立的网站,更有其拓展的余地,也能发挥其特长.那么,广播电视网站的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11,(7):54-55
播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上视听媒体传播形式,在互联网视听节目传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广大网民在线观看视频和上传视频的主要途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进一步落实监管职责,加强对播客网站的管理,国家广电总局2008年4月批复监管中心建设"播客视频节目监管系统",以扩大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范围,为管理部门规范播客网站视听节目传播秩序提供更高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媒体形态日益丰富。互联网、手机的出现及其融合,标志着传播史发生革命性变革,也将我们推进了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不仅仅意味着包含了音、视、网、报、刊等媒体形态,更意味着各种媒体形态之间呈现交叉融合趋势,使得每种形态的媒体变得不再单一和纯粹,媒体形态的划分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CMMIC1997年7月份公布的调查报告,84%的网民上网是为了获取各类新闻。显然,传播新闻仍然是“第四媒体”最重要的一项业务。 目前,互联网中传播新闻的网站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另一类则是“土生土长”的商业网站。它们都是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媒介新形态,但在计算注意力的网络  相似文献   

20.
林莉 《东南传播》2020,(5):17-19
伴随着5G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融媒体时代的公益传播手段迎来了进一步的革新:不仅在内容创作、传播媒介、分发机制上得到了发展,更促进了新的交互方式的出现。公益传播手段从自上而下的垂直传播转变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互动传播,传播效果也以陪伴性互动、沉浸感体验、碎片化接受作为关键要素,以更贴近受众情感的方式达到传播公益价值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