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是幼儿生命得以成长的人文艺术力量.幼儿音乐教育的本质,在于教师遵循审美的规律,选择适当的音乐作品和组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向幼儿传递音乐的审美体验,使幼儿在特定的律动、节奏和旋律中体验到音乐的形式美,并进而体验音乐本身所蕴含的内容美和文化美.当前的幼儿音乐教育不容乐观的主要表现为:教育目的的遮蔽;教育内容的窄化;教育活动的弱化;教育评价的僵化.音乐教育的核心在于审美体验.基于审美体验的幼儿音乐教育改进策略包括:幼儿音乐教育审美本质的自然回归;幼儿音乐教育内容的多元选择;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游戏化设计;幼儿音乐教育评价的观念重塑.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哲学是推动音乐教育不断走进人文科学的探究性学科,不同的哲学范式决定了不同的音乐教育过程、方式、目的等内容。在20世纪50年代音乐教育哲学开始形成之初,就出现了以雷默为代表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范式——音乐教育就是审美教育。随着多元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范式的代表人物埃利奥特认为音乐是人类多样化的实践过程,认识音乐应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完成。不论是审美还是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范式在比较过程中都会对我国的音乐教育有所启示。本文首先对音乐教育哲学范式进行概述,确立了音乐教育的本质、目的、教学等三个维度;其次在这三个维度之上进行审美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范式的比较分析;最后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下半叶,审美教育成为美国音乐教育的主流,它的核心是为了情感而教育,具体表现在:音乐是人类情感形式的符号表现,情感成了音乐教育的基础;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激发与培育学生的情感;培育情感的途径即通过审美认知,这种认知以音乐的审美品质为基础;情感的最高形式是审美体验,学生通过获得审美体验从而洞察生命的深层意义,最终提高并丰富了学生的生命质量.审美音乐教育的情感核心体现了20世纪上半叶"音乐为了每个孩子"到下半叶"音乐为了人类的情感"的转变,为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音乐教育形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廖家骅先生作为当代中国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为中国音乐教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可称为“中国音乐教育学科的领路人”。基于对廖家骅学术成果的系统梳理,从其对音乐审美特性、音乐教育审美特性、音乐教育与审美心理和智力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其音乐教育美育观;从其对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职责、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等问题的关注概括其音乐教育通才观;从其对一线音乐教学、教育现状等现实问题与实践性问题的关注与评论提炼其音乐教育实践观,从而对他的音乐教育思想进行全面阐释。对廖家骅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既是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成就的总结与回顾,也是对我国当代音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长期以来,中国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偏向"专业化",过分强调音乐知识的传授,然而对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性不够重视,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课达不到素质教育要求。通过介绍高职音乐课的审美教育功能,使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得到重视,使其在高职音乐课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冬霞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218+220-218,220
该论文从音乐教育的哲学观点入手,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从三个方面理论联系实际的切入课题研究。从音乐教育内容的审美因素入手,丰富学生审美体验;从教学理念方法的审美原则入手,增强学生审美体验;从教学环境的审美特点入手,提高学生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7.
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我们应该重视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有机结合,寻找结构的优化和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王玉 《教师》2008,(22):25-25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目的是以音乐教育为手段,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审美感情,最终完善其自身人格。因此,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根本上是育人的教育。同时,音乐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善导美”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教育对于大学生德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方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目前正处于“审美”与“反思性实践”两种价值的冲突、交叠时期.在理念层面,作为时代精神的反思性实践音乐教育大胜审美音乐教育.在实践层面,审美音乐教育在集体教学范围内的有效性一如既往,而集体教学依然是目前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主流教学组织形式;反思性实践音乐教育的自主制作具有集体教学无法企及的效果,但它对教师水平、设备条件、学生人数要求苛刻,在正规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困难.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引领价值无法选择单一的“审美”或“反思性实践”,只能选择能兼容“审美”实施条件与“反思性实践”理念的“经验”.以“经验”为引领价值的音乐教育,其内涵是经验还原和经验提升两个核心概念的展开.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风以化人”、“寓美于乐”、“寓教于乐”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它教育手段不能替代的。在音乐教育和教学中体现审美教育 ,则既要抓住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的特质和音乐教育教学的规律 ,更要结合审美教育的特点 ,把音乐教育和审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审美教育自觉地融入音乐教育中。  相似文献   

11.
小学音乐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中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教育内容,它为全面提高小学生审美素养打下了扎实基础。审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陶冶孩子们的审美情操。通过分析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试论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着重分析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开展好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及实现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实施手段。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是多方面的。音乐教育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审美教育、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在美育方面明显有所不足。因此,应加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审美实践,在音乐教育中树立大美育的观念,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相应的改革,在音乐教育中侧重有效地开展多方面的审美教育,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是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开展音乐教育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在开课指导思想上,应以普及音乐教育,提高审美情趣,构建和谐校园为目的;在教材内容的选定上,应特别重视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以中外经典作品为主要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应以教师指导,师生相互交流,共同欣赏为主.  相似文献   

14.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然而,学术界对此有不同的争议。“以审美为核心”的提法有其片面性:音乐教育具有多种功能,审美功能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功能,但不是唯一的功能;缺乏与特定音乐的联系,限制了音乐的功能;对音乐审美能力价值的过于强调有可能导致音乐功能本身价值的失落。  相似文献   

15.
虽然音乐教育在德育、智育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特殊作用 ,但其审美功能始终是第一位的。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辅德益智仅仅是这一过程的必然结果。只要抓住了审美这一中心环节 ,那么音乐教育在辅德益智方面的功能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中的辅德功能属于音乐教育的非审美功能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听觉去获得感性体验 ,它的本质是一种感性体验活动 ,通过听觉的感性体验直接唤起精神上的愉悦 ,从而达到审美体验。音乐教育对人的道德的作用 ,要靠审美情感转化过渡 ,才能迁移到思想品德中。  相似文献   

17.
沙洁 《华章》2011,(31)
本人笔者依据素质教育要求,结合高中音乐教育中实践,就高中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审美功能、德育功能、智育功能;就高中音乐教育中的问题;特别是就高中音乐教育中的对策:评估机制、教学机制、教师素质作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重视在艺术能力和艺术技巧方面的训练,往往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审美教育。而审美作为音乐艺术的核心功能,在音乐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着重探讨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倡导在音乐教育中要实施审美教育,从而实现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音乐教育,育人是目的,审美是核心;学生是主人,乐学是动力;重要是过程,参与是手段。它通过对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构建人的审美心灵结构,达到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现代人的主要审美对象之一,现代人是具有高度音乐审美修养的和谐人、快乐人。因此提出审美教育、快乐音乐、终身音乐——学校音乐教育的永恒主题、学校音乐教育的方向。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情况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并没有固定的发展战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学校音乐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