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体育师友》2015,(3):30-32
多球训练是羽毛球训练中必不可少的训练手段之一。通过多球训练,能够增加运动员的训练强度,从而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耐力以及实战能力。对于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而言,多球训练可以使运动员的训练更接近实战中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孔亮 《拳击与格斗》2020,(4):125-125,129
在所有运动当中,古典式摔跤运动对比赛运动员要求相对较高,在训练时,应着重注重对运动员体能的训练。为了提高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摔跤技能,在平时的训练当中应该加入力量训练,才能使运动员的身形姿态变得更加沉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才能使摔跤运动员的比赛技能、力量水平均得到提升。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应更加注重训练的系统性,结合运动员自身的条件与优势进行训练,使运动员的技能进一步提升。本文将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对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优势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中运动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合体育运动训练学和体育管理学的特征,对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山西省高职院校篮球课余训练中运动员来源渠道狭窄,竞技潜力较小;运动员参与课余训练的积极性高,能认真地对待训练;在训练中与教练员相处较融洽;由于训练水平的起点较低,经过阶段性训练后部分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成绩有一定的提高,但训练水平仍低于专业运动员;运动员参加比赛次数少,不利于训练水平的提高;运动员对学校相关训练补助及奖励措施基本满意;运动员认为目前学校现有训练场地、训练设施等外界条件不能够较好的为训练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魏祺 《新体育》2023,(4):33-35
在青少年女子游泳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陆上训练是常见的训练项目。近年来,悬吊训练开始被应用于游泳运动员的训练之中,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本文的研究中,对游泳运动员训练中陆上训练与悬吊训练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进而选择部分青少年女子游泳运动员开展实验研究。通过对不同训练模式下运动员测试成绩的对比和分析,验证陆上训练联合悬吊训练在提高青少年女子游泳运动员成绩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少年速滑运动员训练中不良心理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少年速滑教学与训练中,由于种种原因,使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产生一些不良心理,影响其学习与训练效果。如何消除这些不良心理,使训练课畅通、活跃、富有朝气,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是改进少年速滑训练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分析少年运动员不良心理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训练提出以下应对措施:帮助运动员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启发运动员的求知欲和训练欲,培养运动员意志品质,改进训练方法,训练内容多样化,提高少年运动员训练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通过心理训练手段消除不良心理等。  相似文献   

6.
中长跑训练是对运动员耐力进行训练的主要运动项目,其对运动员的毅力及耐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很多中长跑运动员来说,不仅要具备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同时还要有长时间的耐力训练,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本文从中长跑训练中耐力素质训练的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中长跑训练中耐力素质训练的有效策略,以期提升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推动我国中长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女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的情绪和应对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女游泳运动员 6周大负荷训练中的情绪和应对方式 ,了解她们在大负荷训练中的心理特点 ,为提高游泳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中的心理承受能力提供依据。研究表明 ,女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训练中的情绪变化受负荷总量变化的影响 ,优秀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感受中肌体劳累 ,精神疲倦和自我怀疑百分数均高于普通运动员。在大负荷训练应对方式中 ,优秀运动员宣泄和回避的百分数低于普通运动员 ,自我激励 ,寻求他人支持 ,自我安慰 ,关注队友感受等维度的百分数高于普通运动员。提示在大负荷训练中 ,优秀运动员似乎更倾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8.
从青少年跳水运动员的常规训练、专项训练和心理能力训练及兴趣培养等基本功训练出发,对青少年运动员动作规格和竞技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青少年跳水运动员的基本功训练方法,提出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运动员的心理和培养兴趣方面训练,才能达到促进青少年跳水运动员的选拔和跳水训练水平提升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提高短道速滑运动员自我效能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李勇 《冰雪运动》2005,(2):8-10
自我效能的心理训练是通过调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心态促进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分析自我效能对运动员训练和竞赛成绩的影响,提出自我强化训练、归因训练、放松训练、表象训练和积极暗示训练等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提高自我效能,从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训练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0.
对青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有氧训练的认识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郭志春  安秋 《冰雪运动》2007,29(3):14-16
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训练的成败是我国速度滑冰项目攀登世界高峰的关键所在。针对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训练中忽视有氧训练和缺乏科学合理的有氧训练方法的现象,阐述了青少年速滑运动员有氧训练的重要性、训练原则、训练方法和手段及训练负荷。认为在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的有氧训练中,要保证在有氧范围内发展有氧训练,达到训练目的;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要考虑到运动员年龄差异、训练水平能力等不同因素,适合青少年特点;训练要依靠科研手段和进行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旨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的成才率。  相似文献   

11.
袁飞 《安徽体育科技》2015,36(1):36-37,51
为了解阜阳市体校皮划艇队运动员对同一训练手段的适应情况,对3名运动员从5月24日~7月6日共5次4km×2组的训练成绩进行了记录.结果显示:3名运动员对同一训练手段表现出不同的训练效果;结论:个体化、针对性的训练手段也适用于业余运动员的训练;建议:在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业余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在重视技术、力量、速度、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运动员个体化训练手段的尝试,使不同类型的运动员,在适合自身特点的训练手段中不断提高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杨鄢戎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0):53+61-53,61
以河南省青少年竞技乒乓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了河南省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情况、有偿训练的能力、竞赛现状及运动员的训练信心等方面。研究表明:运动员的训练时间安排比较合理,但训练质量不够理想;从事训练的人数较多,但训练和比赛的费用多由运动员个人支付,后备人才流失严重;运动员对今后的出路和流向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多数学生表示希望进入专业队;运动员希望经常参加比赛,但目前的比赛制度对缺乏经验的运动员发展不利。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结合其他标枪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文献研究资料,探寻适合标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的方法,从而提出提高标枪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理论方法,为标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参考意见,标枪运动员应结合自身的素质和技术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选拔参加残奥会国家队冬训及部分春训的运动员进行调查,并就优秀残疾投运动员多年训练的主要动机进行了分析。结论是:1.我国优秀残疾投掷运动员坚持多年运动训练的因素既有对项目的热爱、对自尊和社会尊重的要求,同时也受生活压力因素的影响。2.男女运动员均表现出强身健体的训练动机。3.男运动员更看重运动训练的内部回报,女运动员则看重训练的外部奖励。4.男运动员注意运动训练的长远回报,女运动员看重运动训练带来的眼前利益。5.男运动员渴望通过训练及成绩得到社会认可,女运动员则更看重自我肯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影响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舞蹈训练、音乐素质培养、心理训练四个方面对运动员的表现力进行培养和训练,以提高健美操运动员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6.
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员在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及智能训练等一起构成了运动训练的基本内容。文章通过分析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所采取的心理训练手段,试图由此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方面的知识,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水平和心理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过程中,科研人员对运动员训练过程有效、科学的训练监控,为运动员在赛场争金夺银起到重要作用。笔者从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训练科学监控的含义、内容与意义,我国近几届奥运会备战训练科学监控的变化特点,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训练科学监控的思考3个方面对备战重大比赛训练科学监控进行分析讨论,认为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的训练监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在日常训练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监控的意识,还需要建立多学科相结合的科研服务体系为监控基础,这样才能准确地评价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合理制定各训练时期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才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真正达到应有的"训练水平"或"超水平"发挥。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中,体育运动者的水平在很大长度上与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息息相关.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反映在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之中,也就是说在运动员进行身体训练时非智力因素对运动员的心理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进而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所以说,在高校体育运动中,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对于运动员的训练成绩起着很重要的甚至极为关健的作用.本文将从非智力因素在高校运动训练中的影响入手,分析高校运动训练中非智力因素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9.
孟浪  赵鉴 《冰雪运动》2010,32(4):13-17
高原训练是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探索高原训练对速滑运动员红细胞变化和机能的影响,提高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的能力,缩短我国速滑运动与冰雪强国的差距,促使我国速滑运动更加广泛地采用高原训练作为提高速滑运动员基础能力的有效途径。采用海拔l 917 m高原对速滑运动员进行陆地训练,结果表明在5周的高原训练过程中,以及结束高原训练回到平原的1周内运动员的(RBC)和(Hb)比高原训练前均有显著提高;在回到平原的第2周内,运动员的RBC和Hb比高原训练前均有明显提高,表明参加高原训练有益于提高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20.
《体育师友》2018,(1):24-25
运用文献调查法对我国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进行研究,抽取了我国30名短跑运动员做调查,并结合平时训练的感触和翻看资料得出很多结论,我国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要均衡发展,不但要发展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还要发展核心力量,而且力量训练的负荷也要有限制,科学的超负荷训练使不同的运动员爆发出最大化的成果来,专项力量训练是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中之重,然而力量训练后引起身体的疲劳,更需要运动员训练完后安排放松练习进行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