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速滑运动的技术特点,分析、讨论了对高校学生进行身体训练的重要性和掌握速滑技术所必需具有的基本素质,以及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身体训练。提出在速滑教学中应着重注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便尽快掌握速滑技术,提高滑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普通高校速滑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速滑教学中,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自觉地锻炼,是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双边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运用体育理论、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理论,对如何在速滑教学中采用"兴趣引导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证,认为:"兴趣引导法"能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产生正确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3.
刘玉珍 《健与美》2024,(3):105-107
速滑运动是一项刚刚在校园中推广起来的运动项目,培养学生对速滑运动的兴趣,推广和普及速滑运动对于提高该项目的发展和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体育精神,以及丰富学校体育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以某县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调研法研究了学生对速滑运动是否感兴趣的问题及其背后潜藏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培养学生速滑运动项目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少年业余体校速滑技术教学与训练中,经常采用陆上诱导动作练习,以使少年初学者能较快地掌握速滑动作。但在具体训练中仅限于上冰前的陆上实践诱导性练习,而在整个速滑训练课尚未运用诱导法进行系统教学与训练。本文通过多年来训练实践,在理论上总结了速滑诱导法教学:语言诱导、技能诱导、直观诱导、同伴诱导等4种方法。教学与训练结果表明,系统、灵活地运用诱导法教学可以提高少年运动员的专项能力、达到技能和素质尽快地迁移,使少年速滑选手尽快地掌握所学动作。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速滑教学的效果,克服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将90级和91级6个班学生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心理训练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学生心理、生理、认知规律及特点安排教学,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生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我校学生速滑课学习兴趣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光 《冰雪运动》2005,(4):55-57
根据东北农业大学目前速滑课教学的现状,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速滑课的教学质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只有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指出速滑课必须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贯穿兴趣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来完成高质量教学,使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7.
就如何克服速滑教学玑训练的单调性和泛味性,激发速滑教学、训对象的兴趣与动机,论述了游戏与赛法在速滑教学与训练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它可提高速滑比赛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练习情趣,吸引更多的人们参加速滑运动的学习与训练,对促进速滑运动的广泛开展,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朱岩 《冰雪运动》2010,32(6):75-78
高校冰雪体育教学是我国冬季体育密不可分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速滑教学的开展状况,对我国冰雪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速滑教学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速滑教学在教学模式、师资学历结构、领导重视程度、教学时数,以及学生参与速滑课的积极性和速滑锻炼的主动意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提出采取重视速滑理论教学,提高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突破传统的速滑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素质的与领导重视程度等措施改变高校速滑教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短距离速滑耐力训练特征进行了研究.着重就教练员对短距离速滑耐力训练的认识情况,优秀短距离速滑运动员耐力素质训练手段选择,短距离速滑耐力训练的方法及基本要求,短距离速滑耐力训练的负荷安排和优秀短距离速滑运动员耐力训练评述等5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以期为短距离速滑耐力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浅析放松训练对速滑短距离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速滑专项特点,指出放松训练对速滑短距离运动员的重要作用和对其运动成绩的影响,通过分析,提出了速滑短距离放松训练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