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田径运动跳远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只注重助跑,踏跳以及空中动作和落地技术,而忽视了跳远踏跳的准确性。所以,在这个项目的考核和比赛中,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踏板起跳,从而导致整个技术动作变形,影响了应有水平的发挥,使跳远教学前功尽弃。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改进教学方法,着重强调跳远踏跳准确性问题加强攻板意识,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跳远教学中,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是:助跑与起跳的技术脱节,踏板的准确性差。而当代跳远取胜关键之一就是踏跳的准确性,所以历来在各级跳远教学及训练中跳远踏跳准确性的问题一直被重视。为了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使学生能较快掌握助跑与起跳的正确技术,提高踏跳的准确性,我采用了“距间”助跑接起跳的教学方法。一、“距间”助跑是学生在一定间隔距离内(10-15米或15-20米)助跑6-8步或8-10步,做一次起跳动作;接着继续做向前快跑相同的距离后,再做起跳。助跑接起跳连续做3-5次。在做动作的整个过程中,要求每次起跳必须是起跳腿。在开始…  相似文献   

3.
杜俊彪 《甘肃教育》2010,(14):56-56
跳远是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必修运动项目之一。由于跳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具有较为复杂的技术要求,而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往往因踏跳不准确,起跳高度不够,跳不出好的成绩,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到底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踏跳的准确性和起跳高度呢?  相似文献   

4.
邵兴国 《考试周刊》2009,(12):138-139
跳远取胜关键之一是踏跳的准确性,所以历来各级跳远教学训练中跳远踏跳的准确性的问题一直被重视。在跳远比赛中,小学生往往因踏跳不准确(踏不上板或犯规)而未能获取理想成绩。因此应重视小学生跳远踏跳准确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在跳远技术的分析中,对助跑准确踏跳的研究相对较少。因踏跳不准确而导致的失败屡有发生,严重阻碍了我国跳远运动的顺利发展。对比分析中外优秀运动员踏跳准确性的技术特点寻找我们的差距,使教练员运动员充分认识跳远助跑准确起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跳远取胜的关键是以准确踏跳而多争取几厘米决定的。跳远踏跳准确性的问题,在各年级跳远教学训练中被重视。在中学生跳远比赛达标中,往往因踏跳不准确(跳不上板或犯规)失去几厘米或几十厘米的距离而未或得理想成绩。  相似文献   

7.
跳远运动是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中能够充分展现运动员跳跑结合技术的一项运动,跳远中助跑和踏跳技术的准确度是影响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探讨了助跑和踏跳技术准确性对跳远的重要意义,对影响助跑和踏跳技术准确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提高跳远助跑与踏跳技术准确性的策略,希望对跳远运动技术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跳远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跳远易于开展和普及,学生喜欢练习跳远,但在跳的过程中存在踏不上板,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则能有效地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练习的质量。掌握好助跑与踏跳的节奏能有效地提高练习和运动成绩。本文将针对中学生在跳远中助跑、踏跳最佳方法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9.
跳远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跳远易于开展和普及,学生喜欢练习跳远,但在跳的过程中经常存在踏板不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则能有效地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练习的质量。掌握好助跑与踏跳的节奏能有效地提高练习和运动成绩。本文将针对中学生在跳远中助跑、踏跳最佳方法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改变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的记忆和机械模仿练习的弊端。多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自练、自检、自调、自恻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先想后练,培养自练能力。以跳远为例,根据助跑、踏跳、腾空、落地的技术要领,要求学生在助跑试跳前,根据动作要领先徒手模仿练习,并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认真想一想,这次跳的重点应注意哪一个技术环节,是助跑节奏呢?还是快速准确有力的踏跳?是腾空步动作呢?还是正确落地姿势?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决不能不加思考随便一跳,只有这样,才能逐…  相似文献   

11.
跳远是助跑速度、助跑能力、踏跳准确性、起跳技术和专项跳跃能力等诸多因素协调发展的动态平衡,而踏跳准确性是关键,其中技术因素、身体状况、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等是影响踏跳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中要注重这些因素的针对性训练。  相似文献   

12.
在跳远比赛中,运动员能否快速、准确地起跳,关系到技术的发挥和比赛的成败。本文从影响踏跳准确性的因素入手,提出了提高踏跳准确性的方法;从不可忽略的几个相关因素方面,对如何提高跳远踏跳的准确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有些教师忽视跳远踏跳的准确性,导致学生不能准确地踏板起跳,影响了学生应有水平的发挥,影响了考核和比赛成绩。探讨跳远踏跳准确性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胡少明 《甘肃教育》2014,(16):76-76
正跳远是田径项目中技术较为复杂的一个项目。它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正确的跑的技术和快速的助跑能力,同时还需要在高速运动状态下准确踏跳板和爆发性起跳的能力。因此,在正确地认识跳远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来训练青少年跳远显得尤为重要。完整跳远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有机结合的技术部分组成的。高速助跑和快速踏跳的转换以及紧密结合能力应该是各个层次运动员训练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即便是高水平运动员在全年的跳远技术训练中,这方面的训练比重也占了整个技术训练的60%左右。因此,跳远运动员在初级训练阶段应该更加重视助跑和快速踏跳结合能力的训  相似文献   

15.
跳远和跳高的起跳动作,又叫做踏跳。跳远时运动员经助跑后,由固定在沙坑直道上的跳板踏跳;而跳高时沙坑边没有固定的跳板,横杆前的地面均可以踏跳。无论跳远和跳高,踏跳是很关键的一个动作,它是助跑动作的延续,腾空动作的开始,运动员除了需要确定好起跳腿与摆动腿,以及踏正步点外,动作本身是由摆臂、摆腿和迅速蹬直起跳腿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迅速蹬直起跳腿是关键的关键,与此同时,还要求摆臂、摆腿与蹬地动作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6.
跳远项目,它是集速度、力量、灵巧和较复杂的技术于一体,深受广大学生所喜爱。然而。在教学中。学生踏跳不准,挫伤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通过应用划线练习法指导学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了踏跳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跳远技术包含着4个环节:跳跑、起跳、腾空、落地。这些环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跳远的远度,但跳远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和踏地后身体重心腾起的垂直角度。而运动员的踏跳在跳远完整技术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对踏跳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时,大有必要弄清怎样的踏跳技术才是正确而合理的。关于跳远踏跳的生物力学分  相似文献   

18.
踏跳从力学角度可分为踏段和跳段。踏段是踏跳腿以最合理的着板动作和角度 ,使助跑速度损失率尽量减小 ;跳段是把握蹬伸时机 ,以强有力的蹬伸获取尽量大的垂直速度和合理的腾起角度。掌握完整的踏跳技术是提高跳远成绩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体育教材》一书中规定,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蹲踞式跳远技术。各年级都要以助跑、踏跳两个技术环节为教学的重点,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助跑的节奏感和踏跳的准确性,并强调要教会学生用简单的方法丈量步点。长期以来,《小学体育教材》中只介绍了一种跳远步点的丈量法。仅此一法,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不同程度地束缚了教师手脚。笔者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总结了几种易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跳远踏跳过程中产生前旋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对踏跳中克服前旋现象的几个主要因素,并阐明了对跳远教学和训练实践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对跳远教学和训练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