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教育家蒙台梭利和尼尔都认为自由既是儿童发展的条件也是结果,因此教育要服从儿童的天性,促使儿童自由发展。但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成人给予儿童做哪种事情的选择权,儿童获得自由的方式是做正确的事,即"工作"而不是无目的的"游戏"。而尼尔坚持自由主要是成人给予儿童是否做事的决定权,并通过学校自治会等方式身体力行。二者的分歧主要源于对儿童天性及外在教育的看法不同,尼尔的做法更为激进与彻底,而蒙台梭利的实践则更为保守和传统。  相似文献   

2.
有这么一所学校,它是一所让儿童自由发展的学校,摒弃一切管训、约束、指导、道德训练和宗教教育,它的基本目的是“使学校适应儿童,而非儿童适应学校”,完全以儿童为中心;它只公布上课时间表、准备课程及安排良好的环境,却不强制学生上课。学校只上半天课,下午是自由活动;它是一所民主自治的学校,一切有关团体生活,包括对妨碍团体的过错,都由星期六晚上的大会投票处理。 也许这样的学校只是人们乌托邦式的幻想。然而它的确存在着,它就是由尼尔先生(A.S.Neil)创办的夏山学校。 一、关于创办者 尼尔1883年出生于苏格兰,  相似文献   

3.
刘徽 《现代教学》2007,(9):61-63
尼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实践家之一,也是誉满全球的夏山学校的创始人。夏山学校是尼尔干1921年在英国的里斯顿萨佛克所创立的一所实验性质的小学及初中寄宿学校,是现代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学校之一,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夏山最核心的办学理念是让孩子们自由发展。尼尔认为:“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他用60年的时间,在夏山学校实践了这个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理想。在《夏山学校》一书中,尼尔如实地记录了夏山学校的办学理念、具体做法以及经验教训。[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蒙台梭利教育是一种完全区别于传统教育的科学教育法,它有着先进的教育观、儿童观,它全新的纪律教育观更具特色:认为纪律必须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在自由选择的工作中获得。她的纪律教育观把自由与纪律高度统一起来,是自由的纪律。  相似文献   

5.
夏山学校———世界自由学校的代表北京教育学院季苹夏山学校简况英国的夏山学校是一所国际私立寄宿制学校,由尼尔一家创办于1921年。学校位于英格兰东萨佛郡的里斯敦村。首任校长尼尔,被西方教育界看作是“自由主义教育”的代表。1973年,尼尔去世后,其夫人和...  相似文献   

6.
有这么一所学校,它是一所让儿童自由发展的学校,摒弃一切管训、约束、指导、道德训练和宗教教育,它的基本目的是“使学校适应儿童,而非儿童适应学校”,完全以儿童为中心;它只公布上课时间表、准备课程及安排良好的环境,却不强制学生上课。学校只上半天课,下午是自由活动;它是一所民主自治的学校,一切有关团体生活,包括对妨碍团体的过错,都由星期六晚上的大会投票处理。  相似文献   

7.
<正>"自由本身便可治愈孩子的多数不良行为,不过那必须是真正的自由,不是放纵的自由,也不是感情用事的自由。"——《夏山学校》闲暇之余,我阅读了尼尔的作品《夏山学校》,那墨香与智慧之香时时氤氲在我脑海。尼尔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所创办的学校是现代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学校,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因材施教的典范",充满了无穷的活力。书中的"自由"是真诚的,"爱"是真心的。孩子的人性得以尊  相似文献   

8.
英国教育家尼尔以“激进”著称的教育理念建立在其自由主义教育哲学基础之上。尼尔秉承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相信儿童善良的天性和主动的求知欲,主张以关爱的态度帮助儿童自由发展,而不是以成人世界的观念去改造儿童。他重视人生的幸福更甚于书本知识的灌输。在其创办的夏山学校中,民主的学校管理与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最显著的特色。他的教育思...  相似文献   

9.
尼尔是20世纪英国的自由主义教育家.在夏山学校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尼尔发展并完善了其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尼尔对自由主义教育内涵的探讨可从"生命"与"自由"两个要素进行解读:性善与爱、自发向善和情感与理智并重是尼尔对于"生命"的基本认识,而自由即摒弃权威和自由并非放任构成了尼尔对于"自由"涵义的理解.若把握这些要义,则有助于深入、准确地把握尼尔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尼尔是英国当代著名的激进教育家之一。他于1883年10月出生在苏格兰弗法镇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尼尔从小就富于幻想,但学校的生活十分单调,父亲和教师的鞭挞、体罚使他恐惧,于是他对读书和学校课程不感兴趣,却把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放到课外和校外的活动和游戏中去。很多年后,尼尔终于考进爱丁堡大学,但他很快又对当时大学中那种压抑人性的教学和管理制度产生了反感和厌恶。从此,他萌发了一个愿望,要创办一所学校,在那里儿童的心灵不再受压抑,他们的生活不会因学习和教师的体罚而充满恐惧。1921年尼尔创办了萨默希尔学校,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开始了长达50多年的教育实验。尼尔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带来人精神  相似文献   

11.
对问题儿童的教育一直成为困扰家长和学校的疑难重症.英国教育家尼尔认为问题儿童是问题父母的产物,他提出要赋予问题儿童足够的自由和爱,并经常和他们进行情感交流.他开办的夏山学校最初以招收问题儿童为主,并发展成为誉满全球的自由教育示范学校.他的问题儿童教育理念以及在夏山学校的成功教育实践对于问题儿童的教育提供了诸多借鉴.  相似文献   

12.
儿童中心主义倡导尊重儿童并将其作为教育的中心。从亚里士多德到夸美纽斯、卢梭等都秉持这一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教育运动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发展,儿童中心主义逐渐演变成一股教育思潮,成为共识。夏山学校就是教育家尼尔践行儿童中心主义的重要场所。在办学宗旨,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该校秉行以儿童为中心,给儿童自由和权利的思想,培养了众多优秀学生。这种儿童中心的教育理念并不过时,对当代幼儿教育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夏山学校创办于1921年,是现代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学校之一。它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充满了无穷的活力,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本书作者A.S.尼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誉满全球的夏山学校的创始人。本书的内容将让家长们重新思考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尼尔坚决反对给予儿童任何压力,他坚持对生命和自由的尊重。用这种方法教育出来的儿童,必然地会发展出理性、爱和勇敢的品质。本书将会让我们彻底了解对儿童的爱、赞同和自由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由与枷锁"是理解学校中儿童成长的诸多视角之一,这一视角聚焦儿童成长的真实状态,即儿童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处于被控制的纪律环境中。理解这一事实,有助于教育者引领、陪伴儿童以主体身份体验自我实现,从而拥有能够自我感知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5.
教育资讯     
《小学生》2013,(9)
尼尔(1883-1973)英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自由教育学派"代表人物。他认为情感教育是培养新人的最有效的手段。教育的重任就是让儿童感到爱,学会爱。给儿童爱,就是和儿童站在一起,就是对儿童的尊重,就是对儿童个性的自由的肯定。情感教育的意义在于它培养了儿童的自信心,使儿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未来都充满信心,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另类学校夏山学校创办于1921年,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充满了无穷的活力,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学校的创始人尼尔用60年的时间,在夏山学校实践了快乐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夏山学校是尼尔将自由主义教育思想运用于"问题儿童"康复探索的重要园地。在自由主义教育"爱"、"民主"与"自由"观念的指引下,夏山学校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教育方式,实现了尼尔还"问题儿童"以健康生活的教育追求。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88):136-137
著名教育家尼尔,其独特的生命教育观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自由而民主的课堂教学、高度自治的学校管理及平等的师生观念四个方面。生命化的教育要求教育基于生命及其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要求,使个体生命更丰富多彩、和谐自由地发展。我们应该从完善生命化课程的建构、生命化的班级管理及关注教师的生命化发展三方面促进我国学校生命化教育。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自由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个人自由、社会自由和理智的自由。具体分析了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应享有和发展的三种自由,认为目前学校对儿童的个人自由限制过多,所以儿童的个人自由与权利应得到充分的强调,这是他们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与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学校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获得自由,将学生培养成自由人。  相似文献   

19.
夏山学校用它那与众不同的办学理念“学校应适应儿童,而非儿童适应学校”,给儿童带来了自由和幸福。该校多年来所形成的别具一格的办学经验、办学风格值得每一位追求创办特色学校的校长、教师在实践中加以参考和借鉴。学校创始人尼尔对至真至善至美教育理想的追求,对儿童生命、人格的尊重,更是激励着每一位“人师”为之奋斗、开拓。  相似文献   

20.
王乐 《中学教育》2020,17(2):45-51,60
学校是由教学生活和闲暇生活共同构成的特殊“栖居方式”.自由性是闲暇的本质属性,它对于学校生活中儿童的整全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包括使儿童发展在多种可能中更加充分和完整,激发和培养儿童自我意识以及帮助儿童“补充能量”,提高学校生活幸福感.当前,学校生活中儿童的闲暇自由在环境与制度“共同裹胁”的结构性掣肘中出现失度,具体表现为“工业思维”下闲暇意识的自由失语,“规训与惩戒”下闲暇时空的自由失范以及“释放的干涉”下闲暇方式的自由失位.根据以赛亚·伯林的自由观,闲暇的自由意蕴应从两个维度重构:积极意义上主体解放的自由向度,包括闲暇观、儿童观和教育观的转变;消极意义上环境解放的自由限度,包括在劳动与享乐的张力间构建边界与边界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